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896|回复: 2

[原创] 草原上的邻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 11:4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宗崇茂西部作品人物系列之一—— 草原上的邻居 那天,我们工地不远处一下子停了好几辆大卡车。车上装载着帐篷、棉衣棉被、各种叫不出名字的仪器,还有二十多张灰头土脑的脸。像是准备在这里“落户”的样子。 我们几个跑了过去,对他们笑。他们也笑,算是认识了。原来,他们是一家地质勘探队,刚从另一处山野挪过来,要在这里驻扎很久呢。 我们的心禁不住雀跃起来:总算有邻居了!热心地帮他们一起卸东西,搭帐篷。他们很是感谢。好一阵忙碌,擦黑时分,他们的“家”总算安顿了下来。 此后,我便常到他们那里串门。一个人去,或是和其他兄弟一起去。有时他们正捧着大碗,站在帐蓬外面汲溜着;见我们来,就用筷子敲打一下碗沿,远远地招呼道,来啦,吃了没? 偶尔还会冷不防往我们手中塞进一个大馒头。 在这么一个地老天荒的地方,能见到这么多人,是一件幸运的事。 我们还彼此相邀,到对方的帐篷里喝过酒。平日里,若是差个什么用具之类,即使对方帐篷里没人,也尽可以直接去拿来先用。 闲下的时候我们常在一块儿聊天,话题多涉及各自的家乡。凭我的那点地理知识,大多数时候,我能说出他们家乡的一二风物,他们就显得特别得意和高兴,也更愿意与我亲近了。有时,我们的人与他们的人也会争相拿各自的家乡“显摆”,但彼此都很客气和尊重。但是,我们一般很少提起家中的亲人,似乎,这是一个默默中的约定,一个谁也不愿触碰的话题。我们各自的家留在了原处,它们相隔着千里万里;从家中出来的人,却在天边漂到了一起。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已在荒山野岭跋涉多年。小刘是陕北人,二十刚出头的年纪,却已是一个“老勘探”了。我俩单独在一起聊过好多回,也许是因为在我看来,他与别人多少有些不一样的缘故——他的眉宇间透着几分清秀羞涩之气;其他人上班下班时都穿着那一身油腻腻的工作服,而他一下班后总要换上另一件干净的衣服。在勘探队,小刘是一名机师。 那天,我们的柴油机被冻坏了,折腾了半天,就是发动不起来。我心急如焚,修不好,发不了电,十几号人就得全部停工,严重影响工期。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的时候,小刘来了,穿一身洗得有些发白的干干净净的蓝外套。我与他招呼,相媳妇啊,穿这么漂亮?他说,今天偶(我)休息哩,没事,来转转。 我们正在为那一台发动不着的机器头疼。小刘站在一旁默默看了一会儿,然后卷起袖口,蹲了下来,说,让偶来试试吧。所有目光一齐转向了他。 一个小时过去了。柴油机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很冷的天,小刘的额头上却渗出细密的汗。嘴里嘀咕道,这种机器,偶以前还没接触过哩。 又过去了一个多小时。所有人的腰和眼睛都酸了。小刘仍蹲在地上,面前摆着一大堆拆开的零件,干净的外套上已沾有星星点点的油污。快到中午时,柴油机的“突突”声终于响起!我们一阵欢呼。倘不是小刘的双手和身上沾满油污,兄弟们都忍不住想要把他抛上天了。我让人拿来二百元钱,请小刘无论如何收下,他连连摆手,不成, 不成,你这是啥话哩?咱们是邻居嘛。 到底还是没有拗过他。我陪他回到帐篷洗手。他突然低声问我,宗大哥,听说你这里有好多书,偶也想借一本看看。 我说,哦,好啊,好啊,都在枕头旁边,你自己随便拿吧。 他趴在被子上挑了好一阵,最后选了两本,非常满足似地回去了,不肯留下来吃饭。他说看完了再来换。 几天后的一个傍晚,我正在帐篷内看书。小刘来了,在我的旁边坐下聊天。他还跟我提到了路遥,说路遥在他的老家呆过哩;很是为此而自豪的样子。略为踌躇之后,他从怀中掏出一张折叠着的有些油腻的牛皮纸,说,宗大哥,不好意思,这是偶去年写的,请你看看好吗? 我的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咯了一下,接过牛皮纸,非常认真地看了起来…… 写得不怎么样。是一首想妈妈的诗。 他说,已两年没回家了。指望着今年春节能有假期哩。
发表于 2008-12-1 12:5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外不容易啊。
发表于 2008-12-2 23:14:0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近日发来一些介绍西部人物的文章,让我们从中窥见了西藏的人情风土,文字朴实,与《另一个村庄》的风格迥然不同,给醉里增添了又一道风景线。 希望楼主简略介绍一下这些文章的写作背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22 10:48 , Processed in 0.00987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