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761|回复: 0

[原创] 时代的踪迹(修改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4 10:0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时代的踪迹   儿时的我,喜欢到邻居家玩耍。邻居的女儿是我的小学老师,家里有一只袖珍收音机。那时的我,对收音机充满了好奇,常常想那些能说会唱的人究竟藏在里面什么地方。有时候,我玩累了,就缠着老师,让她打开收音机的后盖。老师被缠得烦了,就真地打开后盖,我能看懂的只有两个小电池。但是,能有收音机听的人家毕竟屈指可数。农村的文化生活在那些年代十分匮乏。每年有一两张流动的露天电影就已经很不错了。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农村开始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群众在完成了国家规定的“征购粮两上缴”任务后,老百姓的手里有了余粮。村里第一次有人家买了台18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机的主人一点也不吝啬,把电视机放了堂屋正中的大方桌上,搬出了家里所有的板凳椅子给大家坐,家里屋外还是挤得满满的。到了播放新闻和电视剧的时间,大家都安静得很。天热的时候,连拍蚊子都小心翼翼,生怕声音大了影响大家。偶尔有上了年纪的人发出一两句诸如“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之类的感叹。   农民的日子渐渐地好起来,电视机、收录机陆续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乡村街头开始见到修理无线电的门市,生意还相当的红火。乡镇企业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农村富余的劳动力向城市和集镇转移,词典里新的词汇层出不穷,“打工族”“BP机”“大哥大”“包工头”不断地冲击着人们的观念,“改制”“绩优股”都是二十年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概念,新一代的农村人对这些一点也不陌生。   岁月在发展,时代在不断地变迁,我们只有不断地更新知识才能跟着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 联系地址:224400 江苏省 阜宁县人民医院 信息科 王彦荣 联系电话:13615159618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10-22 10:51 , Processed in 0.00753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