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159|回复: 11

[原创] 老 渡 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6-28 15: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 渡 口                                                       文/江南好   老渡口的原址在老城和新区的连接线上,是小城发展的见证。   老渡口是射阳河诸多渡口的一个,它在射阳河和串场河交叉口的西侧五百米处。北岸是小城城区的东进口,一排排砖砌的红瓦房,中间有一条三米宽左右的水泥砖铺的主道,直通小城的商业街;五块T字型的水泥板被牢固的镶在岸堤上,两根碗口粗的杂木,紧挨着水泥板一头扎入水中,稳稳的站在那里,像守卫的士兵,忠实的充当渡船停靠时的拴柱;码头的东边是一块较大的空地,平滑的岸堤,竖着不少的小木桩,这是专供时常从荡区和水乡赶来的渔船停泊所用。岸上是远近渔民们售货的集结地,每到傍晚,收获的渔民,载着满舱大大小小鲜活的水产品,都往这里赶,早在岸边等候的买家和水产品收购者,经过一阵看货、验货、讨价还价后,各自带着满意的笑容离去。有时也会有一两只路远的渔船,升起炉灶,在船的桅杆上,挂起“气死风”灯笼,住上一晚。一边咪着小酒,一边哼着渔歌,一边享受小城的点点夜景。   南岸就显得有点萧条了,用杨树木桩和土沙包袋堆起来的码头,一直沿用到渡口被撤销。岸靠上一点,有两棵老槐树,少说也有三四十年的历史了,根深叶茂,是来往渡口的乘凉、息脚之地。一条土路,分着支叉通往小镇的各个村落,路的两侧是杂草杂树丛生的乱岗,还有一两座孤坟。晚上一个人行走,风吹着树叶和杂草,发出的沙沙声,加上偶尔的一只落魄的山鸡突然的惊飞,胆小的人,能惊出一身冷汗。   老渡口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为乡邻服务的,我没有去认真的考证。记得,我在西南小镇读书时,小城南北相连的就一座横跨射阳河的桥,自行车还没有普及的人们,从大桥进城,要绕很大一个圈子,所以,渡口比大桥要繁忙得多。赶集的,走亲戚的,挑筐进城的菜农,偶尔还会有一只跟随主人出门的大黄狗……。我每次回家也从老渡口通过。当时渡口就一条船,在两岸来回倒。船就是那种普普通通的水泥船,上面铺了些防滑的稻草,船的两侧外加了铁栏杆,防止风大船晃,乘客不小心落水。船上的装备是一支竹蒿和一把橹,竹蒿负责出发和停靠时的方向、速度,橹在河中心水深处用。驾船的是一对老夫妻,老汉撑船,老婆婆收过河的费用,两毛钱一次,不问白天和夜间,满十人就过河。当然,也有例外。听说有一次半夜,一位孕妇难产,生命危急。老夫妻住在北岸,听到南岸有隐隐约约的叫声,老汉连忙叫起了老伴,披衣驾船。那时的射阳河两岸,还没有亮化设施,点点星火照着漆黑的河面,一时很难辨清对岸的位置。野风吹着水面,层层叠波推压着船体,不时溅起的水珠,借着风劲拍打在老夫妻的身上,老伴提着马灯站在船头,用微弱的灯光照着船的方向,老汉凭多年驾船的经验,迅速平稳的把孕妇一家人送到北岸。心急如焚的一家人,没有想起付过河的费用,就把孕妇抬上了岸,老婆婆顺势把手中的马灯递给了在前面引路的长者。三天后,当孕妇的家人把红蛋、马灯和过河的费用送来时,老夫妻提着的心才放下。   离开学校去参军的时候,渡口的主人已换成了老夫妻的儿子儿媳,水泥船也换成了机关船,两岸的码头上都装了二百瓦的大灯泡,比过去方便多了。 九十年代初,春风吹绿了小城。五年再建新城的决心,引领着小城在一次次阵痛中,向前迈进。杂草丛生的乱岗变成了花园小区,横七竖八的省道国道催生了一道道彩虹,老渡口在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走进了历史长卷。   走在小城新建的大桥上,已经看不到当年渡口的影子,井架高耸,彩旗飘扬的新区,超越我的思绪和憧憬。脚下宽阔的水泥桥面,泛着银光,像一条潜伏的巨龙,直挺挺的向南向北延伸,桥下坡两条醒目的黑黄相间的减速带,是桥飞扬的饰结;粗壮有序的斜拉铁索,紧扣着桥的身子,尤如两只腾飞的翅膀;整齐的排列在桥两侧的路灯,像一朵朵盛开的白兰花。这大概就是老渡口的梦想吧!   夜间,小城飞架在射阳河上的八座玲珑雕塑,一座比一座妖娆,流光四溢的射阳河畔,让人再也想不起那个漆黑的夜晚。   让人兴慰的是,静卧在北岸的那五块T型水泥板,仍在默默的奉献。两个中年妇女,蹲在上边边洗衣服,边聊天。那扑水的动作和激起的水花,我仿佛又看到了老渡口的那对老夫妻。
发表于 2008-6-28 16:46:3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 渡 口                                                       文/江南好   老渡口的原址在老城和新 ... [/quote] 一边咪着小酒,一边哼着渔歌,一边享受小城的点点夜景。------那扑水的动作和激起的水花,我仿佛又看到了老渡口的那对老夫妻。老渡口,一段难忘的故事!
发表于 2008-6-28 22:03:4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时,字的大小以5号为宜。
发表于 2008-6-28 22:15:43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文让我感动的,是老夫妻俩深夜起床,点着马灯摆渡送孕妇过河。如今老渡口已成为历史,但老夫妻的热心肠能否延续下来呢?
发表于 2008-6-28 23:12:32 | 显示全部楼层
渡口历史的缩影,也是回忆中的感动!
发表于 2008-6-29 07: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渡口曾经作为阜宁县城与射阳河南岸的唯一通道,如今,已经被飞架在射阳河上的八座玲珑雕塑所取代,面对这样的巨变,作者在欣慰中,又给我们留下回味的余地。
发表于 2008-6-29 12:0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贴近生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人总能写出好文字,江南好功底不凡,学习了!
发表于 2008-6-29 13:5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渡口作为一个时代的影子,里面有许多感人的故事,许多动人的身影,他们深深的活在一代人的记忆里.
发表于 2008-6-29 16: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渡口----生命的起点,爱的桥梁。社会虽然在进步,但我们内心深处,那份最质朴的情感总是挥之不去!
 楼主| 发表于 2008-6-30 13:3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时,字的大小以5号为宜。 [/quote]想给大家一个方便,看的时候,不用去来回的放大,缩小.心是这么想的,无悔老师,已经提醒过我两次了.以后再上,一定注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9 02:52 , Processed in 0.009417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