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699|回复: 6

(醉里飞花令·勇气)《跨越与勇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5 17: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林慧妮 于 2017-6-6 17:24 编辑

跨越与勇气

作者:邵玉田

  之前,发过一篇小文,题目叫“跨越”。
  我一个已是古稀之年的人谈“跨越”,是否有点匪夷所思了。
  用年轻人的话说,那叫“卖萌!”感觉“忒晕!”
  所以,老人,谈跨越,同样需要勇气。
  实际上,我文中说的“跨越”,是2015年所写的一篇残章,叫“自我更新”。人当刷新思想,跟上时代。但,我还是因为自己长时间形成的固有思维,所谓的“底线”,那个“坎”跨不过去。所以,文章写了一半,又“卡”住了,放在那里一直至今,成了“鸡肋”。
  再如,2015年岁末,给一期诗刊写篇卷首语。人家早已深思熟虑,以“破茧化蝶”为题。而我,却因自我的想法,考虑到文章内容涉及一些微妙的人际关系,想撇清自己,建议“另辟蹊径”。
  虽然,过后的“移花接木”,也得到了编者的肯定,但平心而论觉得“破茧化蝶”肯定比现在的更好。关键是没有勇气,去将自己的那个“心结”解开而已。
  没了“勇气”,何谈“跨越”!
  退休写作,十年时间,热心人建议,这时候,需放慢节奏,应该到了“不求以量,而求以质”的时候了。又说,你长时间在政府机关工作,有得天独厚的素材,何不好好地去利用?
  我总以为,当下的散文,是越来越难写了。虚构不应该是散文的属性。目前形成的“非虚构”写作潮,是以写作见证时代,用作家的视角,讲述“从看不见到看见”的过程,用一种宗教的方式来赞美这个实体的世界。非虚构,是一种抵达真实的方式,是记录那些被时代洪流所遮蔽的暗流涌动。想写好,实在太难了。
  否则,不是这样,如果习焉不察,肤浅地说问题,那么,所写的东西就无法展现被遮蔽了的真实。
  这样的解释,犹似“曲线救国”。
  说到底,还是怕别人“对号入座”,误读、误判、误解;怕人“说三道四”,人老了,不再给自己惹麻烦。所以,依然如故,始终没有“越雷池一步”。
  勇气,如同“破茧”,须承受那种浴火重生般的疼痛。
  昨天,一车人去大纵湖,漫谈“纵湖文脉”,投资8亿,以“沉湖”的传说,以复建“东晋古城”,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提升和扩大旅游产业。
这样的做派,必须“跨越”若干障碍,需要的还是勇气。
  恰巧,回来的路上,朋友的微信,说,有人“进步快”,有人“进步慢”;快的“进去了”,纠结“进步”,英年早逝了……
  又说,挡得住“诱惑”,那叫踏实的活着;优雅地老去,那叫文化的境界;快乐为标准,顺其自然,叫有尊严从容的老去……我把这段微信读给大家分享。
  读着读着,个个都把目光集中到车上的一位来了。这位,一生坦荡,对“进步”无求,奔八之人,患有绝症,手术两次,仍然坚持写作,每年十几万字,文章遍布全国报刊杂志。
  心静如水,不攀比“进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停地 “跨越”自我,同样在彰显一种“勇气”。
  读这样的微信,看这样的“高”人,如沐春风,仿佛人生最生动一课。

 楼主| 发表于 2017-6-5 17: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请各位指导。
发表于 2017-6-6 17: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邵老勇气可嘉,真的是值得我等后辈敬仰
 楼主| 发表于 2017-6-7 10:10:0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林老师!
发表于 2017-6-7 14: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邵老“跨越”自我的勇气点赞,向邵老学习!
发表于 2017-6-7 15:27:2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邵老文节双佳!
发表于 2017-6-9 22:31: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邵老宝刀不老,笔耕勤奋有佳。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0 06:43 , Processed in 0.01664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