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283|回复: 5

[原创] 淮乡谈往:啖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7 10:2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肉食者,喜。      贫穷的年代,吃顿猪肉,是举家欢喜的事。因此,我把古人的“肉食者,鄙”,改成了 “肉食者,喜”。淮安俗语谓,肉饭饱三天。这与孔夫子的“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韶乐比,俗得实惠,俗得可爱。      小时候,有两个小女孩,见天在我家玩。一个花枝招展的,我母亲逗她,小霞长大找什么女婿啊,细眉长眼的小霞就说,找唱戏的。众人便哈哈一笑。另一个小女孩,相貌粗重,姐问,小五子长大找什么女婿,小五子一扭头说,找卖肉的。众人又是哈哈一笑。笑声里没有褒贬,没有高下。唱戏的虽然风雅,究竟只是精神世界的浮华享受(旧伶人)。卖肉的尽管庸碌,却有物质世界的真实受用呢。鱼和熊掌不可兼得,谁也不能像笑话中的美女,东家吃饭西家住宿是吧。      在故乡,说肉就专指猪肉。过去在乡间遇上红白喜丧事,吃酒饭,如果吃不到四指宽的肥猪肉,赴席人就不肯承认是吃到了肉。民间吃肉向有“肉吃满腮”之说。现在人做饺子或肉圆讲究肉质细腻,过去乡村的人家,却是不厌其粗的。那怕是一块整肉包一只饺子,吃的人摇着头,嚼巴嚼巴也就咽了,边吃边赞,香。人肚里没油水的时候,吃相饕餮,也顾不上斯文不斯文。有一对年过半百的老夫妻,一顿饭啖下了一只猪头,被人称颂了好多年。有名有姓的人家,只是记不清是谁了。有说姓张、有说姓李,再一了解,原来还不止一家一户。      七十年代,家里有几位吃相生猛的男人,这家的女人脸上也是有光的。吃相生猛的乡民,能啖得上肉,无论如何都是可喜的。家乡酒厂有位姓卢的酒师,鲁智深样的壮汉,生了三个虎头虎脑的儿子。卢家娘子,谈起自家吃饭论盆不论碗的四个男子汉,那口气充满了夸耀和自豪。只是在河畔浣衣时,卢家娘子几件花褂子,混在一堆臭烘烘的男人衣中,才会显得暗然失色。这时候,卢家娘子会自谦地说,自家的洗衣盆里,是一粲芦花色。芦花有花的名,却无花之色,正好比喻卢家娘子一家人的壮健与朴实。      说到吃肉,还有一则乡谈时常被人提起。小镇有个姓郑的帐房先生,眼睛高度近视。一日,于薄暮归家,冬日寒凉,先生腹中饥甚。夫人见其归家,问晚上吃何饭,请他示下。他眼见门栓上有一红白相间之物,遂用手一指说,红烧猪肉。夫人说肉在哪里,帐房先生说,门栓上的那个不是吗?夫人闻声失笑,郑先生近前捏起一看,原来门栓上是夫人的花袜子。真是一月不吃肉,看见鸡毛掸子也要流口水了。      有肉吃,终还是可喜的。只是,现在已到了杀猪不用刀的年代,一根自来水管子,直直地捅进猪的肚里,兵不血刃就要了猪的小命。屈死的肉,再没有早年的香味,无论是炒还是煮,终有一股子的怨气和骚气。      有了吃肉的条件,再回过头来吃粗粮野菜,那是个人的权利。只有吃得起肉的人,吃素才会成为一种有品位的饮食。什么时候,升斗小民的餐桌上的食物,跟官商人家没有了太大的差别,我们才可以说,我们中国人真正地过上了好日子。      这样的日子还要多久呢?   
[size=-1]
发表于 2008-12-17 12:00:0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12-17 14:35:2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十几年前,一个月吃一顿肉不错的了,现在餐桌上天天有肉,却从来懒得伸筷,呵呵,生活提高不小啊!
发表于 2008-12-17 19: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的结尾浅白而有味,说得真好。
发表于 2008-12-17 19: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熟练的文字,练达的世故学问。这个散文透露的味道相当不俗!
发表于 2008-12-18 17: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 文字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0 18:27 , Processed in 0.013615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