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姜桦

[原创] 自我解剖:期待各位的联席阅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3 1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8# 的帖子

蓝色天空的共鸣,让我懂得“感觉”的重要性和直指性。谢谢!我疏于研究诗歌,我对诗歌理论从来没有抱过奢望;因为它不能拯救诗歌,它也无法拯救诗歌。我常常对一些自以为是的诗歌评论(更应该说是文学评论,当下的)这样说:说啥呢?你是缪期看不见的赵本山啥啥的?
姜桦主动意义上的联席评论很有必要。我们可以放开来说。打声招呼:我上面的评说可能有些“甜”了,但需要正言的是:我真的在说我的感觉。我对姜桦和姜桦三首诗的感觉。
向蓝色天空问好!

[ 本帖最后由 张大勇 于 2008-7-3 18:01 编辑 ]
发表于 2008-7-3 18: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蓝色天空 于 2008-7-3 17:58 发表
姜桦,老牛,幽蓝,茂华兄,大勇老师,雷火......真是高手云集了!呵呵,看见楼上各位发表的很专业的评,很令人佩服。也收获颇多,希望多一些这样的探讨。另外,醉里挑灯也算是盐城人自己最近的家园。在这里,天空趁机代管理员恳请各位老师为诗版出谋划策。
发表于 2008-7-3 18:03:5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张大勇 于 2008-7-3 17:59 发表
蓝色天空的共鸣,让我懂得“感觉”的重要性和直指性。谢谢!我疏于研究诗歌,我对诗歌理论从来没有抱过奢望;因为它不能拯救诗歌,它也无法拯诗歌。我常常对一些自以为是的诗歌评论(更应该说是文学评论,当下的)这 ...


是!感觉!这很重要!我一直以来,也是这样走着诗歌的路!有一句话,当评论参与进来,一首诗已经不是一首诗!某个时候,评论与诗歌的感觉本身,完全是两码事。
发表于 2008-7-17 05: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如何在诗歌的地方志中建构起一个现代性的世界,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认知的问题,也是一个生命自我关心的问题,对地方性知识的了解也是从生命史来理解的,写作必须经过一步步的艰难还原:首先把人性和人心还原到地方性的风俗人情上,其次还必须还原到地方性的那些动物植物与人劳作的关系上,然后还原到生命感觉的器质性上,面对滩涂上的水禽和花草,面对这个日益商品化的时代,诗歌的视觉和触觉必须触知到地方性气血的内在搏动,最后还必须还原到诗歌与个体写作的呼吸节奏的调节上,这层层的还原折叠在地方志的诗歌写作中,有待于耐心地解开。
发表于 2008-7-17 07:2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与茂华老师切磋了一阵,他建议诗歌版以及各版版主最好实行值班制,我觉得这个建议相当好,这样可以缓解勤者的疲倦,亦可以调整惰者的散漫,增加版主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知朋友们意下如何?
 楼主| 发表于 2008-7-17 08: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此建议好。各位斑竹努力。各位看官支持
发表于 2008-7-17 10:33:4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也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1 18:18 , Processed in 0.013590 second(s), 9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