|
本帖最后由 林慧妮 于 2016-7-8 16:44 编辑
爱的色彩
□ 戚涤尘
6月23日14时28分,一场特大龙卷风突袭江苏盐城阜宁的22个村、顷刻间,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房屋垮塌、人员伤亡、道路受阻、通讯中断,还夺走了98个鲜活的生命……一马平川的苏北平原顿时失去了往日的宁静,美丽的家园霎时满目疮痍,生命的呼号令人触目惊心。在残垣断壁旁,在废墟瓦砾间,在生命通道上,在医院病房里,有一片一片流动的色彩,让灾区涌动起希望和生机,那是一抹绿,那是一抹蓝,那是一抹红,那是一抹白……那是爱的色彩,胜过彩虹,缤纷无比。
绿是橄榄绿,一种神圣的颜色。灾难发生后,大多数在父母面前还是撒骄年龄的的人民子弟和武警战士们从断墙瓦砾下刨人,从道路受阻的僻壤处吃力背伤者急行,他们帮助老乡扛出粮食,身上的负荷再重,也不会停下脚步,因为穿上了这身橄榄绿,他们就是士兵,就得担负起山一样的责任。为了解救受困群众,他们划破了手、磨破了脚,但他们全然不顾,仍然坚持在救灾一线。一名来自连云港警备区军民联防模范连的战士李小阳在徒手清理时,手指被电线绞断一截。他在医院做完断指再植手术后,又返回灾区一线。以天为盖,以地为床。床铺、被子、枕头,他们什么都不要,他们只想躺在废墟上打个盹再继续投入抢险之中,不累到了极点,怎么会睡得着啊!没有高薪,没有厚禄,但只有人民有需求,只要祖国有重托,他们就义无反顾地冲上第一线。我们除了感动、感激,还能说什么?
蓝是国际蓝,闪熠着奉献的色泽。灾情发生后,车辆进不去,装备不适用,参战民警弃车冒雨狂奔,用手刨、用肩扛、用门板运,竭力抢救被困群众,灾后暴雨如注,挡不住公安民警前行的脚步,群众救援、伤员转移,哪里有出生入死,哪里就有他们的不离不弃。在吴滩街道立新村抢险时,阜宁县交警大队车管所副指导施军脱下警服,赤着上身,不顾他人劝说,冒着生命危险,用自己的身体死死抗住随时倾覆而下的轿车,硬是将董立梅、戴月亮两位老人一步步挪到外面,在场的群众见机行事,一齐将两位老人平安解救。同时,他还与乡亲们一起救出4名受伤群众。险象环生之下方见国际蓝的刚烈之魂。在这次抢险救灾中,有名民警妻子临盆在即,却选择了临危受命;有名民警家在咫尺,却多次过门而不入;有名女警不仅自己投身一线,而且还发动亲友参与救助……
红是中国红,是中国人的魂。一个共产党员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党员突击队”这个红袖标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精神。盐城市公安机关广大党员民警迎难而上,第一时间让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他们佩戴党徽、亮出身份、冲在一线,住帐篷、吃“野餐”、护平安,把党旗插在受灾最严重的地方。哪里有生命呼唤,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哪里有困难险阻,哪里就有党员的力量。在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党员干部始终和群众在一起。党旗飘扬、警徽闪耀,党员有牌、阵地有旗。
红门勇士的高尚精神是无与伦比的。临危受命的消防官兵是最帅的逆行者,一个个橙红的身影携带着专业装备,徒步进入重灾区开展搜救,协助危房中的老人、儿童转移;官兵们冒着生命危险抢修一条条道路,转移一批批群众……手掌开裂的血与水融为一体,从不曾喊一声“痛”,并不是不痛,因为他们知道灾民的心比他们更疼。
灾难中还涌动着许多红色的元素,穿着红马夹的志愿者温暖了整个灾区;雨中排成长队的献血者脉动了一个城市。
白是纯美白,发出圣洁的光芒。灾害发生后,阜宁医护人员迅速展开紧急救援,各地医院纷纷派出专家,紧急支援阜宁。被誉为“大爱仁医”的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吴殿华不顾82岁高龄,迅速联络了3名救灾经验丰富的志愿者,组成救灾医疗队,并携带价值3万余元的救灾药物和医疗器械,毅然紧急赶赴灾区展开医疗救援。阜宁县人民医院开辟救治绿色通道,全院动员,连妇产科、五官科的医生都被动员参加抢救,因为伤员太多,有部分伤员被分流到中医院、阜宁人民医院南院区、盐城市区医院进行抢救。无私的天使,用博爱的手腕,抚摩着每一个受伤的灾民;用赤诚的奉献,温暖着每一颗惧怕的心灵;一双双忧伤的眼睛,在白衣天使恬淡中变得安详平静……瓦砾中医治伤患,是医生和护士;手术室抢救伤员,也是医生和护士,危难中,处处都有医护人员的身影……救死扶丧,妙手回春。
世界上的爱有各种各样的色彩,在阜宁特大自然灾害这一黑色底板上,呈现出的橄榄绿、国际蓝、中国红和纯美白,让我们真正地感知了什么才是爱的色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