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秋千架

[原创] 花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22:25:3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离开醉里挑灯后,也偶尔看看。冷清中看到几篇架秋千的散文,不由想到同样读过中等师范的江西傅菲十余年来写下故乡、青春、旅途,写下他生活过的一个叫枫林村的村庄和一个叫上饶的县城,写下自己身边的许许多多的人物:写诗的红尘,开私人诊所的陈药材,老家的通禾伯伯,瓦场的老板,酒馆老板娘,中学校长,退休的老汉,搬家公司的光头师傅,坐在高脚凳上的祖父,名字叫秋的摄像师……他看起来极其通晓叙事的手艺,大量的即使小说家也会眼红的细节,使他笔下的生活呈现出很强的肌理效果和伦理逻辑,但傅菲并不满足于此。在他的叙事的小径上,诗歌的星子总会贼头贼脑地闪现,宛如夏日的乡村夜晚草丛里闪烁的萤火。我要指出的是,傅菲的散文内核依然是诗的,诗歌正是一面镜子,而他笔下的所有人物和地址都不过是这面镜子中的幻象,哲学也许是这面镜子的背面。他的写作,因此有了高于生活的精神指向,在他的散文集《生活简史》中,就表现为一只高过头顶的碗,一个曾经作为青春避难所的他乡之址,一轮被水桶打捞上来的月亮,一团湖泊之上翻飞的火焰……

    我对梁小哥不止一次重复过悲悯情怀,他最近的小说有了悲悯,但没有像汪曾祺那样的情怀。而架千秋的散文有种挥之不去的青春悲悯!

    傅菲写散文前,写七年诗歌。现在读架千秋诗歌,可作为对比阅读。好文字能打通经脉,连贯一气。
    阜宁师范出好多作家,已经离开我们的尤天晨,真是人非物在,这么一说,觉得自己苟活。

 楼主| 发表于 2016-2-2 07:56: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吴老师来读,并细加评述。我念师范时,办文学社,读诗也写诗。毕业后心境环境变迁,诗一度远离十二年。直到近两年重新拾起,稚嫩怕是难免。吴老师的文字醉里文友多有唱和,好像意见也不甚统一。我觉得是有营养和温度的。我尊重一切有营养有温度的文字。您所说的悲悯情怀,其实应该是苍凉底色上的温暖色调。傅菲的文字我没看过,有机会找来看看。再次谢谢老师赐教。秋千架(或者架秋千也行)问好!
发表于 2016-2-14 09:37:56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好诗,新年快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21 20:49 , Processed in 0.008234 second(s), 7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