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荒村一叟

[原创] 发小五小(中篇小说连载)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6-4-14 17:2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
  
  因为蓄积太多又没经验,五小人生中的第一次亮相,让欲火如炽的荷粉一点儿都没觉得尽兴,就像夏日里不期而至的一场雷雨,来得猛也停得快。她知道,这小伙是初涉情事,憋不住,好戏还在后头。不过,她想到终于如愿以偿地捅破了这层窗户纸,让她平生第一次占有了一个如此健硕的童男子,心里就充满了莫名的激动。黑暗中的两个人意犹未尽地相拥着,为刚才没来得及做的前戏补课,他们的舌头都在对方的口腔中忘情地搅动,手也在不停地抚摸着对方的身体。觉得燥热难当时,荷粉便拿起了身边的芭蕉扇子为五小煽风。
  过了一会儿,荷粉说:“你先歇会儿,我到外面看一下母猪的情况。”她是裸着身子出去的,也没点灯,院子里马灯的亮光将屋内映照得有些朦胧,五小在铺上看到荷粉像一条美人鱼似的向房门口游动,虽然她的身材并不好,但在此时的五小眼里,她美若天仙。没多会儿,荷粉又回到铺边,她说:“没事。还在站着,还没上紧阵子,估计暂时不会生。”她话音刚落,屋里就突然一片光亮,原来是来电了。这里已经在一年前通了电,因为电力供应紧张,在晚上用电高峰时农村里都没电,因为弄不准什么时候送电,人们都习惯将电灯的开关开着等电。今天有点反常,来得特别晚,他们原以为不会来了。
  突然到来的满室通明先是让他们吃了一惊。等到两个人都回过神来时又都觉得无比的亢奋。那时连电视都还没到农村,更不知道什么叫A片,这种最原始的实物展览让他们觉得特别剌激。荷粉是过来人,以前跟老马缠绵时也碰到过这种情况,不过都是老搭档了,并没觉得有多新奇,这回不同了,躺在铺上的是一个一枝花刚开的美少年,是她有生以来还没享受过的原装货。五小更是大饱了一回眼福,自从那天见到了她锔在茅缸架子上的大白屁股,总是想像着她全身不穿衣服时的模样。现在她一身白得耀眼的裸体毫无遮拦地呈现在他面前,凹凸有致,纤毫毕现。而且,此刻她正心甘情愿地让他尽情玩弄。
  后来,荷粉刚跨上铺就被五小紧紧地抱在怀中,荷粉伸手想去拉灭电灯被五小挡住了,他在她耳边轻声地说:“好婶妈,别关灯,让我好好看看你。”荷粉笑着说:“好,你想看,婶妈今天就让你看个够。你把那边床头上的开关捏一下,这上面有个微风吊扇,省得我替你煽扇子。也好让我有手来惯你。”经过一番抚摸挑逗后,他们很快就重整旗鼓翻云覆雨起来了。这次虽然不像上次那样一鼓作气,但却显得更加从容有力。他们时而暴风骤雨,高歌猛进,时而迂回曲折,轻歌曼舞。让荷粉没想到的是五小好像一下子长大了,他分明已经是一个无可挑剔的个中高手,他在自己感受到的无比的愉悦中将她一次又一次地推上峰顶,两个人都同时有了一种欲仙欲死的感觉。其间,荷粉曾想到过,有过这么一次从未体验过的刻骨铭心,纵然是死在铺上也不枉此生了。
  如果不是下半夜母猪临盆,他们很可能会彻夜狂欢。这次荷粉仍然不曾要五小和她一起起来,她爱怜地摸着他的头说:“不要你起来,你也不懂,帮不上忙,你先睡一觉,以前也全是我一个人接的生。”
  约摸过了一个多时辰,五小就被荷粉推醒了,她给他端来一碗黄澄澄的油煎鸡蛋,对他说:“好了,很顺利,八个小猪子都生下来了,个个是活的。天也快要亮了,你把这碗蛋吃掉,趁巷子里没人,回你那舍子里去。”他蹑手蹑脚往回走时,黎明前的黑暗正笼罩着村庄。路上还遇到了拎着一张马灯的老队长,那时不管忙闲,队长都要起早挨家挨户地喊人煮早饭。那人是本队的,问五小起这么早做什么,五小说支书家下小猪,他是过去帮忙的。后来他经过支书家时看到了天井里亮着灯,倒是一点儿也没往歪处想,支书娘子这些年除了不上工,在那方面还是挺正派的,他那里想得到她会和五小这个毛头小子发生这样苟且的事?五小摸上了自己的铺,也没点灯,一倒下便沉沉地睡着了,让钻进破帐子里的几个蚊子美美地饕餐了一顿。
  五小醒来时,太阳已经偏了西,地上有一大摊报纸,那是早上邮递员从芭门缝中塞进来的。他送过了报纸后就又立即来到支书家。荷粉说:“我知道你一觉睡着了就难得醒,锅里有饭,你自己去盛,吃过了帮我做活计,我到现在还没合眼呢。”五小说:“这边我看着,你快上铺睡一觉。”荷粉就照应他,吃过饭先挑水打当猪圈,然后再煮一大锅粥,晚上母猪也喂粥。五小按照她的分咐做完了这一切天就黑下来了,他看到荷粉还在铺上打着呼噜,就又另外烧了一大锅子洗澡水,接着又将凉过了一阵子的粥喂了猪。剩下来的还够他们两个人当晚饭。
  那天晚上,天上突然起了天色,顿时乌云密布雷声隆隆,一会儿就下起了大雨。荷粉被雷声惊醒后,先查点了一下五小下午做的工作,觉得一切都让她很满意,吃饱了的母猪正安静地给小猪喂奶。她看到锅里还有冷饭,就对五小说:“你把饭吃掉,不够的话再喝点粥,我吃些粥就行了。”
  后来,他们洗过了澡后,外面的雨已经小了些,但好像还没有要停的意思。天气难得的凉爽,天公作美,让他们又重复了一回昨晚的故事。午夜时分,外面雨停了,被折腾得精疲力尽的荷粉对五小说:“你还是早点走吧,千万不能再遇到人,我们如果想好得长久就要做得隐秘些,以后你要等庄上定了人脚才能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7: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先生 发表于 2016-4-13 22:43
这一段细节很精彩,荷粉的直截了当,五小的受宠若惊以及迫不及待,都写得很入戏,很入骨,好文笔!!

谢谢风先生辛苦编辑,问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4-15 17: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
  
  五小将他的这些风流韵事告诉我以后,弄得时年十六岁的我也有点神不守舍了。那年我也已发育成熟了,对五小的艳遇既羡慕又想往,潜意识里甚至还有了一种令人脸红的想法——这样的好事我怎么就没能碰得上呢?
  自从支书离了家,五小的本职工作比以前轻松得多。因为那个主持工作的刘主任难得要他喊人开会,他不喜欢开会,那人是个实干家,一天到晚都在田间场头转,有什么具体指示在检查工作时就跟有关的生产队长交代过了。因此,五小除了每天送一回报纸就没什么“公”事做了。那主任也没什么家务事要他帮忙,主任的婆娘不像是个干部娘子,天天同队里的妇女一起上工,虽然岁数比荷粉还小七八岁,但因为带着两个孩子还要天天上工,被太阳晒得黑不溜秋的,看起来好像比荷粉还要老一些。
  马支书回来的前一天夜里,五小与荷粉又尽情地热潮到半夜。他们云收雨散后,荷粉说:“明天他就就要回来了,我们在一起时要注意点儿了,这些天,遇到没人时,你总要拍拍我的屁股,以后就别这样了,万一让他看到了就不好了。不过,你也别怕他,他是有错在先,那天冈嗓他跟我说的那话你也听到的,他是情愿我找个人替他,不去打扰他的好事,就是知道了也不会把我们怎么样。不过,话又说回来,他是在场面上走的人,我们要照顾他的脸面,男人嫖婆娘是上风事,我们女人就不一样了,我们可不能叫他没脸见人。”其实这婆娘心里明白,她现在过的好日子全是这个老男人给她的,他如果不当这个大干部,队里怎么能允许她不上工在家里养母猪?她现在不出一滴汗一年也能拿到大队里两千多工分的补贴,说是公社来了人都是她在家里忙饭招待的,还有大队里有一部电话机装在她家里,她有时要出去喊人接电话。老头子如果做了社员,恁他那身板去干农活,拚死拚活干三年都挣不到现在一年拿到的工分,再说,隔三差五地还有人家请吃请喝,有时候,请客的人家打了双,连她这个支书娘子也要请过去替人家撑场子。想到这里,她就觉得老头子的前途是大事,她不能过分任性,她跟五小之间的事不但不能让他知道,也不能让外面人知道。他在外面瞎搞,由他去,冈得脚大丑的她也要跟着倒霉。
  第二天下午,马支书拎着个装着换洗衣服的藤包回来了。婆娘正在给猪子喂食,猪圈里八个小猪子正活蹦活跳地争抢着母猪的奶头。他觉得她一个人在家里也不容易,心里就想今晚要好好地为她缴一回“公粮”,他在城里过了二十天清心寡欲的日子,估计晚上一定能有个上佳的表现。
  那天晚上,大队会计家请客。也没什么大事,说是会计过四十岁生日,中午请了两桌客,特意留了些酒菜,晚上专门补请支书。全体大队干部作陪,正好凑了一桌。那时在党校学习吃的是一天三角五的伙食,没什么好东西吃,更谈不上有酒喝。一开始,坐在首席上的马支书还存了个心眼,他告诫自己,悠着点儿,不能放开量来喝,喝醉了就缴不成“公粮”了。后来经不住你一杯他一杯的劝就顾不了许多了。不过他最终还是没喝醉,只是有了八九成的样子。散席时,大会计说:“你们哪个送一送支书回家?”那个没喝多少酒的新妇女主任春桃忙说:“你们都喝得不少,还是我去吧,我还带着电筒呢。”其实马支书也不曾喝到要人送的程度,既然大会计善解人意他也就顺水推舟了。他与春桃之间的那种关系大家都心知肚明,随她是送他回家还是带他回自己的家都不关旁人什么事。
  月亮还没露脸,狭窄的巷子里漆黑一团,春桃一开始还打着电筒,后来他说:“电筒就别打了,都是熟路,我们慢慢走。”他们先是手拉着手,一会儿又肩搭着肩,小丫头身上的热气透过一层薄薄的洋布褂子传到他的胸前,他顿时觉得浑身上下有了一种通了电的感觉。走到一处岔路口时,他在春桃耳边说:“你先回去,我不要你送,等回去洗个澡马上就过来。”那丫头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她轻声地说:“今天我妈去了姐姐家,家里就我一个人,不如就到我那边去洗吧。”他知道她是家里的老小,有一个姐姐早就嫁到了外庄,哥哥也早就分家另过,她爸常年在田里看风车,难得回家过宿。他先是犹豫了一下,主要是到她家没衣裳换,后来又觉得回家麻烦更大,以前离家日子长了,一回来总是先要缴一回“公粮”的,如果洗过澡再出来对那边没法交代。不如先快快活地将“余粮”卖了,明天就说是晚上喝醉了。想到这里他就义无反顾地跟着春桃转弯去了她家。
  那边,荷粉见他很晚了还没回来,就将留给他的洗澡水灌进了两个热水瓶里,然后就上了铺。她料到他很可能是去了那个小婊子的家,好些天见不到了,晚上又在一起喝酒,肯定都等不及了。心想:也好,这些日子她欠了觉,正好歇一歇,她也不稀罕他那点硬挤出来的“公粮”。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6 17:31: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八
  
  到了第二天早上,荷粉才发现他像死狗似的睡在西房内的铺上,也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回来的,身上还穿着昨天的衣裳。等到荷粉煮好了早饭喂过猪食,老人家才慢腾腾地起来,他没等荷粉开口盘问就辩解说:“昨晚喝多了,难过死了,又被他们拖住打了两局八十分,回来听到你正打着呼噜,也就没喊你。”荷粉说:“你也真是的,就不能少喝点儿,就是要玩也应该先回来洗个澡换身衣服。你现在就去洗个澡,把脏衣裳换下来把我洗。”马支书听她说这话,心里悬着的一块石头就落了地,原以为又要冈一嗓的,想不到她今天还挺通情达理。说话间,荷粉已经将厨房里两个热水瓶拿到明间里,说:“澡桶昨晚就替你搁好了,换身衣服放在旁边凳子上,你快洗过了吃早饭。”她的宽宏大量一开始让马支书还觉得有点内疚,进而一想,又觉得有点儿反常,心里就揣度莫非这些日子家里有了什么新动向?那天冈嗓时他说的那一句气话,后来他也觉得说过了头,要是她真的给他戴上一顶绿帽子,他能接受得了吗?后来他又安慰自己,这些年她在这方面还是挺规矩的,没根据的事别瞎想。
  常言道,要得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一个月后,五小与荷粉的风流事就被马支书发觉了。那天下午,马支书接到通知,叫他去邻村参加一个碰头会。那时候四五个大队算是一个片,公社里有个干部驻点当片长,这个会是片长召集的,参会的人就是几个支书。这种会就是交流交流各个大队的生产进度,顺带传达一些公社里的新批示,一般也要开到两三个小时。碰巧那天正开着会时,片长又接到公社的通知,要他立即去公社参加党委紧急会议,这个会只好提前散了。马支书回来时,庄上静悄悄地没得人,因为正是秋收大忙,人们都在田里割稻。他走到自家门前时发现大门从里面搭死了,以前荷粉在家里睡午觉也关过大门,但只搭一个活搭子,在外面轻轻一拨就能打开。他站在门口叫了好几声,才看到荷粉慌慌张张地出来开门。她故作镇静地说:“这门是哪个关的?”接着又好像悄然大悟似的说:“噢,怕的是五小关的,今天我有点不舒服,你一走我就上了铺,可能是五小过来挑了几担水就在西房里的铺上睡了,门肯定是他关的。”进屋后,马支书果然看到五小四仰八叉地睡在西房里,还在有节奏地打着呼噜。粗看起来,荷粉这故事编得还是挺合乎逻辑的,她的潜台词就是:人家替我家干这干那的,你在家时也留他睡过午觉,难不成我一个能当他妈的人,还能跟他发生什么?不过,马支书可不是个傻瓜,最大的疑点是一个人睡东房一个人睡西房有必要将大门搭死了吗?还有那婆娘一脸的红云分明就是激情过后的症状。后来他在东房里好像还闻到了男人分泌物的味道,他又在大马子旁边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条粘乎乎的旧毛巾,原来味道就出在那上面。真象大白,他担心的事情到底发生了。幸好,荷粉还沉得住气,她一把夺过了那个“罪证”,说:“你发什么神经,那是我今天窜的‘白’没来得及洗,我不是跟你说过吗,这两天不舒服。”
  他知道她是在强词夺理,但他没再跟她掰理,既然事情已经弄明白了,留给台阶给她也好。他坐在明间里一连抽了三支烟,想想,还好,今天他算是将情绪控制住,如果他情绪失控将五小暴打一顿,这婆娘肯定会和他拚命,因为错不在五小,五小没那么大的胆。再说根子还出在他自己身上,事情崩出去他的脸往哪儿搁?想到这里,他就对着西房忿忿地说:“别再装睡了,快起来滚!”五小听了就像是得到赦令似的一骨碌从铺上爬起来,也没跟铁青着脸的支书说一句话,就悻悻地走了。
  第二天,五小一天没来。到了傍晚才将当天的报纸送过去,丢在厨房里的小桌子上,也没进明间,他知道支书在家里,五小怕见到他。正转身要走时,发现水缸里已经见了底,就悄悄地拿起放在厨房里的水桶挑了两担水,自始至终夫妻两个一个也没从明间里出来。第三天上午,五小知道今天马支书去了公社开会,吃过早饭就将报纸送过去了。荷粉见他去了就拉他到明间里说话。她说:
  “你别鬼鬼鬼祟祟不敢来,没得事,你这样反而会让人家起疑心,他说过了,只要我们做得隐秘点儿,别把他的脸撕破了,他不问。”
  五小听了就问她:“他不曾把你怎么样吧?”       
  “不曾,就是发狠说从今以后不再上我的铺了,不来也好,我也图个清净。不过,他抓住了我们的把柄,好像胆子更大了,昨天他竟然把那个细婊子留在西房里睡到半夜。我想,如果他以后老是这样,你也可以隔三差五地到我这里来。”
  五小说:“他在家我还是不能来,他能那样做,我们不能,我们还要给他留面子。再说,我们也不是没得机会在一起。”
  那天下午,他们又捡到了个机会,重温了一回旧情。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楼主| 发表于 2016-4-17 17:44:42 | 显示全部楼层
  九
  
  那年秋天,大队里添置了一条挂桨机船,是那种苫着满船棚子的机动船,主要用于干部外出开会,花掉好几千元钱。那时,全公社只有几个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大庄子才刚办起这样的船。我们那个庄子不大,又是个三类大队,六个生产队只有三条抽水机船,干旱的时候常常为抢机船打架。因修费,还要负担一个机工的工分。大队里又没有什么收入,这些费用全部都要平摊到生产队里去,队里吃不消。不过,此,一开始,村里的其它干部都不同意办,他们都认为那条船就是办起来也开不起,一年下来要开支几千元的油钱和维他们的反对也没用,胳臂拧不过大腿,马支书一定要办他们也没办法阻止,再说,办起来大家都沾光,虽然是支书用得多,但如果他们有什么私事也方便些。
  买新船、装挂桨只需要几天功夫就弄好了,装棚子挺费事,因为棚子全是木头的,让村里的两三个木匠忙了个把月。其间,庄上有几个想让自己儿子开船的人找支书通关系,还有人小小不应的给支书送点礼。好在马支书一个也没答应他们,这回他采纳了领导班子中多数人的的意见,船先让五小开,反正他也没多少事做。马支书有个侄子开抽水机,懂机器,就叫他先上船当几天师傅,然后就将船交给五小。       
  五小当上了挂桨船的驾驶员后,那条棚子上漆着天蓝色油漆的“官船”平时就泊在他舍子门前的河边上。船的豪华与舍子的简陋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船棚子里有一间单独的小房舱,那是供主要乘客在途中休息用的,说白了其实就是马支书的卧铺。里面有被单席子枕头。五小有时也在那里过宿。船上的电瓶还能点亮几个小灯泡,我有时晚上也在那里看报纸。船也不是天天要出去,集体不用的时候,社员家里有了什么急事,比如有人得了急病要上公社卫生院,或者是结婚娶新娘,只要跟支书打个招呼,也能应个急,五小本人也有点儿小权,本来私人用船是要自己拿柴油的,有时人家揣一包好一些的香烟给他,就能免了,船上有集体公用的油。后来,有的人家请干部也带他一客,图的是有了急事一喊就到,不拿乔。
  除了有特别的任务成天不在家,支书家以前做的活儿还要抽空去做,他知道支书有好几年不挑水了,倒也不是他挑不动,主要是他说他丢不起人。听说东边庄子上有个新上任的支书,什么活儿都干,有时还跟社员一起上船罱泥,马支书常常笑他没得个干部样子,这干部让他白当了。
  跟荷粉热潮的机会也比以前少得多了,因为每次支书出去开会,五小都要跟着去开船,像以前那样关大门睡午觉的机会几乎没有。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比如人家有正事请支书吃晚饭,一顿饭起码都要两个多小时,利用那个空档是能做许多事情的。还有时,支书去县城参加三级干部会,因为来去有专船,荷粉就说也要跟着去玩两天,家里请隔壁人家喂两天猪食。到了那里支书虽然都替她在一个熟识的旅社里开个房间,但她一次都没在那里睡过,白天有五小陪她逛大街,晚上就一起看戏看电影,散了场就双双地挤到挂桨船上的房舱里……
  我感觉得到,那段时间是五小一生中最最辉煌的时期。以前的那个侉里侉气邋里邋遢的五小不见了,他的穿著要比生产队干部体面得多,那时生产队干部也是要参加劳动的,即使有些人不大跟班劳动,也要刻意装成赤手巴脚的样子。五小没必要装,他是官船上的驾驶员,代表着一个村里的形象。有一次,我看到,挂桨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五小坐在船艄挂桨机旁的木椅上,翘着二郎腿,手握舵把,嘴里叨着根香烟,眼睛望着前方,那神气活现的样子真让人羡慕。两个月前,他学会了抽烟,烟瘾还不小,他说一天一包不够。他抽的都是那种每包二角钱左右的香烟,那时有几句顺口溜说:“公社干部抽的两边分(大前门),大队干部抽的四脚奔(飞马),社员抽的上称称(烟末子)”那时前门烟三角多,飞马二角九,普通社员买一斤烟末子只要三角钱,能抽半个月。前门、飞马他抽不起,也买不到,那种甲级烟都是由供销社特供的。他抽得最多的是每包二角的向阳牌。他身上不离零花钱,我知道,那是公款,因为平时船上要打机油买配件。有时,他也拿烟给我抽,我说,我不学,学上了没钱抽。
  五小还告诉我说:“荷粉婶妈待我很好,到了月底就问我家里还有没有米,没得就上她那里拿,我吃的油也是她家的,她家里油多,每个队分油都送个份子给她家。有时候公社里来了人,我帮她买菜、烧火,最后总要留些菜给我喝酒,有一回还揣了半包前门烟给我。”
  
 楼主| 发表于 2016-4-18 17:02:3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
  
  可惜好景不长。第二年夏天,马支书因为一次意外犯了事被抓进了看守所,树倒猢狲散,五小的好日子也走到了尽头。
  那是一次偶然发生的事件,马支书早上起来发现明间北墙上的毛主席像撕破了,有半边已经挂了下来,只剩下半边脸。可能是因为猫儿在房梁上捉老鼠往下跳时扯破的。那是一个非常时期,马支书惊出了一身冷汗,如果这事被庄子上的造反派知道了。不是有意也是有意,就是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要是加上个“蓄意侮辱伟大领袖”的罪名就成了现行反革命!文化大革命开始时,以文革主任为首的几个人就发狠要“做他的佛事”,只是那些人抓不住要害,大字报上说他多吃多沾,腐化堕落,做官当老爷,婆娘一年到头不上工等等,虽然“罪状不少,但这些都是生活小事,又没有真凭实据,他只是象征性地检讨了几回就过了关,假如他们以这件事向他发难,后果肯定会不堪设想,想到这里,他连忙爬到家神柜上,小心翼翼地将破像子卸下来,然后又卷好藏到柜子内。他想吃过早饭叫五小开他到公社所在地的供销社去买一张新的,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件事隐瞒过去。
  合该那天要出事,正在吃早饭时,文革主任找他商量一件事,那人与马支书差不多年纪,年轻时也当过几年村里的小干部,是马支书的对头星,听说是为一个婆娘争风落下的积怨。文革主任一眼就瞄到了北墙上少了张毛主席像,也没问什么回事,就不动声色地走了。早饭后,马支书就上了五小的船,说是上公社开紧急会。没过多会儿,就来了三四个红卫兵,他们盘问荷粉那张毛主席像哪去了。荷粉不知道事情轻重,就如实相告,说是被猫子撕掉了,说着还拿出了那张破像。红卫兵们拿到了罪证,马上就派人去向公社造反派总部报告。那时公社里造反派的头头已经成为公社革委会的副主任,因为是平步青云,像马支书这些老支书不大看得起他,早就对他怀有陈见,这回了抓住这个由头自然要大做文章。
  后来,形势急转直下。第二天马支书就被戴上高帽子在村里游街批斗,挂在胸前的牌子上写的罪名是现行反革命分子——马得成,名字上面还打上了红叉,有人带头高呼口号:“谁反对毛主席,就砸烂谁的狗头!”。两天后又被戴上手拷抓进了县看守所。虽然这事情听起来有点匪夷所思,谁都不信这个活得那么滋润的老支书会用这种方式侮辱伟大领袖,但谁也不敢为他说情。大部分人都抱着幸灾乐祸的态度,认为这是报应,他恁什么能享到这么多年的福,活该。还有那些村里的“专政对象”,此时心里都乐开了花。
  过了两天,荷粉苦苦翼翼来找五小,说老马被带走时一件换身衣服都没带,她想去县城去看他一下,顺便带几件衣服 过去。问他敢不敢同他一起去?这两天五小也没敢往她家里跑,那个文革主任警告过他,说老马是现行反革命,他的婆娘就是反革命家属,你要跟她划清界限,否则你也不得过身。听荷粉一说,他的点犯难,他知道支书家庄上没得亲戚本家,只有三个姐姐嫁在外庄。他的儿子前些年安排进了一家社办厂做采购员,出差在外,也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荷粉一个人又不曾出过门,他五小可不能这样忘恩负义。就说:“我去,我不怕,等我跟刘主任请个假,明天同你一起去。”一把手犯了事,二把手主持全面工作这是约定俗成的事。现在刘主任是五小的顶头上司,他想保住饭碗,就要格外小心点儿。晚上他找到刘主任时,刘主任说:“最好是别去,实在要去千万不能把挂桨船开走,你就说是有别的事,你也不能同她一起出庄,顶好是到轮船码头上再会合。”五小心里明白,主任也怕惹火烧身,他怕造反派说是他指使的。主任说得不错,只能这样了。
  轮船码头在五里多路的大河边上,是个招呼站,每天下午四点左右有一班船经过这里。五小是先出庄在半路上等荷粉的,荷粉拿了不少东西,除了换身衣服还带了几斤用炒熟了的小麦磨的焦屑,听说关在里面的人一天只能吃到两顿薄得照见人脸的糁儿粥。到县城时天已经全黑了,他们访讯问讯地找到看守所,那个值班的警察说,这时候领导不在,任何人都不能见犯人,明天等领导上了班再来。他们没处团,住旅社又没得证明,只好又回到轮船码头,在候船室里坐了一夜。他们第二天仍然没能见到老马,那个所长说:“问题还没调查清楚,不好让你们跟他接触,东西留下来,我们会转交给他的。”她们出了看守所想回来又没得轮船,一天只有一班船,天没亮时就开走了,只好又在候船室里过了一夜。
  二个多月后,马支书被放了回来,说是定不上现行反革命,没有证据也没有作案动机,只是通过这些天的调查,他在其它方面问题还不少,群众意见很大,不再适宜担任原来的职务。因此公社党委一纸批复就免去了他的职务,并任命刘主任为支部书记
 楼主| 发表于 2016-4-19 17:04:2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一
  
  常言道。新宫上任三把火。新上任的刘支书烧的第一把火就让全村人对他刮目相看。不过,这把火却把五小烧得体无完肤。原来是挂桨船被刘支书卖给了一家社办厂,他用这笔钱一下子置办了三台抽水机,这样每个队就都有了自己的抽水机,无需再为抢机船冈嗓打架了。接下来又精简大队里的闲杂人员,五小这个通信员被首当其冲地精简掉了。原来庄上有个看管口粮仓库的老党员,平时没什么事,刘支书就做通了他的工作,以后报纸就送到他那里,还有原来在荷粉家里的电话机也移到那里,村里来了人也在那里带饭。这样一来,那老头就将五小和荷粉两个人做的“工作”都包干了。其实,这些事一个人完全做得过来,以前五小当通信员的时候还不是有一大半时间在帮支书家做家务。
  一开始,刘支书有个叔子也曾经劝过他,他叔子说:“挂桨船不能卖,开支大不大又不是你办起来的,那玩意儿就等于是你支书的小包车,没有了船,公社里开会你就要往那里跑,你有福不享,人家会说你是傻瓜。还有,你把五小拿下来了,将来大队里开会你就还要自己去喊你喊他的,多不方便。他跟在你后面等于是你的勤务兵,有什么事你动动嘴他就能替你做掉,再说,你家里有些私事也能叫他帮着做。又不是你把他安排进来的,你把人家拿掉,人家要恨你一世。”刘支书对于叔子说的话却不以为然,他说:
  “你说的这些我都想到过,可是你知道我们这里的群众现在有多苦,他们天天起早带晚地干重活,大多数人家到了年底分红都拿不到一分钱,我们当干部的还这样大手大脚地挥霍群众的血汗,还像个共产党员吗?我年纪轻轻的,上公社开会个把小时就走到了,到了那里就不需要出力气了,与人家上工的社员比起来,跑那点路算得了什么?再说,如果我家里的家务事,也要拿着大队工分的通信员帮着做,不就是当官做老爷了吗?还有五小,他就是恨我,也只好由他去恨,他又不是干不动农活,人家拖家带口的能过,他一个人难道还管不上一张嘴?”
  刘支书那年三十五岁,他高小毕业后上过一年初中,算是村里有文化的人。他做过好几年普通社员,样样活儿都拿得出手,后来当了几年生产队会计,三年前才提拔当了村里的二把手,公社里早就有心将他拨正,这次正好借了个由头将老马拿下来。他刚上任就有这么大的动作,公社里的领导都非常满意,群众的反映更是异口同声,都说,刘支书才是真共产党。
  又过了些日子,公社对老马也作了人性化的安排,将他任命为公社养殖场副场长。那个养殖场离这里有二十多里,在公社最南边的荒田边上,那里有几十亩精养鱼塘和十几亩桑田,还养了几头母猪。虽然只有十多个人在那里养鱼、养猪、养蚕。但却安排了五六个管理人员,大都是像老马这样被免了职的支书。对这些人大都这样安排,把他们留在家里,新上来的班子放不开手脚,工作不好做。老马这个副场长是第二副,没什么实权,不过,对他来说,有个头衔就足够了,好歹一个月还能拿到三十多元钱工资。一把手是场上的支书,比他小几岁,也是从村里被免职调出来的,以前跟老马常在一起开会,算是老同事。那人对老马说:“这里离你们庄子太远,不如也把嫂子一起搬过来,这里食堂还差个人煮饭,省得来去不方便。”老马说:“这荒田野舍的,不晓得她肯不肯来?”当他把这情况回去说给荷粉听时,没想到荷粉说:“这样顶好,省得在庄上现报,假如你离了家,人家干部再逼着我上工,我可做不动,我跟你去煮饭又不苦,还能拿到点工资。”后来,他们就将又怀了孕的母猪卖给了隔壁邻居,以前荷粉不在家时,邻居夫妇帮他家喂过猪食,这次让他捡了个便宜,正好请他帮助看看门。
  他们准备搬家的前两天,正好老马有个姐姐贺六十岁,荷粉说:“我就不去了,家里还要收拾,你去应付一下,明天回来,我们后天就走。”老马说,也好。
  那天傍晚,荷粉特地走到五小的舍子里,对他说了一句“老头去了他姐姐家,今晚不回来。”她一说就走,也没停留,五小自然心领神会。自从老马从那里面放出来,他还没碰过荷粉的身子。老马白天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顶多是到水码头上去挑两担水,他低着头也不跟人说话,夜里也不再睡西房里的闲铺,弄得五小一点儿机会都没有。
  
 楼主| 发表于 2016-4-20 16:17:4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二
                 
  那晚,他们死去活来折腾到半夜。荷粉心里想,这可能是她的最后一顿精神大餐了,从此以后,就收收心,好好地跟老头子过吧,不管怎么说,都比嫁个老实巴交的社员天天下田晒太阳好得多。老头子也挺可怜的,回来这么多天了,那个细婊子一回也不曾往这边跑过。她因此还想到,这世上没多少真情,人和人大都是在互相利用,她跟五小的这段老少恋情不也是在互相利用吗?她这次很爽快地答应跟老头子走,其实也是怕五小老缠着她,以后如果她一个人在家里,那小伙像尝过腥的猫儿一样肯定不会歇心。听说自从挂桨船卖掉后,他一直游手好闲没上几天工,前天还跟队长打了一架。他这样子是过不起个日子来的。也许让他享了三年的福是害了他,一直在生产队里可能还不会变得这样子。
  他们激情过后,荷粉说:“我跟老头子后天就要搬到养殖场去了,以后婶妈照顾不到你了,你要好好过你的日子,你是个大人了,不要怕吃苦,人家上有老下有小的还能把日子过起来,你一点儿负担都没有,如果你当交易的天天上工,应该一年还能余点钱,苦个几年找个人成家过日子。以后也不要到那边去找我,我这么大的岁数了,你还小,名声很重要。”五小听了这些,就知道她是决心要和他断了,这个结果他已经预料到了。他说:
  “我知道婶妈的难处,我不拖累你。你对我的好,我会一世记在心里的。不过,我怕的是没什么希望了,我光身一人,只有个芭斗大的舍子,哪个女人肯跟我?就是天天上工也没什么用,十分工才得到四五角钱,还不够我自己用呢,哪里能余得下钱来,只能过一天算一天了。”听他们么说,荷粉也找不出什么话来安慰他,心里觉得这小伙怕的是无可救药了,真的是这几年害了他。到了天快亮时,他们又缠绵了一回,五小才摸黑回到他的舍子里。那天他睡了一天,到晚上才煮了点粥喝。
  队里秋播一结束就开始了年终分配的结算工作,。在评议大队干部和闲杂人员工分补贴时,刘支书还特别关照了五小,给了他全年的工分——四千分,这么多的工分是一个大劳力天天上工的报酬。不过,因为是后进队,工分不值钱,一分工还不到四分钱,他的全年毛收入也只有一百五十多元。起去五十元左右的生活费(口粮烧草钱)应该还有将近一百元的盈余。五小自己知道他不但分不到钱,可能还要成为超支户。他平时身上不脱钱,因为挂桨船上有开支,他自己抽烟零花钱也通在上面,每次与会计结帐时都要打一张白条子算预付款。果然一帐算下来,他倒欠集体六十多元。
  那时,只有经济比较好些的生产队,在年终分配时才能拿得出几千元出来分给社员,像我们这样的穷队,年终分配是只是算一下帐,劳力多,平时又难得付到钱的人家会有一些现金盈余,有一多半的人家超支,超支户当中有的是真超支,比如人口多劳力少,或者是主要劳动力生了病,工分做得少,那些人家虽然平时付不到一分钱,但工分钱还不足以抵算全家人的粮草生活费。五小是属于假超支,假超支的都是像五小这样的特殊人群,平时跟干部说到话,容易付到钱。有了超支户,分配就兑不成现,一边是进钱户应该得钱,一边是超支户拿不出钱来还集体。这种“杀猫儿喂猫儿”的所谓年终分红最让干部们伤脑筋。解决这种矛盾的办法是相当残酷的,就是将超支户全家的口粮全部卖到公社粮管所,发一本返销粮的本子给他,让他自己筹钱去往回买。五小从现在到明年麦收时还有不足三百斤口粮,卖掉后只还掉了一半的欠款。
  这样一来,五小就好像是一下子从天上掉到地下。月头上,人家拿袋子到仓库里称粮,他称不到,他要拿钱到粮管所去买,虽然也只有区区的三四元钱,但一钱逼煞英雄汉,他哪来钱?他烟瘾大,没钱买,又戒不掉,只能有时跟人家老头儿讨要点儿烟末子用旧报纸卷“炮筒子”抽,以前代销店里的那个老王对他挺客气,身上有钱没钱都能在那里欠到烟,自从他当了老百姓(其实他以前也不是什么官,只不过是高级一点儿的老百姓)后,连一包烟都不肯欠给他。他多么希望自己身上能有几角钱,那样的话,他就能托人去城里带一斤烟末子回来,可他身上连一分钱也掏不出来。
  有一天晚上,我在他小舍子里玩,虽然现在没报纸看了,但我还是喜欢往他那里跑。那天他刚从粮管所买了二十四斤米回来,那是他一个月的计划。我看到他用一个淘箩儿称了六斤米送给代销店的老王。原来他是借的老王三元钱去买的计划米,答应回来称六斤米给他,那时米的黑市价是五角一斤,老王的爸妈经常过来蹲几天,他那点计划不够吃,每月都要买点黑市米。也亏得五小能想出这么个主意来。我有点替他担心,这个月五小只剩下了十八斤米了,他又没得青菜胡萝卜当代食品,如果放开肚皮,连十天都吃不到,不知道他下半个月怎么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4-22 19:3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
  
  果然不出所料,没坚持到半个月,五小就开始做菩萨了。庄上有人说,五小是瞎吃掉的,有得狼虎吞,没得饿吊神,但我知道,五小这些日子不曾瞎吃,他一天只吃两顿粥,难得舍得煮一顿干饭吃。不过一天只喝两顿粥的人,肚子是会越喝越大的,每一顿都要煮大半锅子,起码也得半斤米,他断炊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没钱买代食品。有一天,我听人说,五小睡了一天没起来,我就知道可能是一点儿米也没有了。我去看他时带了几条胡萝卜,那种胡萝卜不是我们这里长的,是爸爸特地行船到海边上去买的,那里是砂土,长的胡萝个头挺大,但身子松,不好吃。他见到了胡萝卜,也没洗,只用铺边上的穰草揩了一下,就大口大口地生吃起来,好在那上面也没沾多少泥。后来我又回家盛了一大碗用米和胡萝卜樱子煮的粥端过去,那时大家都吃不饱,靠吃大量的代食品度命,在粮食上谁也帮不了谁。
  那年冬天,公社里下达了大队二十个大型民工的任务。听说因为任务十分艰巨,是一条老交通大河的拓宽竣深工程。工地上有钱、粮补助,除了自己每天带一斤米,另外补贴一斤三两米、四角五分钱。家里还按大劳力的标准记工分。刘支书就跟队长商量说:“不如叫五小也去挑河,他在家里这个冬天不好过,他又不大上工,没多少工分,明年还要超支。”队长说:“他力气有,挑是肯定挑得动,就是岁数小了点,不曾“圆力”,就怕有个伤高水低的。”那时,上这种大型水利工程的大都是中年大劳力,年轻人虽然有猛劲,但因为是没经验又不曾“圆力”,容易挑成痨伤。
  后来,五小自己去找队长,说要去挑河,队长为这事还特地与五小的哥哥通了气,他哥哥说:“他要去,你就让他去吧,他在家里粮又不够吃,也没法过。”那年,我爸爸也去了,还是这二十个民工的头儿,那时叫排长,工地上是准军事化管理,村一级叫排。排长是民工中比较有威望的人,没什么好处,也要天天和民工一起挑土。临出发的那天,五小的哥哥还特地跟我爸说:“五小去挑河,我也舍不得,庄上有人说,要是他爸妈还在,肯定舍不得让他上大型,我听了也难过,我这做哥哥的没得用,顾不了他。只能拜托叔你在那边照顾点儿。叫他别逞能跟人家比大担头,挑伤了是他自己的一世之害。”我爸说:“这个你放心,我们都是些养儿育女的人,会照顾他的。”
  那年冬天多雨雪,工程一直拖到第二年正月底才完工。还好,五小也坚持到了最后,跟大部队一起“班师回朝”。其实经常下雨下雪对民工来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因为除了雨雪天,民工是没有休息日的,隔三差五地能在工棚里躺一天,那是民工们梦寐以求的大好事。再说那一年是实行的“大寨式记工”举国上下正在批判刘少奇的“三自一包,四大自由”,上不成工,钱粮补贴也照拿。或许正是因为这样,五小才能坚持到最后。
  回来的那天,我看到五小又黑又瘦,个子好像比去时还矮了点,显然是因为他没有退路,只能为了那点钱粮补贴拼命。听我爸说:“他在工地上一日三餐是有保障的,自己带的一斤米,早晚都可以在食堂里打到一大盆粥,中午用补贴的一斤三两米蒸个饭袋子,差不多能吃个大半饱。就是工程特别艰巨,以往平地开河是逐步往深里挖,这次是河道竣深,一开始就要挑着重担子爬十多米高的河坡。头几天,他没经验,恁着自己有力气,担子装得比人多,跑得比人快,只挑了七八天就躺在工棚里了。我看到他卵子肿得像茶壶,就想叫他回来,他不肯,说,歇几天再说。睡了几天工棚后,卵子还真的消了肿,大家一商量就没叫他回来,叫他先在工地上划了几天坯,有人说,他回去没得吃,大家吃点苦,照顾着把他留下来,后来他又能挑土了,挑挑歇歇,还真的一直坚持到了最后。”那年五小过了年虚龄才二十,据说是那次工地上年纪最小的民工。
  常言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起去的那些民工都是过惯了苦日子的人,每天的四角五分钱补贴大都舍不得花掉,虽然他们每天只能从食堂里打到一勺子在开水里沤熟了的菜汤,但总要隔上十天八天才舍得花几角钱买点肉吃。抽烟的人也从来不曾买过一包香烟,都是抽旱烟,三角多钱一包,能抽十多天。五小也特地置办了一个五六寸长的旱烟锅,我看到他抽那旱烟锅时的样子特猥琐,有点像个老农民。他告诉我,他还余下了十几元钱,接下来的几个月的口粮也有钱买了。我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
  
          十四
  
  又过了些日子,公社成立了一个小型水利工程营,主要任务是在本公社的范围内搞小型农田水利。这种小型的工程不是季节性的,是长年不散,只有到了大忙时才让他们回来支几天农。平时都不能回家。民工数量不多,每个生产队派一个人。民工报酬也是由生产队记工分。工地上也有一点粮钱补贴,但比上大型工程少得多,一天只有七两米一角钱(粮钱也是由生产队统筹上去的)。不过,劳动强度也相对要轻松些,虽然同样是天天挑土,但有时是可以偷奸耍滑的。因为照顾不到家庭,有妻儿老小的人都不愿意去。队长只好动员那些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单身汉去交差,那些人平时在队里表现都不是很好,而且又不好管教,队干部都不情愿让他们在自己眼头上转,把他们打发出去,一年给他几千工分,也好落个清静。我们这个队里倒是有好几个单身男人,就是有的年纪太大,有的身体不好,队长就想到了五小。
  五小考虑到,他在队里上工也拿不到大工分,男劳力只有罱泥才能拿到大工分,他不会,也没钱去置办一套罱泥的工具,他虽然有力气,但除了挑担就只能同半劳力干一样的活儿。而且,他一个人在家里粮也不够吃,到了月底难免要做几天菩萨。不如就去替队里抵了这个差。因此,没需要队长费多少唇舌,事情就落实下来了。
  个个队都这样安排,那个水利营差不多就成了一个光棍集中营。那些人自己调侃自己说:“我们都是一些阳间里不要,阴间里不收的多余人。”五小是那些人当中最年轻的光棍,其实,他小小年纪,还不能算是光棍,充其量只不过是光棍队伍里的后备军。
  后来,五小在那个光棍集体中干了整整二年。其间有一年冬天,队长又想劝他上大型。他说:“我不去吃那种苦了,像我这样的人,吃多少苦也没什么希望,不如就在这里混混算了。”如果说,他当初挑了几个月的大型河工,人好像变得有点脚踏实地了,但这二年他又变回去了。环境对他的影响是残酷的。他身边有的人已经快五十岁,那些人大都暮气沉沉,他们当中,大多数是由于出身不好,或者是像五小这样的孤儿。他们年轻时也克勤克俭地努力过,也曾梦想过有朝一日能成个家,生几个孩子。随着年岁渐长,希望越来越渺茫,他们就自然而然地过起了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日子。
  虽然五小在工地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但队里还是给他记一个中等男劳力的工分,照理,他到了年终分红时应该能进点儿钱,但他却年年是队里的超支户。他平时回来一次都要找队里的会计付钱,不肯付给他就赖在会计家不走,逢到会计家吃饭他也拿碗盛。
  碰到这种情况,会计就会对他说:“你在那里每月还有两三元钱补贴,抽旱烟应该也够了,你老这样叮着付钱,到年底又要超支,群众就说我没把住关。”他说:“我在那里一天只能吃到一碗连油花子都见不到的青菜汤,不买点儿肉碰碰头(那时都把会餐叫“碰头”),天天挑担怎么吃得消?”会计没法他,这会计以前曾经打过他一次,那次他被五小捉奸在床,但还是强词夺理地蒙混过了关,硬说是上他家是有别的事的,那次分明是欺侮他小,现在的五小可不大好对付,跟他说重了说不定又要冈起来,打起来他又不是五小的对手,只好叫他写张条子,拿五元钱把他打发走。五小拿到钱用不了三天就又没了,他先要买几斤肉跟他的那些难兄难弟们碰一回头。那些出身不好的人,平时是付不到队里钱的,但到了年终决算也少不了他们的,因此,那些人都有点儿“积蓄”,能做到细水长流。五小平时吃他们的吃得多了,就必然要想方设法弄点钱还人情。
  我二十一岁那年结婚时,是五小做的陪郎(即伴郎)。本来陪郎是应该由亲戚中的表兄弟做,因为我的两个表哥都已是三十好几的人,只好选个年龄相当的发小来做,于是我就找到了五小。他非常高兴,他笑笑说:“我可能这辈子也当不成新郎了,弄一回陪郎做做也不丑。”娶亲的那天,他的行头全是我替他准备的,是穿的我的一套中山装,那时不用说是做陪郎,就是做新郎官也有人家借衣服穿的。他跟我并排站在娶亲的船头上,显得比我黑瘦,我已经长得比他高,比他粗正了。我的衣服穿在他身上也稍嫌宽大。新娘是邻庄的,比我小一岁,叫守弟子,我十二岁时两家人就订了亲,差不多算是娃娃亲,那时都这样。新娘上船时,我听到旁边看热潮的人议论说:“新郎官还是挺漂亮的,就是怎么找了这么个又老又黑的陪郎。他们哪里晓得那年五小也才二十三岁。
  第二年秋天,五小突然回来告诉我,他准备上湖北去替人家挑鱼塘。有个跟他一起在小型河工上挑河的人已经到了那里,据说一天能挑到五元钱。他要我借十元钱路费给他。这可是个好消息,一天五元,一个月即使挑二十天也能挣到一百元呢,那时,公社里的科长一个只有五十多元工资。他不无兴奋地对我说:“我想出去撞一下,如果能赚点钱回来,就把那小舍子改成两间傍屋,或许能找个半边人(寡妇)过日子。就这样半死不活地闷在家里,再宕几年就注定要打一辈子光棍了。”我说:“好是好,就是不晓得消息是真是假,万一你过去补个空,连回来的路费都没有怎么办?后来我看了那个先去的人写给他的信,信中有详细地址,并叫他先乘小轮船到南京,然后再乘长江客轮,路上只要八九元船票钱就能到了。后来我借了十五元钱给他,也没告诉我爸妈,那是我们小两口的私房钱,是结婚时长辈亲戚给的拜钱。他临走时将舍子上的钥匙给了我。对我说:
  “我的被子和棉衣都在工地上,我就在那边悄悄地走,就说将被子拿回来洗。我那舍子里除了锅碗,没什么值钱的东西,我走后你将钥匙交给我哥哥,告诉他我这情况就行了。”那天哥哥不在家,被队里派到城里去挑大粪了,因为队里会计跟他嫂子有那一层关系,他哥哥被安排“出差”的次数总比别的劳力要多些。他跟嫂子不说话,哥哥不在家,他不往那边跑。
  因为他将要远行,不晓得什么时候能回来,那天我一直把他送到村口,我叮嘱他到了那里请个人写封信回来。他走后,我静静地站在那里,看着他大步流星地走在田埂上,走了很远才回了一次头,向我挥了下手。
  田里的水稻已经收割结束,空荡荡的田野里秋风瑟瑟。远处有一条耕牛在犁田,尽管耕田的人在后面不停地挥舞着鞭子,那牛仍然在慢吞吞挪着步子。
  
 楼主| 发表于 2016-4-23 17:2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五
  
  第二天傍晚,五小的哥哥回来了。我把钥匙送过去时,他哥哥问:“他曾跟你说哪天走?”我说:“不曾。”第二天早上五小哥哥告诉我,那天晚上,他来回走了三十多里的夜路想去水利营部遇一回五小,身上还带了五元钱,路上有条大河没人摆渡,他是游过去的。那边的人告诉他说,五小上午就背着被单回去了,说是回去洗被单。他还告诉我,那五元钱是他的婆娘拿给他的。他哥哥告诉我这些时,我看到他眼里噙着泪花。后来我想,可能是五小的那个恶嫂子良心发现,觉得这些年对不起五小,才拿出五元钱出来的。人说:“长嫂如母”,如果五小能有一个像他妈一样关心他的好嫂嫂,或许他还不会混成这样子。
  后来,过了一年多,五小也没给我写过一封信。始终没听到过他的消息。我知道他不会写信,但当时邮局门口都是有人代写书信的。其间,他哥哥每次遇到我都要问曾收到五小的来信。
  五小突然从外面回来时,已经是第二年初冬。他身上仍然背着他带出去的那条薄被,后面还跟着一个看样子有三十多岁的矮个子婆娘。五小仍然是那样的黑瘦,身上穿了一件簇新的深蓝色的春秋衫,好像是才买的。那婆娘气色还不错,圆盘脸,梳着两条不长不短的辫子,就是个子特别瘦小,从身后看还像个孩子。
  那年秋天,我当上了生产队的会计,原来的队长因为年纪太大下了台,那会计就了当上了队长。那天下午,我正在家里算年终分红的帐,五小就领着那婆娘直接奔了我家。我惊喜交集地拉着他的手说:
  “哎呀,你到底是回来了,一年多了,你怎么就不曾给我来过一回信?”
  他说:“都怪我,等会儿我慢慢告诉你。你先去哥哥那里把我那舍子的钥匙拿过来。”
  我说:“钥匙用不着了,我看到那个用芦苇编成的芭门子夏天里就散了架,门已经敞开了好长时间了,连锅碗都被你哥哥端家去了。你先把东西放下来在我家过一宿,明天把门扎好了再说。”
  没过多会儿,我家中就蔟了好些人,都是些不曾下田的老头老太。光是五小一个人回来没什么稀奇,倒是他带回来了个女人成了村里的特大新闻。都说:“五小好像在外面混得不丑,还带回了一个说侉话的婆娘(我们那里习惯将北方人叫‘侉子’。将包括普通话在内的北方话都叫‘侉话’)。”五小告诉我,那婆娘叫桂珍,是安徽北边的,是他出去时在南京遇到的,已经跟了他一年多了。因为人多,我也没好问他详细情况。那天早上他哥哥正好又被队里安排出了“差”,两个月前,他嫂子生了个儿子。这次他是被派到粮站送粮,那是一批最后收割的晚粳稻,因为水分超标队里又没场晒(我们那里的土场到了冬天都要栽一茬油菜),只好到粮站水泥场上去晒。要过两三天才能回来。
  那天,我爸妈都在队里上工,守弟子正在家里坐月子,二十多天前她刚生了个女儿。我知道他们可能连中午饭都还不曾吃,就放下手里的活儿,亲自淘米煮饭,还在饭锅里炖了两个鸡蛋,又烧了两大碗青菜汤。那时候,招待客人舍得煮纯米饭就算是最高礼遇了。我张罗这些时,他们也没闲着,五小帮着烧火,那婆娘择菜。饭煮好了,五小一口气吃了三大碗,那婆娘有些放不开,吃了两大碗后就说饱了。其时,锅里还有饭,我拿的是是二斤半米。
  吃过饭,太阳已经没多高了,村子的上空又升起了袅袅炊烟。桂珍在房里跟守弟子有一搭没一搭聊着天,守弟子上过几年小学,听得懂普通话,但好像不大懂她说的安徽土话。五小这时才将桂珍的情况向我说了个大概。
  他是在南京中山码头上候船室里遇到她的。她蓬头垢面地在候船室内讨要,一个不大的洋瓷碗里有几张一分二分的纸币。她告诉他,她是安徽北边的,离南京有好几百里路。是二个多月前从家里逃出来的,现在无依无靠。五小就问她为何要离家出走?
  她告诉五小:她今年三十二岁,十年前结婚生了一个丫头,五年前男人去山西下煤井挖煤,死于一次事故,当时家里有个比她大五岁的大伯子刚从劳改农场放了回来,那人从小就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因奸淫邻居家的幼女被判了四年。她男人死后,公婆就求她跟大伯子一起过,她知道那人不是个东西,不肯松口。后来,老两口跪在她面前不起来,她心一软就跟大伯子上公社里领了结婚证。
  哪晓得他结了婚后还是老样子,整天东游西荡,还跟队里的干部打架,队干部也怕他,不敢喊他上工。他在里面结识了好几个难兄难弟,那些人大多犯的是流氓罪,打起架来个个心狠手辣。他每次从外喝得醉醺醺地回来,不是没完没了地缠着她干那事,就是找个借口打她一顿。
  那人是个畜生,有一回他还跟她‘商量’要带她到城里去一趟,说有两个兄弟几年碰不到女人了,要她去让他们过过瘾。她说,这事我死都不会答应你。还有一次晚上,他竟然将手伸到才八岁女儿的裤档里乱摸。还厚颜无耻地说,总有一天要弄个新鲜的尝尝。后来他妈妈将孙女弄过去睡,他又暴打了她一顿,还打了他老爸两拳头,骂他妈妈是‘老逼’。她下定决心要跟他离婚时,他放出了狠话说:“再敢提离婚两个字就一刀杀了你。”后来他爸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跟她说:“是我们两个老人害了你,这畜生已经没一点人性了,他什么事都做得出来,你还是逃吧,你娘家那边也不能去,跑得越远越好。”我走的那天,他爸给了我十元钱,说;“你别放心不下丫头,我们拚老命也要保护好她的。就这样,趁那畜生不在家,她拿了几件衣服,到火车站买了张车票,稀里糊涂地流落到了南京。
  五小说到这儿时,我说:“你先停一下,让我淘点米煮晚饭,我爸妈快要下工了。”他说:“好,我帮你烧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6 15:58 , Processed in 0.03972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