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51|回复: 13

[原创] 五月的麦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5-30 22: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江南好 走在小城的大道上,五月的风被太阳烤的焦焦的,没有一点柔嫩鲜活的感觉,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小城在一片高歌中膨胀着,被点燃的一处处喧哗和霓虹,延伸着城市的脉络,麦地在退缩,裹在风中的麦子成熟时的清香,我已经快记不起来了。 “今天下午收大麦”,在老家的午饭桌上,父亲轻描淡写的说。我顿感一种莫名其妙的兴奋,可能是几年没见收麦子场面的缘故吧! 端午的雄黄酒和大麦成熟的风姿,让我醉倒在父亲麦田的地头,父亲的一亩多田,种的是传统的皮大麦,也就是那种稃壳和籽粒粘连在一起的。田原的风光和突然间的安静,让我的思绪有了归属,眼前金黄的一大片,像是统一制服的受阅方阵,翘首以待,朝天仰望的麦芒紧紧的护着麦粒,那种责任意识真是难能可贵。在我的印象中,大麦在我国是个古老的作物,气候适应性强於其他谷类作物,在一些高原和高寒地区,生长季节很短的坡地也可栽培,但产量较低。 父亲的麦田,挨着坡地,是唯一的一块大麦地。边上的小麦望着大麦高傲而自信的样子,青涩的面容中透着少许不平,它从未跟上过大麦的节奏。父亲说,大麦一直不是我们这里的主产粮,只因它具有早熟、耐旱、耐盐、耐低温冷凉、耐瘠薄等一些优点,其生长期至多90天,要比小麦早收半个月左右,在谷类作物中也是较短的,多便于农户赶季节的套种,因此才有一定的种植空间。在现代农业中,大麦属于“鸡肋”型的植物,是一种纯粹的粗粮。因为大麦含谷蛋白量少,所以不能做面包之类的食品,但它又是啤酒的最佳原料,在老家多数人喜欢用大麦粉做麦片粥,口感纯真,坚果香味浓烈。 父亲只带了几个用过的蛇皮口袋和一杯他从没有离过身的浓茶杯,那种清闲和从容,这是我以前没有见过的。记得几年前,一到收麦,父亲总是提前几天和我们约好,星期天一定要回来帮助收麦子,不然家里的人手不够。我们总会早早的赶到家,换上工作服(找一套过去穿过的旧衣服),带上母亲起早磨好的镰刀,赶早向麦田走去,匆匆忙忙的身影酷似演习、打仗的士兵。近二百米长的麦田,只能一刀刀一步步向前拱进,男人的腰总是比不上女人的柔软,割两个麦把,我总要站起来直直腰,但为父母减轻负担,抢时间进度的决心,总能让我坚持到底。 收割机在父亲的引领下,来到了地头,就像是低头吃草的铁牛,张着大嘴挺着肚子尽情的享受起来,扬起的麦粒奔流而下落在袋中,撒在后的麦秸尤如新修的路面,盖在还站着的麦茬上,它将成为地的肥料,再也不用去为牲口的地铺和粗饲料而奔波了。我站在田头,像一个外人,没有了挥刀如雨的体会,更不会像过去,上班一个星期了,还有腰酸背痛的感觉。如雨的思绪,不停的翻看我的旧历,我第一次参加收麦脱粒战斗,只有十二岁,看着大人们忙碌的劲头,就有了一种跃跃欲试的内力,主动请樱,父亲笑哈哈的给我分了一个最轻的活,往外倒脱粒机肚内的麦粒,我欣然应允,那知道,就是这最轻的活也不好干,四处飞扬的灰尘,不干活也会让人有窒息的感觉,加之凑热闹的火辣太阳,我不停的把麦粒往外铲,就怕堵了机影响大人们的干活,让他们看笑话,小手不时在脸上抹一把汗,好不容易结束了,忙忙碌碌中的母亲这是才看到我的模样,止不住的笑出声来,忙帮我擦去红黑大花脸,还一个劲的夸我能干,几个劲大的叔叔抬起脱粒准备到下家去时,发现脱粒机下面有一个半锹深的坑,无法忍住的笑声立即压弯了他们的腰,这也成了后来村里人好多年的“话柄”,有褒义的,也有取乐的。想到这我的嘴角微微的向两边隐去。 快半个小时过去了,收割机进入了收割的尾声。清纯的麦香随着机器的运转而飞扬,我深吸着,和奶奶小时候没有等麦粒长坚硬,就偷偷的炒给我们解馋的麦仁一样,甜在心中,愉悦而欢畅。如今的农村的变化,把我这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都排斥到一边去了,我也真的不懂种秧技术、锄草剂使用技术、无土栽培技术…… 大麦进仓了,前后不到一个小时,父亲水杯里的水正好喝完,我看出父亲是计划好的。在过道的顶棚上,躺着两把生了锈的割麦子镰刀,它如今从各家各户的主劳力位置上,变成了退守二线的“闲人”,不是拾边地那几株结籽的老油菜,它没准也就此躲在字典中,让后人猜摸想象它的“亡灵”了。我不知道是激动,还是伤感,模糊的泪水看不清父亲再也竖不直的后背。 五月的麦香,我闻到了你的味道,诚实、憨厚、怡人,引领着新农村一次又一次的变迁。
发表于 2009-5-31 09:28:5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农村和我小时候不同了,做饭也不烧草了,收割也不用镰刀了。
 楼主| 发表于 2009-5-31 15:33:34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分析家!正如你所说,农村在飞速发展.
发表于 2009-6-1 08:2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文/江南好 走在小城的大道上,五月的风被太阳烤的焦焦的,没有一点柔嫩鲜活的感觉,向南向东向西向北,小城在一片高歌中膨胀着,被点燃的一处处喧哗和霓虹,延伸着城市的脉络,麦地在退缩,裹在风中的麦子成熟 ... [/quote] 收麦不用刀,插秧不弯腰,做饭不烧草,吃水不用挑。麦香深处忆当年,好!
发表于 2009-6-1 10:44:44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我家收了二蛇皮袋小麦。很少的地,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7:25: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 的帖子

  这是社会的进步,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福气,但不能忘记艰苦的岁月留给我们的痛.问好苏老师!
 楼主| 发表于 2009-6-1 17: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没关系,没得吃时,到阜宁来吃阜宁大米,给你换换口味!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7: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五月的麦香,麦香莹绕着五月,让五月跟着季节的思绪一同前行!谢谢各位的关心!
发表于 2009-6-2 07:2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嗯,写得真不错,作者是个细心人。文中的一些描写很精彩,让人读而不厌。
现在好啊,农忙不用那么累了,世世代代辛苦的农人也可以直直腰了。以前家里一脱粒,我就充当搬麦把的战士,哪等12岁呀,七八岁就开始干这行了,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07: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9# 的帖子

  难怪你这么瘦,原来是小时候累的,现在好了,不要让唐文杰再去搬麦把了,他一定会胖起来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08:57 , Processed in 0.01621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