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159|回复: 0

又见女儿桥(作品编号:029)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18 17: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又见女儿桥

                 文/林慧妮

我的三叔打来电话,叫我们到他家去玩,因为他的儿子从千里之外的西安赶回来了。

三叔的家就在我奶奶的家乡,而我父亲是随了我母亲住在我母亲的家乡的,所以以前我们回去看爷爷奶奶就是回老家。自从我十一岁那年我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我就很少回老家了。结过婚后只回过一次。我对于爷爷奶奶的家总会有一些模糊的记忆,那覆盖着簌簌茅草的土屋子,我的奶奶在槐树下纳着鞋底,我爷爷戴着老花镜躺在藤椅上看他永远也看不完的《封神榜》。

我的堂弟是我们这个家族唯一的能人,现在西安交大读博士。他是三叔用拉人力车的钱供出来的,而他的妹妹在初中毕业后也放弃了读书,出来打工供他上学。他妹妹那年在上海我这里打工时都没有想着自己留一分钱,她都一文不花的寄给当时已经在读研的哥哥。

先生骑着摩托车带着我,我跟他一路唠叨着这些陈年往事,心已经飞向了一个叫做林王村的地方。在204国道的边上,一条宽阔的柏油路通向那里,通往老家的那条河竟然被填平了。我在原来河边的方位四处寻看,果然在偏离柏油路的不远处看到了那熟悉的女儿桥,桥下已经不是清清的河水,而是茂密的不知名的茅草在热闹的生长着。女儿桥是我小时候回奶奶家经常过的小桥,它用一块块青砖垒成的。每次回去又回来,奶奶总是迈着她的小脚把我们一路送到女儿桥边,然后就叮嘱我父亲要他经常带我们回来看看。每次我总要回头一次又一次看看奶奶孤独的身影孤立在女儿桥边,那竟然成了我一辈子都难以忘怀的风景,这也就是我之所以惦记着女儿桥的原因。

到了三叔家,和堂弟谈起了他读书这许多年家里给予他的支持,他也觉得唏嘘,对于就要出嫁的妹妹他是万分感激,还说以后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对父母尽孝,一切都还要靠妹妹照顾父母了。我那堂妹此时就在一边静静的听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人能看懂。我和三叔说堂弟已经不需要他供着读书了,博士生都是国家培养的。三叔却说儿子不依靠自己已经满足了,只要自己能动就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也算是为儿女减轻负担。堂弟听到这句话,悄悄的别过头去。我们说着说着就说到了女儿桥,我问三叔既然河没了那桥怎么也没拆,三叔说都是乡亲们的意见,反正也不碍事,就让它先留着,女儿桥毕竟伴随了他们村子里祖祖辈辈的人好多年。

我想到了儿时听到的关于女儿桥的传说,原来这条河上只是几根木棍拼凑起来的小桥。不知道哪一年的夏天发洪水淹没了木头桥,村子里的人只能小心的涉水从水下的木头桥上过河。有一天村子里一户人家的女儿回娘家,在过木头桥时不幸掉进河里,由于水流湍急,河边又没人,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被河水吞噬。后来失去女儿的那户人家发起了全村人建了这青砖的拱桥,为了纪念那不幸的女儿,所以这桥就叫女儿桥了。以后的很多年,村子里的父母总是送自己的儿女到这座女儿桥边,然后对即将出门的儿女细细的叮咛又叮咛的。女儿桥上已经刻下了很多父母期待的眼光,守侯的足印。女儿桥也寄托了父母对儿女的殷殷挂念,切切期盼。

天色已经不早,我们起身告辞了,三叔一再挽留吃了晚饭再走,我们却不好意思再打扰。又经过女儿桥边,我回头看去,正是夕阳西下的时分,红红的彩霞在天边散布着,而夕阳下的女儿桥是那么静穆,桥边的茅草依旧在簌簌的随风摆动。我感慨万千,那些离开家的儿女,永远都不会否认,父亲母亲,永远是站在儿女身后最坚强的靠山。

[ 本帖最后由 戚涤尘 于 2009-8-18 18:18 编辑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17 14:46 , Processed in 0.028373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