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楼主|
发表于 2010-10-8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 把镜头调到1/16,整个程序再重复一遍. 把三脚架和相机拿到小溪当中去,安置好,印上 脚印的淤泥向后移去.这段连续镜头再完整地拍一遍. 装一卷新的柯达彩卷,换镜头,把24毫
 米的装上,把105毫米的放进口袋,涉水而上,离桥近些,调整.对好,核对光线,拍三张照,再照
 几张备用作为保险.
 把相机竖起来,重新构图,再拍,同样的场景,依次拍摄. 他的动作没有一点不灵便之处,
 一切都是那么娴熟,每个动作都有道理,意外情况都得到效率的专业化的处理,不落痕迹.
 上得岸来,背着器材穿桥,同太阳赛跑.现在进入紧张阶段. 抓出已经装好感光速度更快
 的胶卷的相机,把两架相机都套在脖子上,爬上桥后的树. 树皮扎破了手臂----"去他妈的!"
 继续爬.现在高高在上,从一个角度望见桥,小溪上正闪着阳光.用特写仪把桥顶单独划出,然
 后是桥的背阴影面.就在水边读仪器的指数,把相机架好,拍九张照片,再拍备份照,把相机放
 在塞在树桠杈之间的背心上,换相机,换感光速度更快的胶卷,又照了十几张.爬下树,再下河
 岸,架起三角脚,再装上柯达彩卷,构图从第一批一样,不过是从小溪对面照的.把第三架相机
 从包里拉出来,那是架旧SP测距离的相机,现在是拍黑白照了. 桥上的光线一秒钟一变.紧张
 的二十分钟----这种紧张只有军人.外科医生和摄影师才能体会----罗伯特金凯把背包甩进
 卡车,沿来过的路驶回去.离镇西的桥有十五分钟的路程,如果他赶快的话还可能在那里照几
 张照.
 尘土飞扬,点起骆驼烟,卡车颠簸前进,驶过那间朝北的白木屋,驶过了理查德.约翰逊的
 信箱.没有她的影子.你能期待什么呢?她是结了婚的,过得挺不错. 你也过得不错.谁需要这
 些麻烦事?美好的夜晚,美好的晚餐,美好的女人.就让它这样吧,不过,天哪,她真迷人. 她身
 上有一种什么,使我目光很难从她身上移开.
 他绝尘而过弗朗西丝卡住处时,她正在牲口棚里劳动. 牲口的喧闹声掩盖了一切路边的
 声音.而罗伯特金凯正向桥驶去,追光逐年地疾驰而过.第两座桥也很顺利.那桥在山谷中,在
 他到达时周围雾还末散尽.他通过300毫米的镜头取得的景是左上角一轮大太阳,其余部分是
 通向桥的蜿蜒的白石路和那座桥本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