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389|回复: 38

[原创] 长胜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5 20: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   胜   村
                                                            吴 茂 华
A

打了春,赤脚奔
太阳只把眯着眼的人晒老了

迎春花将要夹岸
水变暖了,懒蛇出洞

身上懒筋再多的人
也该出趟门了

B

二月里放河灯
大人跟着小人疯

磨亮犁铧
天亮出门

田要深耕,
儿要亲生.”

播种落谷
一年之计在于春

把放牛娃
劝送学堂

有朝一日
能出人尖子

C
烟雨正清明
家家屋檐下的艾蒿

上坟添土
多少亲人
在泪水里复活

D

青黄不接的肚皮
贴着南山墙

一九六O年的春天
只有小孩子
敢说
“我饿!”

E

远离鱼米的江南
背井离乡

年年干旱
大旱难逃
五月十三

在苏北平原
光景要好一些

天蓝土黄
一茬一茬的人
一季一季的庄稼

压得盐碱地
喘不过气来


F


姜家二姐姐
你教我
梳头
识字

如今春暖花开
我不知把那小木梳
还给谁

G

会飞的鸟也飞不走
多少好人家的花骨朵
在婚姻的紫藤上
等着枯死

H

四月
风轻
李白替代桃红

老白果树下的誓约
替代了媒公媒婆

姜家二姑娘
不知跟谁私奔了

I

梅雨季节里的洪水
雨把虫子的声音
也淋没了

警觉的护堤人
已区分不出
昼与夜

多少田亩绝收
多少颗心
变得倔强起来

J

对岸的捣衣声
醒来早的母亲

将长胜村的炊烟
升高

多少稻草沦为灰烬
多少事一言难尽

K

吃过端午粽
才把寒衣送

又有几个老人
熬活过来了

L

六月的大水
带走堂弟

那头没有角的牛
驮着溺水的往事
不肯挪一步

小小的坟
提前唱起的挽歌

M

七月七
鹊桥会

地上牛郎
天上织女

如果你是牛郎
谁是织女呢

声音小点
别走漏了风声

N
半夜,全村倾巢而动
万家女人喝药水了

人世间没有人
能妙手回春

闹丧的娘家人
风中的灵幡

一个贞烈女子在人间
仅活了二十八年

吃斋念佛的长辈
又一次开始怀疑
长胜村的风水


O


提着七只灯笼下坡
背着七桶井水回家

活动筋骨跳大神
消灾避难念咒语

逢凶化吉
心诚则灵

从祠堂出来,亲人们露出
相仿的浅笑。秘而不宣


P


风吹来秋天
霜落在瓦片上

“好人无好妻,
赖汉抱花枝!”

这是长胜村的饭余茶后
也是更多农夫的理想

假如传说和梦一样近
那一刻不知有多少颗心
飞上天堂

所幸的是
他们从来没有
过早衰老


Q


从这家流浪到那家的马灯
外祖父长时间地沉默着

他曾是我们生活中的导师
他死于前年一场细微的疾病

至今尸骨未寒
在长胜村漫长的冬天
给后代取暖

R

这天底下
有几件事情
不叫娘操心

“宁死做官的老子,
不能死讨饭的娘!”

谁拖儿带女
几十年日子
流水一般过去

时光会忽略
一个老妇人
早年间的绯闻

S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
木匠家没好凳
盖房的遇上弹花匠

“半斤的鸭子,
二斤半的嘴。”

有人梦见
早年的风筝

有人梦见
庙里佝偻的栖身者

出门在外的难
养家糊口的难
还有……打死你也不说

T

八月桂花
引来提亲人
好事多磨

小英莲
隔窗相望

南来北往的船啊
该托哪一只
运走我的嫁妆

U

我见过太多亲人的死亡
我路过村外的野坟地

人间与阴间相隔的河流
水一次次浸透凡尘之心

谁叫我十八岁那年出门远行
谁把迷路的孩子哄好领回家

几年不说话的人
能否相逢一笑

V

我能理解那些常见的
扔在长胜村外的木头

它们成为家具之前
内心的痛

它们不能目击这首诗的诞生
也不可能回到童年

我还想到,在长胜村
更多凡人的爱情

多么像棉桃里溢出的花
那么白得直接


W


今夜大雪
树上的鸟
把故乡的皮肤
唱白了

腊梅花悄悄开了
长胜村的雪地上
赢来孩子的喜庆

如果你没回来
也不要紧
你最小的女儿
已堆了一个雪人
等你


X


“三九连四九,
神仙难下手。”

芦苇献出一生的白
火苗映照我的冻疮

屋外的冰渣泛着寒光
雪中送柴人一声不吭

祖父轻轻放下酒碗
持筷夹起老咸菜根

不是每个人都能
嚼出了它的香

Y

冬季从农忙回到农闲
一句句农俗背过脸去

风改正一棵楝树的方向
除了雨,雪也能解土地的渴

多少往事带着薄荷一样的幽香远去
在外省,谁突然叫出长胜村的姓名

红白喜事之间走动的人
酒坊年关之间走动的人

喝完腊八粥开始忙年
家家户户做饼蒸米糕

二十四夜除尘
送灶王爷上天说好话

Z

不知该怀着
怎样的喜悦

人人换新衣
等候年夜饭

鞭炮和焰火映亮
中国乡村的脸庞

团聚不分彼此
欢乐不分老幼

我们毕竟跟长胜村
血脉相连

                                                                 2004
年初稿

                                                                 2005
年写成

                                                                 2006
年改毕




                  


[ 本帖最后由 吴茂华 于 2009-10-26 07:28 编辑 ]
发表于 2009-5-5 20:28:40 | 显示全部楼层
惊蛰早过了,今天出洞看看。吴老师好。
发表于 2009-5-5 21: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长的诗,学习。问好茂华。
 楼主| 发表于 2009-5-5 21:30: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天空 于 2009-5-5 21:27 发表
这么长的诗,学习。问好茂华。


你可能没有时间读下来。它是一部村庄史!
发表于 2009-5-6 09:21: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大诗!需要一种很强的把握能力!
但有些章节还需再推敲,他们与全诗的气息与气质不太相通!比如D、N、S、Z。
我特别喜欢F这样的抒情,不动声色中藏着浓烈的情感!
个见,班门弄斧了!
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09-5-6 10: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谈一下:

首先,原文的排版与发在上面不一致。

陶老师知道诗歌分行的重要性。

我一读,也读出问题来了。

关于D

青黄不接的肚皮
贴着南山墙


一九六O年的春天
只有小孩子


敢说
“我饿!”

诗歌不是一味地抒情,它同样不能拒绝历史!我家里就有人在1960年饿死,我们村在1960年饿死了许多人,我的母亲就是害怕饿死,才从西乡里逃难下来的!

还有,诗歌也不能完全撇开政治!那样的年代里,谁敢讲真话?

我在后一节里用干脆的四个字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愤恨!


     关于N醉里
挑灯
半夜,全村倾巢而动醉里挑灯
万家女人喝药水了
人世间没有人醉里挑灯
能妙手回春
闹丧的娘家人醉里挑灯
风中的灵幡
一个贞烈女子在人间醉里挑灯
仅活了二十八年
吃斋念佛的长辈醉里挑灯
又一次开始怀疑醉里挑灯
长胜村的风水有问题

这一段,不好写。我是花了时间和精力才勉强写出来的。
对乡村,我们一般是以歌颂为主。而这件事情写不写?怎么写?——最后决定写!原来的人家姓刘。我们村里,另外的村里,或者中国更多的乡村里,这样的事情不时的发生!怎样表现大多数,正好想到《秋菊打官司》,是根据《万家诉讼》改的电影剧本,眼前一亮,一句“万家女人喝药水了”就出来了。对于乡村,你不比少了解多少,闹丧,灵幡,念经,看风水等乡村常景里,乡村仍然缓慢地进入新的时光里,那些难言的,一言难尽的———它们共同构成长胜村的村庄历史!一个诗人是见证人,也是代言人!
关于S
荒年饿不死手艺人醉里挑灯
木匠家没好凳醉里挑灯
盖房的遇上弹花匠
“半斤的鸭子,醉里挑灯
二斤半的嘴。”
有人梦见醉里挑灯
早年的风筝
有人梦见醉里挑灯
庙里佝偻的栖身者
出门在外的难醉里挑灯
养家糊口的难醉里挑灯
还有……打死你也不说
请再读一次。
从乡村俚语到雅致的诗歌写作,后面几句你也会使用的方法。特别是最后一句,我感到非常满意!
关于Z
不知该怀着醉里挑灯
怎样的喜悦
人人换新衣醉里挑灯
等候年夜饭
鞭炮和焰火映亮醉里挑灯
中国乡村的脸庞
团聚不分彼此醉里挑灯
欢乐不分老幼
我们毕竟跟长胜村醉里挑灯
血脉相连
最后一节,没有写好。除了最后一句,平平的,是败笔!我也不知道该怎样写好。想的时间最多,做了无用功也!请来点大手笔点睛!


[ 本帖最后由 吴茂华 于 2009-5-6 20:46 编辑 ]
发表于 2009-5-6 23:4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相当个性化的语言。呵呵,写这种史诗式的诗歌,是有很大的雄心的。问好茂华兄。
 楼主| 发表于 2009-5-12 08: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牛伯一 于 2009-5-6 23:40 发表
有很浓的乡土气息,相当个性化的语言。呵呵,写这种史诗式的诗歌,是有很大的雄心的。问好茂华兄。


除了那些,还有看不见的乡村哲学!
发表于 2009-5-12 21: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依我看这鸭子二斤半的嘴,还不止。估计还会见风飞长。呵呵....

“我在后一节里用干脆的四个字来表达对那个时代的愤恨!”.........这种愤恨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1960年,未满16岁的我的父亲被无辜错判到大丰农场劳动教养,多方奔走,1987年才得以一纸所谓的平反。这一教养,把我父亲教养成了彻头彻尾的堕落酒鬼,我“由衷感谢”那个特殊的年代。50年后的今天。那代人的苦难史,被谁改写?谁又能来把历史的真相重续?

“鸭子”的出场无疑 是有意义的。

[ 本帖最后由 左手写情诗 于 2009-5-12 21:33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9-5-17 10:45:34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我一个不经意的词,读出意义出来。谢了!

这种愤恨是肤浅的?还是深刻的........

是从简单走向深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5 04:20 , Processed in 0.036526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