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苏北响马

[原创] 桂枝香•题野菊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0-26 10:0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姹紫嫣红的事物一片狼藉,而它在枯寂的:丘陂陌畔,仍然蓬勃地张扬。它并不艾怨,不需要世俗的光顾,也不邀这才体现
发表于 2016-10-26 10:04: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邀后加宠。野菊花的精神呢。
发表于 2016-10-26 10:06: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恭改不慕
发表于 2016-10-26 10:09:3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香寒蕊冷蜂难至,是裁用黄巢咏菊句。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0: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北响马 于 2016-10-26 10:28 编辑

两首《水龙吟》咏杨花的词,历来为人所称道,当然苏轼的更有名了,到底东坡哪里好呢?沈谦给出了答案。沈谦认为“幽怨缠绵,直是言情,非复赋物”。
我觉得两首都好,而他们的手法是迥然不同的,章质夫上片写杨花,“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已经写到了极致。下片写兰帐玉人,在杨花飞扬之时的愁绪。也非常妥帖。这跟您和我的词的写法是一样的。近来响水的朱林梅(获得中宣部主办的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写了一首咏菊花的词也是这个路数。
而苏轼不是用这个路数,他知道咏物词应该“物物而不物于物”,他举重若轻,不仅写出了杨花的形、神,而且用咏物词幻化的艺术手法,把咏物与写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将物性与人情毫无痕迹地融在一起,真正做到了“借物以寓性情”,“即物即人,两不能别”。
两首词,我都喜欢,两种手法我都尝试过。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0:42: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北响马 于 2016-10-26 10:45 编辑
湖海鸥 发表于 2016-10-26 10:04
邀后加宠。野菊花的精神呢。


写野菊花的精神当然可以,不写精神,写她的遭遇也是可以的。东坡写杨花的时候,也没有写杨花的精神的。因为物物不同,有的有精神,有的没精神。当然野菊花或许能挖掘出点精神。再者,诗人各各不同,他们更容易把自己的情思投注到自己所赋的事物当中。姜夔的咏物名作《齐天乐·蟋蟀》,只见愁绪,不见精神。
结论:有精神则写志(野菊花卑微里似乎有些精神),无精神则写情,生拉硬扯写精神则成老干体。(本人不反对老干体,因为写旧体诗的人太少了,扩大写作者群体和阅读者群体是很重要的)
发表于 2016-10-26 11:1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还没有同意,你就结论了,看来你真有些武断。:咏物诗即便同一物,不同的诗人会有不同的视角,和不同的切入层面,有时候是殊途同归,:有时候大相异趣,优劣怎么分,看境界和格调。说生拉硬扯写精神成老干体,那么生拉硬扯写情又成何伡?
发表于 2016-10-26 11:19: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伡改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10-26 11:43:4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之所以次你韵,就是想让你看看另一种写法。说实话罢,尊作颇有无病呻吟之嫌。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6 17:0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苏北响马 于 2016-10-27 11:12 编辑

射阳河很不错,那里有我很多同学,您沿着射阳河散散步,是很好的愉悦身心的活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6 03:37 , Processed in 0.008642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