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6566|回复: 17

写高考作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6-7 07: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再过几个小时,高考作文题就出来啦。每年都要写,今天继续。
发表于 2012-6-7 08:28: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拜读!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9:33:22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大家都来写才好玩呢。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09:34:40 | 显示全部楼层
http://edu.people.com.cn/GB/116076/18094556.html#jiangsu

人民网教育第一时间发布2012全国高考作文题
发表于 2012-6-7 15:06:1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来下水一下:
                      忧与爱

    船在大西洋里航行, 甲板上的小女孩一脸的忧伤。“在那个地方,海洋冒着火,就和地狱一般,而水母却象巴蕾舞女的镶花边的小裙子。而且那个地方,那种潮湿劲儿呀,一夜工夫,我们的靴子里就长出了蘑菇!” 后来做了巴黎老清洁工的沙梅不时对失去母亲的絮姬说着开心话,
       同样在另一艘行驶在湄公河里的船上,那个华裔少年安静与忧郁,让那个贫穷自卑,原本应该纯洁无瑕的白人少女就这样开始惊慌不安,一切一切就是这样开始的。杜拉斯把一个少女的忧伤与哀愁全写进了《情人》。

     我喜欢人间所有忧伤的女子:在《诗经》的水湄边端坐如莲的女子;念着“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林妹妹;一直在眼前雨巷里打着那把油纸伞的女子——她们是我的姐姐,是我的妹妹,会偷偷省下零食送给一个饥饿的人,然后,悄悄离开,仿佛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世界上所有的美丽要在她们忧郁的明眸里停留一会儿。

      她们的母亲,也是我的亲人们,那些曾经拥有女儿一样的花样年华,变得开朗明亮,大大咧咧,忙忙碌碌,上敬老人,下爱孩子,不停地为生计奔波。几乎是每天要煮出一大锅饭菜,吃到自己的嘴里最少;每年做一大堆衣服,穿在自己身上的最少。有一回,一个外地乞讨的孩子过来,吃过饭后,留下来,给他洗了热水澡,换了干净的衣服。寄出省吃俭用下来的几百元钱给灾区的学生。也许做这些,子女在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在这些传递爱的过程里,随风潜入夜,潜移默化许多幼小的心灵。

       岁月慢慢褪去女人的红颜,取走梦里的玫瑰花朵。她们只是在值得留念的人间生活中抓住了幸福。假如我下辈子投身为女子,我一样会忧伤与害怕:一个女人在忧喜交加里做了母亲。只要一做母亲,会把所有的爱给孩子。一个女子的前半生是忧伤而美丽的,后半身是用爱建筑了城堡,它们都用了善良为底色。一个隐秘而甜蜜,另一个放开范围,更加包容。在爱着的一瞬间,世界一片宁静。爱是永恒的,大爱无形。人间有爱,唤醒一朵濒临死亡的花朵;人间有爱,相信枯木逢春;人间有爱,这世界就少一份黑暗——

      忧与爱,就是女人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接力棒,与男人共同构成了宏观的世界。不管风大浪急,世事纷纭何足理?相濡以沫,并肩前行,勇立潮头,上可忧国,下可爱民。他们可以是周恩来与邓颖超;也可以是高君宇与石评梅;也可以是钱锺书与杨绛;也可以是你的父亲与母亲;也可以是我的父亲与母亲……
发表于 2012-6-7 16:2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再过几个小时,高考作文题就出来啦。每年都要写,今天继续。
河海洋 发表于 2012-6-7 07:19



    你有没有写?
发表于 2012-6-7 19: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要是我来写,我会这么写:第一部分:慈母手中线——儿行千里母担忧;第二部分:我的眼睛常含泪水——爱是人类共同的语言,母亲爱子女,是忧心之爱,子女爱母亲是回报之报,爱我们的母亲,就是像爱母亲一般爱大地和大地上的人类。第三部分:爱之深切,才会时常忧心忡忡;忧之深切,皆因爱之博大。忧是轻风,爱是激流,那些深沉的爱意与深切的忧虑,始终是激荡在人类内心世界里的两股洪流,时而交汇时而互激,总归都是人类向善求美的力量,更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流向。爱孩子,忧成长;爱母亲,忧安康;爱祖国,忧发展;爱自然,忧人类。
也许,今年与往年一样,依然会出现专家学者和阅卷组老师莫名其妙的解读和范文,但我从材料中读到了这些。
发表于 2012-6-7 20: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

本帖最后由 耘平仄 于 2012-6-7 21:06 编辑

爱与忧

     因忧而爱,卖炭翁因忧炭贱而愿天寒。这是一种真实的忧,而又有些无奈的爱,如果可以选择爱,我更愿意去爱春天的生机和希望,夏天的朝气与热情,秋天的喜悦和满足,去享受安逸而又富足的生活。卖炭翁他并非真爱天寒,可想五更天,寒风瑟瑟单衣孤影,一耄耋老翁推着一辆牛车行进在冰天雪地里,他不冷么?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卖炭翁的心中是否还装有家中烧炭缝衣的老妪,绕膝学语的幼孙,远方拉夫从军修筑宫殿陵寝的儿女。他那是爱着身边的亲人所以才忧虑呢。那些早起的菜农,烈日下的农民工,矿井下黝黑的矿工,边关上独守寂寞的子弟兵,他们也有着自己特殊的忧与爱。这种忧无关乎天下国家,仅仅衣食而已,可谓之小忧。这些爱,也仅止于家庭妻儿,也无关乎国家天下,可谓小爱而已。千百万民之小忧可成国虑,千百万民之小爱可成大爱。
    民之忧则国忧,民之爱则国爱。百姓的小忧可成国忧,百姓的小爱可成爱国,那么官员名流呢?若官之小忧只为个人前途,若官之小爱只为妻儿安逸,有多少高喊爱国口号的名流官员们,他们的妻子儿女正在别国等待着他凯旋的消息。官家爱安逸,百姓愿天寒,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梅花并不是为了彰显傲骨才开放在寒冬,那朵花不愿开放在春天,只因春天的阳光已被百花挤满。熊猫不是为了减肥才改食翠竹,那只犬科动物不想吃肉,只因肉已被更凶残的虎豹抢完。若官员将自己与百姓等同,那无异于与民争惠,是虎豹与绵羊的关系,若官员心系百姓,以民忧为己忧,那就应该是开拓者领路人的角色。官之忧应为民之忧而忧,官之爱应为民之爱而爱。
    爱与忧应该是都是在讲一件事情,那就是爱,我们忧是因为我们有爱,我们忧国是因为我们还在爱着她。

(最先我也与杜版主想法一样,不过后来改了卖炭翁,考虑到高中应该学过这篇古文。全文不足700字,时间不够了,看来今年我又名落孙山了。)
发表于 2012-6-7 20: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耘平仄 于 2012-6-7 21:09 编辑

接着写四川的题目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23: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忧与爱

/河海洋

在我的相册里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2009年的端午节我以一个朗诵者的身份参加市里《风在倾诉——2009年诗歌节暨抗震救灾一周年表彰大会》,来自不同县区的诗友们怀着无比敬畏的心情用诗歌来怀念2008年汶川大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用世间最动听的言语来祭奠英灵,从我们盐城出发的抗震救灾小组一行在经过一年的抗震救灾后英勇凯旋,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诗歌的焦点。

就像端午的风,飘过千年的时光,把岁月甩在身后,我仿佛看到所有的时光撞击地表的瞬间灿烂的花开,为一个诗人而设定一个节日,一个民族的全体千年来从不曾间断的顶礼膜拜,这是怎样的一股力量,他已然是神。小时候我们并不知道屈原,但我们在端午的时候,都会欣喜地吃粽子,好奇地看着门楣上的菖蒲和艾草发呆,弄不懂为什么,只知道像神祗一样的悄悄地虔诚的凝视,就像种子从生命的最初就埋进了我们精神的地层。

阅读屈原和他的诗是从中学的时候开始的,已然不记得当年诵读的诗句,但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状态依然铿锵,我们未必懂他,却极度的尊崇他,一代又一代的无言地传递着这枚精神的火炬。风在倾诉,生命在低吟,略显严肃的会场因为诗歌而凝聚,因为如诗的铮铮铁汉而闪耀光芒,就是那一行从废墟深处走来的盐城精神,化作今年端午的独特风景。当鲜花和掌声为他们而荣的时候,这八个腼腆的汉子只是抿嘴笑笑,流露的全是作为一个中年男人的可爱。

千年的端午,无数的日子,年年岁岁,又岁岁年年。诗人不在,而诗歌还在。就像苦难,总会遗落在时间的角落;就像浪涛,总会化作最浅的一朵浪花。忧,大忧忧国;爱,大爱爱人。去看一代诗人,屈子的心声,在历史的天空回响;在这个端午的日子,一个城市用诗歌来为这些凯旋的勇士接风,是否也意味着这其中的大爱莫胜于爱人,爱一切人的无限崇敬呢?!

回想起那个风在轻轻倾诉的端午,那些诗歌的声音,那些诗歌的脸盘,怎不令人顿悟:惟有心有大忧,心存大爱,才能领略世间最美的风景。一个诗人,昭显的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坐标。

写作感受:不知曾几何起,每年的高考之际,总会怀着莫名的兴奋期盼着高考作文,就像是等待一位好久不见的老友,在写作中与之交谈生命的顿悟。

当我第一眼看到《忧与爱》这个题目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是戴望舒先生笔下的江南雨巷女子的“忧与爱”,后来想到爱国诗人屈原的“忧与爱”,如果说前者是一种生活的“小忧与小爱”,是一种纯情之忧爱;那么,我觉得后者则是一种胸怀家国天下的“大忧与大爱”,是一种磅礴之忧爱。继而想起2009年端午的那个《风在倾诉》的主题诗歌朗诵会,不由地被吸引,呷一口诗情的酒,温一份恒久的情。(河海洋201267日晚写于盐城)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4 12:15 , Processed in 0.057958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