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分析家

《十字》作者:王晋康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叫松本义良,在世界卫生组织特殊病原体分部工作,是WHO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
  
  "请向法庭陈述。"
  
  "对于梅茵博士的行为是否违犯了中国现行法律,我当然不宜于表示意见。我仅代表WHO十一名资深专家向中国政府呼吁:保留梅茵博士的实验室和她培育的低毒天花病毒株。这种低毒病毒的防病方法是否有价值,是否会成功,只能等待历史的验证。但至少已经确认它对人类的毒性很低,是基本安全的。以这种方式保留天花病毒株有益而少害,权衡利弊,应当允许这项研究继续下去。"
  
  他念了在证言上签名的十一名医学科学家的名字。又补充一句:
  
  "噢,对了,我们十一人将努力说服WHO,为这项研究提供长期资助。"
  
  他向审判员和听众都鞠了躬,走下证人席。
  
  这段证言有效地改变了法庭气氛,把梅茵的"刑事犯罪"拉回到"学术研究"的位置。审判长让公诉方和被告方都做了最后陈述,然后休庭,审判员们闭门讨论,一会儿要当庭宣判。休息期间,旁听席上充斥着紧张的气氛,几乎划根火柴就能引爆。人们三三两两交谈,努力压低声音,仿佛声音大了会影响到宣判结果。旁听者的心理很矛盾,差不多都同情梅茵。这是位殉道者,没有任何私利,她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人类的未来。她在上帝面前是无罪的。但依"现行的人类法律"她肯定无法脱罪,如果"故意杀人罪"成立,按中国刑法是要判死刑的。对于梅茵这样的圣人,这个结局太悲惨,无人能接受。可是――想想她竟然往孤儿的生日蛋糕上撒放病毒!无论是低毒性高毒性,这么做都太过分了,没人能从感情上接受。几个外国记者凑到松本义良、拉斯卡萨斯那一排,用英语低声商量着:如果真的判了死刑,是否可以请一些外国元首出面,呼吁赦免。金市长坐得离他们不远,他的英语水平不行,就让薛愈为他翻译。薛愈问他:
  
  "有可能判死刑吗?"
  
  金市长原来有把握对梅茵轻判的,但法庭上波谲云诡,这会儿他也说不好了。只是说:"耐心等着吧。"
  
  三个审判员依次回到法庭,众人起立,开始宣读判决书:
  
  "本院认为,被告梅茵,其行为已构成传染病病毒、菌种扩散罪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本院予以支持;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之规定,被告人梅茵犯传染病病毒、菌种扩散罪,判决有期徒刑六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三条之规定,被告犯过失致人死亡罪,判决有期徒刑五年;二罪并罚,执行有期徒刑八年。刑期自判决之日起计算,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抵刑期一日,即自2011年10月12日起到2019年10月12日止。"
  
  梅茵的律师杜纯明松了一口气,这个判决当然不能令人满意,与他决定打这场法律之战时的初衷相差太远。但这是梅茵有意而为,依她自承的罪名本来可以判死刑的,毕竟中国的法官们能够把握分寸。下面的听众,包括薛愈、金市长差不多也是这个心情。也许最轻松的是梅茵,她毕生从事的工作让她欠了太多的良心债,欠斯捷布什金的、马医生的、孙奶奶的、梅小雪的,甚至金市长的、薛愈的,现在,她把这些债连本带息一次付清了。
  
  下面对孙景栓的判决已经没有悬念。法庭对他明显网开一面,最后判决他犯玩忽职守罪,有期徒刑 6个月,缓刑6个月。孙景栓听完判决马上把目光转向梅茵,自己如愿脱罪了,但妻子却得蹲七年大牢。纵然这是两人在被拘捕前的共识,但他仍觉得于心不忍。梅茵回了一个灿烂的笑,嘴唇翕动着,孙景栓非常明白地读懂了她的话:
  
  小雪。帮我照顾小雪。
  
  梅茵侧过身,对杜律师低声说:"谢谢。"杜律师遗憾地摇摇头。梅茵也向后边的听众,尤其是八个外国人、金市长和薛愈,用目光表达了谢意。法庭要闭庭了,这时听众席上发生一件意外。是薛愈的舅舅赵与舟,这些天没人注意到他,连薛愈也几乎把他忘了,但他其实一直在旁听席上。这会儿他忽然站起来,愤怒地喊:
  
  "法庭徇情,重罪轻判!我强烈抗议!我要在网上公布我的抗议,你们等着接受世人的谴责吧!"
  
  法庭上除了薛愈和梅茵外,没人认识他,都不知道这个老头儿为啥会突然跳出来。有人好奇地看他,在他背后嘀咕着:这老头儿是谁?是不是与梅茵有私仇?赵与舟听见后边的私语,非常委屈。他与梅茵没有任何私人过节,他的义愤完全是无私的,是科学信徒对科学叛徒的义愤。这个走火入魔的女人已经蜕变成了杀人的女巫,但法庭却轻描淡写地判了仅仅八年刑期,甚至还有不少人同情他!这个世道太令人失望了。群众的好奇心显然有限,不一会儿他周围的人都离开了,连记者也都走了,没人来采访他。薛愈想过去劝他,但犹豫片刻,摇摇头,径自走出去。赵教授未免尴尬,气嘟嘟地离开法庭。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章
  
   
  2018年   亳州、北京和南阳
  
  
  这是安徽亳州城乡结合部的一家菜市场,占地面积不小,中心是粗糙的水泥台面,露天摆放着各种蔬菜和豆制品,也有挂着鲜肉的肉架子。两侧是店铺,大多是干货、粮食、卤肉、面条铺、蒸馍店等。露天部分扯着黑色的稀布,挡雨是挡不了的,能多少遮挡烈日的暴晒。这会儿是夏天的中午,太阳非常灼人。菜市场里人头攒动,好多男人打着赤膊,女人们也都很节约布料,浓重的汗味儿伴着讨价声在人群中升腾。
  
  薛愈没有在门口多停,径直向里走。他的西服革履在这儿有点扎眼,人又长得帅,走过后吸引了不少眼球。菜市场最里面是卖活鸡鸭、卖活鱼和宰牛的,这些店面最脏,一般都放在菜市场的最里面。这会儿鱼店门前人不少,七八个人挤在两个大鱼盆前,有人蹲着有人站着。卖鱼的是一位十八九岁的年轻姑娘,这会儿正蹲在鱼盆前,手脚麻利地剖鱼刮鳞,一边大声喊着:
  
  "活蹦乱跳的草欢(草鱼),三块五一斤!"
  
  她的声音很脆,是标准的普通话,在地方话的基调里显得比较格外。从人缝里看,她腰里系着黑色的防水橡胶裙,上身穿T恤,因为这会儿正低头用力,显出了清晰的乳沟,有些男人的目光专注地盯在那里。再往上看,薛愈看到了梅小雪的脸,一张丑陋的麻脸,麻脸上是黑亮灵活的眼睛,小巧的鼻梁,湿润鲜红的嘴唇,细腻白晰的皮肤,这一切与脸上的麻坑形成极强烈的反差。
  
  没错,是小雪,终于找到她了。
  
  薛愈没有往前挤,站在人群后,在人缝里心酸地看着她的面容。女大十八变,13岁的梅小雪今天比七年前更漂亮――如果不算麻脸的话。她的美貌和麻脸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残忍的美,对异性有一种古怪的震慑力。这群顾客中,至少有那么两三个男人恐怕不是来买鱼,而是来看人的。
  
  小雪已经把两条鱼拾掇好,站起来称重,收钱。她笑着问大伙儿谁还要?一个女顾客指着盆里一条鱼让她剖。小雪往人群扫了一眼,看见人群后一个西装革履的男人,穿戴风度明显与众人不同,而且似乎面貌有点熟。但她没认出来,又蹲下去,飞速地刮着,鱼鳞如雪片一样落地。
  
  那边挤过来两个男人,有一个边走边问:哪个是麻子西施,在哪儿?另一个男人警告他:小声一点,那姑娘可不是善茬儿!但他的警告已经晚了,里边的梅小雪已经听见,她腾地站起来,拿剖鱼刀指着外面破口大骂:妈的Ⅹ,哪个挨千刀的臭男人来糟蹋你姑奶奶?有种的你过来,姑奶奶和你三刀六洞!那俩男人慌忙向后溜走,缩到人群中,等他们觉得安全后,在人群后爆出一阵大笑。这边儿小雪脸色惨白,脸上的麻坑都变白了,泪水汹涌地往下流。旁边卖活鸡的中年妇女赶忙过来,把小雪搂到怀里劝:小雪别哭,值不得为那样的畜生生气。来,郭姨为你出气。老三!老三!她喊宰牛的男人,说:又有人欺负咱小雪,你去咒死他王八犊子!
  
  宰牛男人跑过来,对着两个男人消失的方向大骂起来。薛愈这回真领教了安徽民间语言的丰富,那人骂得中气十足,琅琅上口,各色又新鲜又刻毒的骂人话滔滔不绝,有些能听懂,有些薛愈不懂。那俩臭男人一声不回,看来已经被咒死了,老三还在骂个不休。郭姨被逗笑了,买鱼的几个顾客也笑,都劝小雪别生气,说有了老三这通毒骂,那俩人非长疔疮不行。小雪显然早已习惯这种场面,没过多久就不哭了,擦擦眼泪,蹲下去继续为顾客剖鱼。
  
  薛愈默默看着她,心里像针扎一样疼。过一会儿,顾客散去,只剩下薛愈,小雪注意地打量他,问:
  
  "你买鱼不?"
  
  薛愈苦涩地说:"小雪,是我。"
  
  梅小雪一下子认出了他:"小薛叔薛愈?"她的脸色又变得煞白,"你这个叛徒,白眼狼,你来这儿干啥?"
  
  薛愈苦笑着说:"来听你骂呀,好长时间没有这样挨骂了。"
  
  梅小雪慢慢回过味儿来。她骂薛愈只是一时冲动,其实她对薛愈,还有梅妈妈,心情一直非常矛盾。她知道小薛叔叔的"告发"是光明正大的。不错,他的告发害了梅妈妈,可梅妈妈有错在先,她从外国偷运来天花病毒,又不小心带到孤儿院,害了自己的一生!她心里波涛翻滚,低下头,久久沉默着。
  
  活鸡店的郭姨觉察到了异常,心想这小白脸也是来欺负小雪的?警惕地远远盯着他。过了很久,小雪抬起头,难为情地说:
  
  "小――薛――叔叔,"这个称呼喊出口仍然很生涩,"对不起,我不该骂你,我知道你是好人。"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3:5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愈心中发梗,很想把她揽到怀里,但最终忍住了。小雪已经是大姑娘,不是当年的毛丫头。他直截了当地说:
  
  "梅妈妈托我找你。我,还有孙总,找你六七年了。"
  
  一提到梅妈妈,让她又恨又眷恋的梅妈妈,小雪忍不住大哭起来,她没有哭出声,但泪流如泉,肩膀一耸一耸的。郭姨赶忙跑过来,把小雪再度揽到怀里,怀疑地瞪着薛愈,连声问:小雪咋啦?是不是他又欺负你?老三!老三你过来!小雪忙忍住泪说:
  
  "不是,这是我家乡人,是我小薛叔叔。"她甜蜜地加了一句,"他和梅妈妈找我,已经六七年了。"
  
  郭姨非常高兴,一迭声说:那好,那就好了,小雪这下有亲人了。寒暄一会儿,小雪让郭姨替她照护店面,她要带小薛叔叔认认家门,中午要请他到饭店里吃饭。小雪的家离这儿不远,是在一户农家院里的楼上,房间很小,家具非常简陋,但收拾得干干净净。一个木箱上铺着花塑料布,权当梳妆台,上边放着一些低档的化妆品。令薛愈意外的是,梳妆台上有一面圆镜。他心酸地想:不知道小雪每天对镜梳妆时是什么心情?
  
  小雪不好意思地请他回避一下,她要换衣服。薛愈走出去,站在门外,少顷小雪出来了,换了一条白色的新T恤,绿色短裙,更显得身材窈窕。她挽上薛愈,说要到天河大酒店为他接风,,薛愈没有推辞,随她去了。
  
  天河大酒店的侍者很有教养,点菜时目光一直回避着小雪的麻脸,但他目光的躲闪还是能看出来的。小雪没有在意,她看来对异样的目光已经习惯了。小雪问薛愈:你怎么找到我的?这七年我可跑了不少地方,在新疆干过,还到吉尔吉斯呆过两年。你咋找到我的?薛愈笑着说:到处打听呗,这次是孙总打听出来,让我来找的。
  
  他没有说出全部实情。没错,寻找她确实很难,但毕竟她是21世纪中国唯一的麻子(孤儿院其它人的麻脸都不明显),又是个非常漂亮的姑娘,两者结合起来是非常鲜明的特征,打听起来还是相对容易的。
  
  菜一道道上来,有鱼香肉丝,水煮肉片,荷香扣肉,炒土豆丝。都是大路菜,但这无疑是小雪心目中最好的菜,薛愈想,仅从她点菜的品味看,这些年她真是受苦了。两人扯了一会儿闲话,小雪一直回避着有关梅妈妈的话题。那是她最想知道的,又不由自主地躲着它。薛愈能理解她的心思,先把话题引过来:
  
  "小雪,梅妈妈再三托我找你。她一直在坐牢,身体不好,得了风湿性心脏病和风湿性关节炎,现在行路都不方便。你――还记恨她吗?"
  
  小雪低下头,泪水刷刷地涌出来。她怨恨梅妈妈,也想她。其实,恨是虚的,想是实的,拂开表层的怨恨,下面是坚实的爱。她永远也忘不了梅妈妈的生日蛋糕,忘不了幸福的生病期间――晚上挨着妈妈睡,闻妈妈味儿,摸着妈妈的乳房,昏迷和或熟睡中,额头上常常有一双温暖柔软的手。而且,相当奇怪的是,她最忘不了的是高烧昏迷中的一个晚上,那晚,梅妈妈和孙叔叔守着她,俩人说过一些话。是什么话,她已经记不清了,只有模模糊糊一个感觉,似乎妈妈已经知道要坐牢,她舍不得女儿小雪,她在交待丈夫要带好女儿。这些年小雪孤身生活,有时夜里还会梦见妈妈坐在身边,妈妈依依不舍地望着她,说:小雪,我要坐牢去了,咱们永别了。小雪哭着伸手拉妈妈,拉了一个空,从梦中突然醒来。然后是一夜无眠,泪眼模糊中浮着妈妈的影子。
  
  她叹息一声:"不记恨了。今天知道她一直在找我,更不会记恨她了。不管怎么说,那只是个事故,又不是有意的。"
  
  薛愈迅速看她一眼。从她的话里听出来,她还不知道五年前的天花是梅妈妈有意撒放的。报纸电台网络上把这次疫情热炒了两三年,她怎么会不知道呢?后来他想,可能那会儿小雪是在国外吧,在那儿语言不通,她实际上是身处在信息监牢之中。
  
  小雪热切地问有关妈妈的详情:监狱里有好医生吗?看病花不花钱?她的刑期是几年,还剩几年?薛愈都做了回答。小雪又问:
  
  "孙叔叔好吗?我走前听说他的奶奶去世了。"
  
  "孙叔叔没有坐牢,还在天力公司当老总。现在我是他的副总。孙奶奶确实已经去世。"薛愈小心地说,"不过,孙叔叔和你梅妈妈离婚了。"
  
  小雪惊得几乎把筷子掉下来:"为啥?梅妈妈还在坐牢,他竟然"
  
  "不怪他,是你梅妈妈执意离婚,她说她不能生育了,但不想让孙奶奶的愿望落空。"他看看小雪,解释说,"孙奶奶是老思想,儿子结婚后她一直在念叨,想早点见到孙子孙女。梅老师对这一点非常了解。"
  
  "噢,是这样。"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06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愈没把话说透。那两人未能把婚姻坚守到底,还有另处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孙奶奶因那个事件突然去世后,孙总的负罪感太深,至今走不出心理的阴影。这几年来,他一直在努力培养薛愈接班。也许一两年后,等梅茵出狱、薛愈又能独力支撑公司时,他就要远走他乡,离开这片伤心地了。这个打算他从来没有明说,但薛愈能猜到他的心思。薛愈一直为两人惋惜,他们都是道德高洁的君子,非常相配,应该白头到老的。可惜他们心中都有一个太深太重的结,他们活得太累了。
  
  其实他自己何尝不是如此?这些年,失踪的小雪始终是压在他心中的结,虽然小雪的得病和失踪,他没有任何责任。
  
  聊了一会儿,小雪的情绪恢复正常,薛愈说到了正题:
  
  "小雪,梅妈妈让我找你,是要尽早带你到北京做美容。你随我去吧,今天就走,不回南阳,直接去北京,去中国科学院医学整形医院。告诉你吧,五年前我就和那儿的陈奂冉医生预约好了,他是全国搞美容的头把刀,到他那儿做手术的人得排两年队,但他答应我,啥时候找到你,啥时候就去做。"
  
  小雪很感动,低声说:"我也有这个打算,一直在攒钱。"
  
  薛愈掏出一个卡:"我早替你存够了――不许推辞,这是我的心愿,也是梅妈妈和孙叔叔的心愿。我现在是天力公司副总,钞票大大的有。先用我的钱去把手术做了,以后你再慢慢攒钱还我,行不行?我知道你是个听话的好孩子。"
  
  小雪的眼睛中溢出七色光彩。这是她盼了七年的梦啊,原想到十年、十五年后才能实现的,没想到一朝就能成真。小薛叔叔说得情真意切,是真心要帮她,她不再推辞,快活地说:
  
  "好的。不过咱们得签个借据,等我挣够钱,一定还你。"
  
  "当然,当然。到时候你不还,我会向你讨要的。不过用不着借据,拉拉勾就行,咱们梅小雪拉过勾的话还能赖帐吗?绝不会,我信得过你。来,拉勾,上吊,一百年,不许赖。"
  
  小雪格格笑着和他拉了勾。拉完勾,薛愈把她的小手握到手里。这只像工艺品一样漂亮的小手上也留下了众多疤痕。薛愈看着她的手,看着她疤痕累累的颈部和前胸,忽然情绪有点失控,眼圈慢慢红了。小雪看到了,嗓子里也发哽。她不想让小薛叔叔尴尬,就装着没看见,就调皮地说:
  
  "不过,你不许再说我是孩子,我今年周岁19,在江湖上闯荡七年,早就是大人了。"
  
  "对,你已经是老江湖了,失敬,失敬!"
  
  两人哈哈大笑。
    
  
  饭后他们回到菜市场,小雪同郭姨和老三伯告了别,把鱼店交郭姨暂时代管,说等她做完手术就回来。薛愈想,他不会让小雪再孤身一人回到这里了,但他没有明说,笑着立在一旁,任由小雪同他们办理交接。郭姨和老三伯也乐得了不得,这个可怜的丫头今天碰上贵人,总算熬出头了。临走时老三伯说:
  
  "小雪赶紧做完美容,回来让老三伯看看,漂亮成啥模样。这位兄弟,小雪就托付给你啦。我是个粗人,丑话说前头,你要是让小雪受委屈,我可跟你"
  
  薛愈抢过话头,学着小雪刚才说过的话:"三刀六洞!"
  
  "对对,三刀六洞!"四个人都哈哈大笑。
  
  他俩坐当天的火车,第二天上午赶到北京,直接去位于八大处的中科院医学整形医院。陈奂冉医生此前已经看过小雪的照片(当然是七年前的),此刻看到本人,很高兴,一个劲儿向薛愈夸她的自身条件好:
  
  "你看她额头宽,额头、鼻尖、唇珠和下巴尖比较高,两眼之间、鼻额交界处和人中沟凹陷,几乎完全符合我提出的'三庭五眼,四高三低'的美女标准!只是下巴和人中略有瑕疵,这点很容易手术改善。太好了!我要把她塑造成中国美女的一个标准!"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薛愈和小雪听他在夸,虽然高兴,但都有点糊涂――小雪来整容是为了脸上的麻子,怎么他尽往一边扯?陈医生看出他们的心思,轻松地说:
  
  "至于脸上的麻坑,那是小问题,已经有成熟的手段,是用一种特殊的磨棒来磨平,基本可以让面部皮肤恢复如初。小雪你不要担心,你只当今天没洗脸,脸上有一点污垢,洗把脸就会好的。"
  
  "陈大夫,我想只修复麻点,其它的美容"
  
  "不行!上了我这条贼船就由不得你了。你这么好的自身条件,一定要达到尽善尽美!"他转向薛愈,"她是否担心费用?我可以把这例手术作为对学生观摩教学的案例,手术费减半。"
  
  薛愈笑着说:"谢谢陈医生,就按你的意见办,一定要尽善尽美。对了,除了脸部的麻坑,身上的麻坑也要修复,像颈部、胸部上的。费用不管多少,我来解决。"
  
  陈医生仍然上下打量着小雪。整形医生类似于雕塑家,这会儿他已经进入创作冲动中。他说:
  
  "当然,你不说我也要这样做。为了做到尽善尽美,她的手术时间可能长一些。我建议你们在附近租一间民房,不需住院的时段就不要住院,在民房里吃住,会节约一些。你们去把租房安排一下,明天就来做手术。"
  
  "好的。"
  
  "还有,小姑娘,我只负责身体上的美容,你自己要负责心理上的美容。我知道凡身体有缺陷的人,特别是年轻姑娘,会有很深的自卑感。你有没有,我不知道。如果有,就要赶快把它扔掉。我给你说一个诀窍:那些相信自己漂亮的姑娘就会真的变漂亮,至少比原来漂亮30%。这可不是痴人说梦,完全是经验之谈,因为自信会让你的面容焕发出无形的光彩!"
  
  小雪欣喜地笑着:"陈伯伯,我听你的话。"
  
  "这就对了,还有――如果你有的话――要扔掉心理上的阴暗、嫉恨、牢骚、委琐,等等。我会为你塑造出一个像羊脂玉雕一样完美的面容,希望与它相配的是一个完美的内心。我相信你会做到的。"
  
  小雪的眼睛闪闪发光:"谢谢陈伯伯。我一定做到。"
  
  午饭后他们到附近打听,租了一套民房,一室一厅,带家具。虽然小但很干净,环境也不错,离医院有几站路,交通很方便。薛愈又陪她去超市,买齐了居家用品,特别是给她买了几样比较高档的化妆品。把一切安排好,薛愈把那张银联卡递给小雪,说:
  
  "小雪,对不起,家里工作紧,我不能陪你了。我坐今晚的火车走。"
  
  小雪有点恋恋不舍,不过她知道,小薛叔叔不可能在这儿陪她几个月的,便点点头:"好吧。"
  
  "卡上的钱足够你花。在这儿的生活不能将就,别心疼钱。等我下次来,要是你瘦了,我可不答应。"
  
  小雪笑着答应。
  
  "如果有出差的机会,我还会来看你。"
  
  小雪想了想:"不,我不许你来。在我手术全部完成前,你绝对不要来。"
  
  薛愈知道她的心思――她想以全新面貌出现在自己的视野里。他觉得很欣慰,那个受伤的、粗野的、心中有仇恨的小雪迅速变了,变成一个透明的阳光女孩。这不奇怪,她本来就是这样的女孩,那个外壳是不公平的命运强加给她的。这会儿,在爱心的温暖下它已经迅速崩解。"好的,我一切听你的。我等你的通知。"
  
  薛愈要走了,小雪迟疑着说:"还有一件事。"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18 | 显示全部楼层
  
  "什么事?"
  
  小雪红着脸说:"我有一个要求,你必须答应。"
  
  "什么要求我必须答应?这么霸道!好好,我答应,我答应。你说吧。"
  
  "我已经长大了,不能再喊你叔叔,那样我太吃亏。"
  
  薛愈失声大笑:"这是哪国的歪理,你长大了,再喊我叔叔吃亏?你别忘了,你长了七岁,我也长了七岁。"
  
  小雪的脸更红了,横蛮地说:"那不一样!七年前你的年龄正好是我的两倍,我当然要喊你叔叔。现在我快二十岁了,你只比我大十二岁,喊哥哥就足够了。"
  
  "什么二十!你今年十九,咱们刚见面时你说过的。"
  
  "虚岁二十!"
  
  薛愈知道小雪这个要求的用意,心中涌出一股暖流。其实,这也是他心中隐隐的盼望啊。便郑重地说:"好的,我答应你的要求。"
  
  小雪眉开眼笑,立马改了称呼:"这就对了。大薛哥哥,回去后代我问梅妈妈和孙叔叔好。等我一回去,就去监狱里探望梅妈妈。"
  
  "行,我一定把话带到,小雪妹――妹。"他摇摇头说,"这个称呼咋这么别扭。照这个辈份,我回去咋称呼那两位,跟着你喊梅阿姨、孙叔叔?这下子你不吃亏,我可吃亏了。"
  
  小雪红着脸笑了,说你吃啥亏?按年龄说他们本来就是你的阿姨叔叔。她挽上薛愈,送他去火车西客站。
  
  三个月后薛愈应小雪的通知回到这儿。门上贴着一张纸条:"大薛哥哥:我去买菜,一会儿就回来。你先进屋休息。"薛愈用随身带的钥匙打开门,屋里的家具没有变化,收拾得像鸡蛋壳一样干净,薛愈首先看到小床头柜上放着一个大圆镜,这是唯一新添置的家具。这个细节让他觉得放心,它说明小雪的心理已经正常了,不扭曲了。床头和桌上放着不少大本头的书,他原想可能是有关美容的,但近前看看,都是医学书,像流行病学、病毒学、细胞工程等。薛愈非常欣慰,他已经考虑到小雪的文化水平太低(初中二年级),准备手术结束后就让她上成人学校。现在看,她自己已经不声不响地开始努力,而且对他瞒得滴水不漏。还是那句话:她是想让自己看到一个全新的梅小雪,不光是容貌,还包括心理和学识。
  
  但薛愈担心,以她初二的水平能不能看懂这些大学教科书。他随便翻了翻,至少《流行病学》这本书她是看完了,因为直到书的末尾都有折叠的痕迹和笔的划痕。桌上还有她的笔记,薛愈也翻了翻,上面简略地记着某页某个问题不懂,有些话后来又划掉,肯定是后来看懂了想通了。薛愈忽然发现有一页明显不同,不像其它页的书写,而是密密麻麻地写着:梅妈妈孙叔叔小薛叔叔大薛哥哥梅妈妈孙叔叔大薛哥哥这些字就这么排下去,字迹越来越了草,显然这是小雪元神出窍时下意识的涂鸦。到了最后,"大薛哥哥"变成了"薛愈",变成了"愈",而且写得力透纸背,可以想见她当时的亢奋。
  
  看着这些,薛愈的心醉了。
  
  有钥匙开门声,小雪拎着几袋东西进来。她惊喜地喊:"薛愈大薛哥哥!"
  
  薛愈盯着她的容貌,又惊又喜。陈医生不愧为全国"头把刀",确实能妙手回春。小雪脸上的麻坑看不到了,虽说比不上她原来的皮肤,但已经相差无几。除了皮肤,五官也有变化。要说究竟哪儿有变化,薛愈指不出来,但合到一起的效果是:美艳惊人。小雪紧张地盯着薛愈,要从他的眼神中看出他的第一眼印象。薛愈呻吟着:
  
  "天哪,我看不见了,你的光辉把我眼睛都耀花了。非常漂亮,漂亮得超出我的预料。"
  
  "真的?"
  
  "当然!快跟我回南阳,梅妈妈和孙叔叔看见你的样子,不知道咋高兴呢。"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小雪欢声笑着,扔下购物袋,抱着薛愈在屋里打转。不过转了一会儿,她的笑声停了,凉凉的泪水滴到薛愈肩上,她哽咽着说:"薛愈哥,谢谢你,还有梅妈妈和孙叔叔。"
  
  薛愈把她的脸扳过来,为她擦干泪水:"不许哭,这会儿该高兴的。噢对了,我看你在看医书。怎么样,能看懂吗?"
  
  "大部分能看懂。"
  
  "我已经做好打算,回去后就安排你上成人学校,把丢失的七年时间补过来。"
  
  小雪摇摇头,坚决地说:"不。我想工作,边工作边自学。"
  
  "为什么?"
  
  小雪对将来已经做好了筹谋。她当然愿意重新回到学校,至少上到大学毕业。但以她现在的文化程度,恐怕至少需要五六年,那时薛愈已经38岁,太晚了――结婚和生儿育女太晚了,她不能耽误他。想到这儿她不由得脸红过耳,她已经把自己和薛愈的一生连到一块儿,但她还没拿准薛愈的心思。他当然爱自己,看他的眼神就能拿准这一点,但――毕竟自己学历太低,没有知识,野姑娘一个,还有过残疾。她没法子向薛愈解释自己的这个决定,只能说:
  
  "反正我不上学,我要边工作边自学。"
  
  薛愈此刻已经悟出小雪的心思。他总是能看透小雪的内心活动,也许这是缘份吧。手术之后的小雪已经很"阳光"了,但还不行,心灵最深处还有一点自卑没有完全消除。他把小雪拉到沙发上坐好,深吸一口气,说:
  
  "小雪,我先得鼓足勇气,想对你说一番话。"
  
  小雪敏感地问:"什么话?"
  
  "我知道有这么一个男人,七年前,在一家孤儿院,第一次见到一位鲜花般的小姑娘。不是说这个男人当时就有什么非分之想,那他就太操蛋了。但确实说来,那个天山雪莲般的小姑娘在他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后来,阴差阳错,这个男人一直没有结婚,他的人生之路一直和这个姑娘绞在一起,一直等到这个小姑娘长大,长到十九岁,不,"他笑着说,"长到虚岁二十,可以向她表白爱情了。但这个男人不敢,为什么?他自卑呀,他比人家整整大了一轮,十二岁!"
  
  梅小雪笑靥如花:"大十二岁算啥?我那个姑娘肯定不在乎!"
  
  "还是不行啊,两人都属虎,按麻衣相术,一山不存二虎,两只老虎结婚,将来肯定不会幸福的。"
  
  "鬼话!全是鬼话!我才不信你才不会信这些鬼话呢。"
  
  两人互相看着,忽然大笑着拥在一起,狂热地互相吻着。两人的婚事就这么飞快地确定了,好象这是冥冥中早就安排好的宿命,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那天他们商量了今后的生活,薛愈同意了小雪的意见:在工作中自学,反正薛愈可以当她的老师,这么着可以大大缩短学习时间。两人准备最近就结婚,这样小雪的生活容易安排一些,但孩子可以晚些要,不耽误小雪的学习。薛愈现在住着孙景栓原来的房子。孙已经重新组织了家庭,不愿住在这里(奶奶非正常死亡的地方),就把这套房子转让给薛愈了。
  
  说到孙叔叔的再婚,小雪有些难过。她理解孙叔叔的决定,但仍然为梅妈妈感到惋惜。那晚薛愈和小雪住在一起。浴后,小雪给他指了原先有疤痕的地方,像胸部、下肢和足部,现在这些地方都平复如初。薛愈吻遍了恋人的每一寸皮肤,也许毕竟他大了十二岁,当他同小雪颠鸾倒凤时,他的体内不光是男人的激情,还有很深的疼惜。小雪的美貌曾经经过一次毁损,现在平复了。他要格外珍爱她,保护她,让她自此远离曾经有过的伤痛。
  
  第二天他们拜访了陈医生,向他表示了谢意。陈医生很自豪,说小雪是他"最得意的创作之一"。当天他们离开北京,先回到安徽亳州,小雪要同郭姨和老三伯告别。郭姨和老三伯简直认不出小雪了,惊天动地地称赞。市场中凡是原先知道"麻子西施"的人也都涌过来,啧啧称赞,羞得小雪面如红霞。郭姨和老三伯知道小雪和薛愈已经定婚,更为高兴,让小雪提前发喜糖,省得结婚时他们赶不去。两人笑着答应,不光发了喜糖,还有喜宴,在那家天河大酒店里宴请了小雪的所有熟人。
  
  第三天他们返回南阳,先去孤儿院拜访。当年的孤儿有一大半已经离开,只有几个当年的小不点儿还认得"小雪大姐姐",生疏了一会儿,就亲亲热热地扑过来了。刘妈陈妈还在这儿工作,她俩对小雪今天的美貌倒没有亳州郭姨老三伯那样惊奇,因为在她们的印象中,小雪的麻脸非常短暂,只是为时十几天的恶梦,已经被她们淡忘了。她们清晰记着的,是小雪原来的美貌,现在,小时的美貌同整容后的美貌圆滑地接续在一起,略去了中间七年的一段丑陋。刘妈拉着小雪的手,没怎么寒暄先掉泪:
  
  "小雪,你梅妈妈还在蹲大牢,身体也不好,她太可怜了!"
  
  小雪眼睛红着,说:"刘妈陈妈,明天我就去监狱里看她。"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晚他俩回到新野天力公司,孙总在办公室等着他们。七年不见,孙总已经老多了,不是容貌变老,而是明显可见的心态上的沧桑感。小雪喊了一声"孙叔叔"就哽住了,不由想起七年前在孤儿院中,她说"我不再喊孙叔叔,要喊孙爸爸"的景象。那时她认为梅妈妈的婚姻是天下最美满的,可如今两人却分手了!尽管她知道孙叔叔是个好人,但在内心深处有一个地方,还是不能原谅他。
  
  孙叔叔上下打量着她,满意地说:"手术很成功,我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地了。"
  
  他问了两人的打算,说:"行,你们的打算不错。让小雪到实验室半工半读,估计一年后就能当实验室主任。我明天让人力资源部来办这件事。现在你们早点回家吧。"
  
  两人离开工厂,步行回家,沿着松林中的小径,踩着软软的松针,看着在树杈上伸头伸脑的小松鼠。小雪过去没来过这儿,好奇地四下打量着。松林深处是原来孙家的院子,院子很大,种着各种花木。中间是一个紫藤架,架下是精致的石头圆桌和圆凳。院子东侧是汽车库。房屋的外观比较沧桑,但内部装修很现代化,最精致的是一间闺房,暖色调的装修,点缀着各种女性化的小饰件,还有一个象牙白的梳妆台。薛愈说:
  
  "这是专为你准备的,是你的小天地。当然,我搞装修时没料到咱俩的关系进展这样快。"他笑着说,"现在我更希望你住到主卧室,那才是主妇的位置。"
  
  小雪欣喜地看着屋里的布置,没有正面回答,说:"呀,这么多房间!"
  
  薛愈说房间是比较多,他雇有一个女嫂打扫卫生,每星期来两次。小雪说不要雇女嫂了,我来打扫。为我的手术你肯定拉了不少债,咱们得赶紧把债还完。薛愈笑着说:
  
  "已经还完了,至少还了一多半啦!"
  
  他指的不是金钱债,而是良心债。七年前"告发"梅老师,让他欠下一笔良心债。现在他帮梅老师找到小雪并做了美容,算是还了这笔债。至于最后小雪变成他妻子,则是他事先没有料到的一笔丰厚利息。
  
  小雪很新奇,旅途的疲劳被冲淡了。她要审视遍每个房间和院里每个角落,薛愈笑着给她一串钥匙,让她自己去看。这边薛愈穿上围裙做晚饭,听着小雪带着孩子气的欢呼声,楼上楼下,院内院外。一会儿,他喊小雪过来吃饭,小雪兴奋地说:
  
  "真大!真漂亮!我从来没住过这样大的房间,这样宽敞的院子,就是把梅妈妈接来也足够住了。愈,明天带我去见梅妈妈吧。"
  
  第二天正好是监狱探视的日子,两人驱车来到监狱。接待间里用厚玻璃隔成内外间,探视者和犯人隔着玻璃用电话交谈。玻璃对面有狱警在监视着。犯人一个个进来,在小雪焦灼的目光中,梅妈妈最后一个进来。她坐着轮椅,一位女警推着她。小雪一下子愣住了,回头看看薛愈,薛愈叹息一声:
  
  "她的关节炎更重了,我去北京前给她买的轮椅。"
  
  小雪努力忍住眼泪,不想让梅妈妈看见,这时梅妈妈已经坐到玻璃对面了,身体羸瘦,头发花白,但目光仍熠熠生彩,衣服整洁,头发一丝不乱。她先打量着小雪的容貌,欣喜地说:
  
  "小雪,你比七年前更漂亮。小薛――我是指大小薛,真得感谢你。"
  
  薛愈简单地说:"我应该的。"
  
  "小雪,七年来你跑哪儿去了?妈妈好想你。"
  
  "妈妈我也――想――你。"小雪只说这一句,嗓口被堵住了。
  
  "妈妈害你得了病,让你吃了七年苦,妈妈对不起你。"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4:49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妈妈我早就不记恨你了,其实我从来没有真正怨恨过你。小雪用力摇头,说不出话。她知道只要一说话,汹涌的眼泪就会跟着涌出来。梅妈妈亲切地说:
  
  "不说这些了,今天见到你,咱们该高兴的。薛愈这回去北京前对我说,他要鼓足勇气向你求婚,怎么样,做到了吗?小雪你答应没?"
  
  小雪破啼为笑:"妈妈,他挺可怜的,我不想答应,又不忍心拒绝。我听妈妈的意见吧。"
  
  梅茵爽朗地笑了:"薛愈你听见没,你的幸福可是窝在我的手里!"回头对小雪说,"答应他吧,这是个好男人,你们的婚姻一定会非常美满的。"
  
  她的眼神有刹那间的暗淡。她想到了另一个"好男人",可惜两人分手了,这只能怪命运。三个絮絮谈了很久,探视时间快到了,梅茵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小雪,这几年你怎么过生日,还是九月的第一个星期天吗?"小雪没有回答,这七年她哪儿庆祝过生日!梅茵猜到这一点,笑着对薛愈说,"快到小雪的生日了,可不能忘记,这是对你的第一次考验。小雪,让薛愈代妈妈为你庆贺生日吧。"
  
  时间到了,那位女警过来,态度温和地催他们告别,推着轮椅离开。两人驱车回家,路上小雪再也忍不住泪水,痛痛快快哭了一场。她对薛愈说:
  
  "愈,我想接梅妈妈回家,行不?咱们能不能帮她办保外就医?薛愈哥哥,帮我把她接回来,好吗?"薛愈没有立即答应,手扶方向盘,侧脸看看她,他的目光中有一些奇特的东西。小雪看出来了,但她不知道这种"奇特"意味着什么。她担心地问,"你不答应吗?是不是你和她之间有什么心结?"
  
  薛愈把车开到一条小河边停下,唤小雪下来,他搂着小雪坐到草地上。河水平静地流淌,偶尔一条小鱼跳出来,搅出一片水花。
  
  "不,我和梅老师之间没有什么心结。小雪,梅老师的保外就医问题不大,她在监狱里表现很好,孙总和我正在办,估计很快会有结果。不过――有件事我原想瞒着你的,你既然想接梅妈妈出来,我觉得还是告诉你为好。"
  
  小雪心中有不祥的预感:"什么事?你尽管说。"
  
  "其实不是什么秘密,所有人都知道的,也许就你不知道。小雪,七年前那次天花传染并不是无意的泄露,而是梅妈妈有意撒放的,就撒在你们的生日蛋糕上。"
  
  "什――么!?"
  
  "对,你没听错,是她有意撒放的。当然她并不是为了害你们,这要牵涉到一个比较复杂的医学观点,三两句话说不清,你听我慢慢说。"
  
  小雪没有听见他的后几句话,她全身的血液往头上冲,把听觉暂时堵塞了。有意的撒放!在孩子们的生日蛋糕上!刹那间,所有迹象全都串到一起,拼成一张再清晰不过的真相:妈妈当年的负疚表情;小雪昏迷中听到的只言片语;梅妈妈忽然要认她做女儿;小雪第一次在镜中看见麻脸时万念俱灰的心情;七年中无数不怀好意的男人目光没错,这才是真相,而作为当事人,她是最后一个知道的,这对她太残酷了。
  
  她心目中梅妈妈的形象忽然变了,变得阴森,变得可怕。可是――她不相信梅妈妈会是这样的人!
  
  薛愈心疼地看着她在痛苦中煎熬,搂紧她,往下说道:"我知道,你突然得知真相后,心里肯定不好受。不过,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在这个真相后还有更深的真相。梅妈妈其实是爱你的,是更深层次的爱。你听我慢慢说。"
  
  他耐心地讲了一切,怕小雪文化低听不懂,关键地方反复讲。他说:
  
  "其实在那次撒放前,梅老师早就在自己身上做了实验。你记不记得,梅妈妈在照顾你时连口罩也不带?她,还有孙叔叔,已经有了终生免疫力。也就是说,在孤儿院撒放前,这种低毒天花已经相当安全,但再安全也不能保证万无一失,而你恰恰是体质最敏感的。不过,你虽然经了一次磨难,但对天花获得了终生免疫力,这是非常宝贵的。"
 
 楼主| 发表于 2011-10-11 14:3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说:"知道吗?现在我接手了梅妈妈的研究。这种研究在医学伦理上颇有争议,政府公开认可不妥,完全禁绝也不妥。中国政府很聪明的,采取了'双非政策'――既不说你合法,也不说你非法;这边判了梅老师的刑,那边却对梅老师的实验室不管不问,让这项研究在夹缝中求生存,直到你自我证明其正确或荒谬。小雪,孙总和我想安排你去的那个实验室,就是研究生产低毒天花和其它病原体的。世界卫生组织一直在资助我们。"
  
  小雪慢慢平静下来。她听懂了薛愈的话――他说得浅显直观,怎么能听不懂呢?但她又听不懂,薛愈在她面前展开的是一个理性的世界,它严谨、有力、清晰、坚实。可惜小雪只会凭女人的直观来看世界。那个理性世界对她而言太遥远,太生疏,而且――有点可怕。至于究竟是哪点儿可怕,她现在说不清,直到十个月后它才逐渐明朗化了。
  
  薛愈讲了这一切,然后说:
  
  "小雪,我把所有真相都告诉你了。你还想接梅妈妈回家来吗?如果愿意,那再好不过,如果一时情绪上转不过弯,我和梅妈妈也能理解你。梅妈妈出来后,我先安排她到另外的地方。"
  
  小雪没有犹豫:"当然是接到咱家。不管她做的事我能不能理解,反正她疼我是真的,那种母爱做不了假。我要用同样的亲情来回报他。"
  
  "太好了。我就抓紧办这件事吧。"
  
  一个月后,孙总、薛愈和梅小雪一块儿去监狱,接梅茵回家。高大的铁门缓缓打开,一位女警把梅茵推出门,然后她自己摇着轮椅过来,笑容灿烂得像个孩子。那一会儿,三个人心里都像打翻了五味瓶,眼眶都不由得湿润了。孙总迎过去,把她从轮椅上抱起来,梅茵笑着拒绝,说这几步路我能走,我可以的。孙总没有听她的,她也不再拒绝,很自然很亲密地挽着他的脖子,被他抱进汽车。他们回到松林中的这个家,把她安排到原来为小雪准备的闺房内。孙总张罗忙活着,但在这个原属于他的家中,面对前妻,他的心绪很复杂,怅惘、愧疚、伤感兼而有之。他尽量不让自己的心情表现出来,但多少有些沉闷少言。梅茵能体会到他的心情,一直注意着维持谈话的温度。她笑着说:
  
  "何莹和娇娇都好吧。改天带她们来家里玩。"
  
  薛愈笑着说:"孙总是金屋藏娇,连我都很少见她们。"
  
  孙景栓没有接这个话茬,对小两口说:"从今往后,梅老师就交给你俩啦。"
  
  小雪说:"放心吧,妈妈在女儿家里还有啥不放心的。"
  
  薛愈说:"孙总在这儿吃午饭吧,有两瓶多年的茅台,还是你搬走时留给我的。"
  
  孙景栓留下了,午饭时他喝得过量了一点。梅茵已经保外就医,薛愈也能担起天力公司的担子,他心中再无包袱,可以离开了。他要带上妻子和女儿,带上愧疚和思念,去外地开始新生活。他说:
  
  "梅茵,你知道三国时徐庶走马荐诸葛的典故吧。"
  
  "当然知道,你以为我真是外国人呀。"
  
  "那事就发生在咱新野县。三国演义中对这一段的描写很动人。曹操软禁了徐母来诱降徐庶,徐庶不得不离开刘备,临走他说:过去我能帮使君出谋划策,'恃此方寸耳'。现在方寸已乱,留这儿又有何用?又对送行的众人说,我不能善始善终,诸公不要学我。"
  
  三个人都听出他的话意,也听出他的伤感,梅茵想把话头扯开:"景栓"
  
  "让我把话说完。薛愈,小雪,真理往往很残酷,皈依真理不易,身体力行更难。我的心理太脆弱,没能善始善终,你们不要学我。"
  
  三人都听出这是他的临别赠言,不免伤感。梅茵知道他决心已定,也就不再劝说,笑着说:"景栓,记着我们,经常回来看看。"
  
  "我知道,我会常回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8-27 02:21 , Processed in 0.008625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