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444|回复: 4

荔 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7 16: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前几日夜晚,我与友人闲逛盐城夜市,不时听到小贩叫卖荔枝的吆喝声。鲜红的荔枝散堆在箩筐里,散发诱人的清香,令人谗涎欲滴。
我曾随朋友到过南方,亲见过距其不远的荔枝园。在南方,荔枝是寻常见的,遮天席地,如亭如盖。春天,树上开出密密的小黄花,挤满枝头。初夏,青果逐渐转红,到成熟时景致最美,累累丹果,远远望去,宛如万点星火。呼吸着它的清远的香气,看着它如火如霞的色彩,仿佛置身于画境之中。
荔枝是名誉天下的奇珍异果。古往今来,人们用过许多美丽的字眼来形容它的色泽和甘滋,说它色如水晶如琥珀如绛雪,晶莹润泽;说它香味似幽兰似丁香似玉液琼浆,清气袭人。
苏东坡被贬至惠州时,初识荔枝,他不竟写道:“海山仙人降罗襦,红纱中单白玉肤。”赞美之情,溢于言表。至于吃荔枝,他更不用说,“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常作岭南人。”这便是最好的证明。
荔枝给人们带来了无限的甘甜,也曾带来无限的灾难。在封建社会里,它成为骄横奢淫的统治者掠夺的对象。从汉和帝起,荔枝就成为朝廷的贡品,年年进贡。几千里路程,飞马传递,星夜兼程,被毒蛇猛兽吞噬者不计其数。唐玄宗时期,由巴峡向骊山华清宫杨贵妃进荔枝的事,更为人熟知。进贡荔枝的人马从妃子园出发,经川陕交界的子午谷,取捷径疾驰长安。飞骑汗马,扬鞭急蹄,一驿接一驿,一站接一站,尘土飞滚。途中,累死的马匹难计其数,以致于有些驿站无马可供,驿吏只好挂冠逃遁。许多诗人讽刺过这种劳民伤国的丑事。杜工部写道:“忆昔南海使,奔腾进荔枝。”杜牧更是直接讽刺杨贵妃;“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事隔多年,苏东坡也叹道:“宫中美人一破颜,惊尘溅血流千载。”他还悲愤的写下“我愿天公怜赤子,莫生尤物为疮瘠”的诗句。他将荔枝比作尤物,为减轻百姓的疾苦,宁可不要这种奇珍异果。没想到多年以后,杨贵妃爱食的“玉真子”真的绝迹了,大概是随贵妃娘娘一起埋进了荒丘野总冢。
现在细想想:荔枝是天下名果,杨贵妃喜吃荔枝也无可厚非,况且唐明皇三千宠爱在一身,多用些荔枝也无妨。可叹的是唐三郎竟劳师动众,开辟进贡荔枝专线,害民伤国。再说贵妃娘娘又能吃多少荔枝呢?山珍海味,美酒佳肴,宫中应有尽有,吃荔枝还不是尝尝而已。汉和帝时,群臣上书言斥进贡荔枝之害,和帝知错就改,停贡荔枝。唐玄宗理应以史为鉴,可他一意孤行,谁人敢言。何况杨国忠把持朝政,遮天蔽日,即使上书又何用呢?“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唐明皇哪有功夫同情百姓的疾苦呢?“成由勤俭败由奢。”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天子也只能是惨淡收场。
如今,荔枝早已走进寻常百姓家。人们休闲时分,品尝着甘甜的荔枝,也品尝着甘甜的生活。看着夜市里鲜红的荔枝,遥想着古老的荔枝树,枝繁叶茂,生机勃发,如它的果实一样,有着红火的年华。

刘猛
发表于 2008-11-17 20:42:2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引古论今,叙述连贯,层次分明,在关节点上抓的比较准。如果在简捷一点,个别词语再加以推敲,会更好!欢迎你来到阜宁原创作品版,请多支持,多发贴。
发表于 2008-11-18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具有传奇色彩的荔枝总是让人思绪万千。
发表于 2008-11-18 16:28:43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吃的时候想吃,吃过了不过如此,
发表于 2008-11-19 17: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2 03:16 , Processed in 0.01674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