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引用天涯倦客在2007-5-25 5:58:15的发言:
且将本文一一解读: “原来贪怨痴恶嗔本就是红尘百纳,你只是将其披诸于身,而世人却将之囚禁于心。”说得好,所谓佛,本意即劝人要“放得下”!披诸于外则形于外,而心便是自由通澈的了! “其实甫入山门庙寺的剃度并不重要,我情愿你耽溺红尘浮沉人事。”极是!剃度乃一种形式,而奔走红尘则更能体会人世的艰辛!所谓“大隐隐于世,乃真隐士也!” “在如梦的尘缘中,点亮灵台上的那盏长明的灯,将人性中的诸多善美逐一照亮。”你的文字,照亮了醉里众生,众生皆成佛! 轻灵的文字昭示了生命的厚重!于艰辛坎坷、遍布沧桑的人世,有此一方可供指点文字的净土,谁说不是人生一大幸事?所以,我愿意为此付出我的一生!朋友,您愿意么? 佛说:沙门万千,妙相各异!你我注定世俗的命运,且诚恳地认领善恶加诸于身的是非,宏扬应该宏扬的,化解必须化解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