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295|回复: 3

荒原易人(西安杨志学)诗歌文论(之三之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1 08:2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论;《 论诗歌走向世界的民族烙印》

                                                                                       ——兼评成路的诗集《水之鈅》

荒原易人(西安杨志学)

      ——“伟大的诗人,必定有伟大的作品为其佐证!”
    坦率的说,多少年来我们都在等待一首强有力的诗歌;真正的诗歌,能够证明自己实力的诗歌,证明民族实力的诗歌;很无奈!真的没有!或者少得我还没有看到。
    诗歌应该在一个更好的氛围去锤炼自己的力量,这个氛围应该是在文化底蕴的推动下经过深思熟虑的思考所表现的知识,智慧,才气在宽松和平等的精神领域得以展示的空间。也许这样的空间才造就伟大的诗人。
    我在大量的阅读之后,当然这样的阅读是在力所能及的超越空间和时间跨度的限制后去竭尽全力寻找的过程,我不仅看诗,也看理论,基本上是诗歌所包含的一切我能接触到的作品。在我细致的梳理后进入思想的所有诗歌和理论,形成的概念是;中国有诗歌吗?有诗人吗!——有!但是基本是平庸的诗人和诗歌,除了平庸还是平庸,(不知道我的视野是否会有遗漏),大多还是些“作坊式”的写作,更多的是些自娱自乐的文字,情绪的发泄。缺乏伟大的能和天下巨匠一较高低的诗人。也许这样偏激的看法是一些人无法容忍的事情,但是事实就是这样。
    我这样评说,不是对什么怀有成见。我爱诗歌,更爱这个国家所代表的民族本身。就像我对老子《道德经》《周易》《黄帝内经》《论语》等诸子百家的学说一样,始终怀有敬畏之心,它们是我们民族灿烂的文化,也是足以引以为自豪的文化,它们的光辉足以让世界折服。而我们的诗歌却无法让我们自豪,真是拿不出去,见不得世界。爱是有原则的事情,无原则的乱爱,一吹(捧)到底是会葬送我国诗歌的发展。所以爱的感情不是包容其缺陷。不要一说缺点就怀疑批评者的良心,扣个“帽子”就拒绝了正确认识自己的心理。都期盼国家强大,这种强大是讲实力,不是说说而已。我们在比较中认识自己,坦诚的认识自己。这是唯一的途径。不要把劣根性当成一种文化时尚;我们需要勇敢的面对现实,最终要面对真理!
    也许我用广泛的学习来确立自然形成的理念;就是对我国诗歌的怀疑主义态度,不想以折衷的方式放弃已经在我文化精神中养成的原则。因为我知道到头来折衷主义的作品不会在历史的记忆中留下什么痕迹,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事实已经告诉我们了结果;伟大的诗人绝不平庸,真正的诗歌也绝不会平庸!
    我知道虽然有很多活跃在诗坛的“诗人”,甚至是活跃在国际上的“诗人”,但是说实在话,我还真没有看到一个能理直气壮的走出国门的诗人;(我不否认一个诗人有一两首好诗,一两句精彩的句子,)他们的诗歌不是古韵新调,就是肤浅苍白的分行文字,或者就是靠瞬间的灵感写一些短句,箴言,警句……连描写一些风景,花草也归结到诗里。更有一些把胡说八道当“先锋”来自喻的“诗人”。这真的让我们不能坦然的面对诗的世界,难道自己真的一点都不自知。我这里说的还不包括那些“下半身”,“什么体”,甚至是一些鲁迅文学奖获得者。他们沽名钓誉,极尽手段,诗文却一文不值。其实要说明自己的不是除诗歌本身之外的任何东西;只有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写作才能登上世界这个文学艺术的舞台,因为整个世界并不浮躁。
    诺贝尔文学奖设立的初衷就在于“理想主义”这样一个既模糊又充满想象空间的原则,它给100多年来的选择带来了个别富有争议的影响,而对于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文学家来说他们的世界性受到了考验。民族特征要融入其中的才能有足够的力量来说服世界。没有民族烙印的世界性那对世界普世价值是一种狭隘的认识,所以190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给了一个用奥克语写作的法国诗人弗.米斯特拉尔(1830——1914)。因为他对普罗旺斯的文化和语言非常感兴趣,他决心研究和复兴普罗旺斯文化为自己终生奋斗的事业。他除了用普罗旺斯文创作外,还对推广研究普罗旺斯文字进行了长期有效的工作;编篡《菲列布里热词库》,发行编辑《普罗旺斯年鉴》等费时费力的工作。还创作了很多向世界展示普罗旺斯地区的自然风光,风土人情,宗教习俗及农家生活。他的长诗《米瑞伊》,由于它表现出的生活气息和普罗旺斯的方言俚语,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法国著名诗人拉马丁,也是世界把意象派诗歌引导到唯美境界的一个伟大的诗人。他惊呼:“一个伟大的诗人诞生了!”并致信给米斯特拉尔说:“你是银河中闪亮的钻石。”也正是由于他的努力,使沉寂的普罗旺斯语言恢复得生机勃勃,向世界放射出它耀眼的光芒。
    我以为这是带着强烈的民族烙印走向世界的伟大诗人,他是一个耀眼的典范,让我们从中看到一条走向世界舞台的路!这条路既艰辛又充满魅力。也说明诺贝尔文学奖的公正,公平的意义就在于实力!诺贝尔文学奖的价值在我国这块大地上被狭隘的民族主义,盲目自大的个人主义所严重歪曲。目前我国对世界的先进事物有很多奇怪的现象!虽然在科学技术领域我们对国外的高科技穷追不舍,然而对于文学艺术却不断的用“传统”和“民族”的借口来抵制创新;这对文学艺术和世界接轨的理想相去甚远!不仅文学艺术需要的是创新精神,就是我们的民族也需要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精神的社会就会陷入停滞的境地,对国家和民族都是可怕的现象。其实文化强国是根本,精神才是立国之本,而科学技术强国不过是强壮了皮肉。
    不要再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了,吃着了也胡闹的局面要不得。
    我们应该相信无论哪个领域都有其所确定的自然而然的真理,不遵循真理就是死路!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文化的渗透,越来越趋于文明的程度,精神的需求比物质的需要更显急迫;诗歌这个被黑格尔赋予直接作用于精神的很极端的精神文化也出现了飞速的发展。在诗歌追求准确的,具体的……力求回避普通化的过程中,否定了浪漫主义的陈词滥调和现实主义的苍白无力之后,在意象派这个“高雅”文化的冲击带动下,诗歌迎来了这样的结果;诗凭想象而诉诸想象,把精神直接表现给精神自己,这样的诗歌理念成就了现代派诗歌的辉煌。
    我国的诗歌并没有跟上世界飞快的步伐;唐诗宋词的余韵被明清的文人名士引入了歧途,一股艳词淫诗的风潮很盛。“五四”的文化运动和这样的风气做了不懈的斗争,可惜积习太过沉重,虽推开了一些因守旧而沉重的大门,毕竟缝子很小。但是世界的文风还是在知识界传播开来,现代诗歌在一些首先接触西方现代文化的学者中成为时尚。虽然很弱,但是让中国的诗人看到了一片新的天地,成就了一批诗人;像卞之琳,徐志摩,戴望舒…..。
    解放以后随着政治的需要和斗争的需要,诗歌成为政治的宣传工具。诗是独立特行的艺术,一旦陷入“命题”,“约定”.......或者是政治原则,环境需要,甚至是命令的时候;它已经死了!灵魂被剥夺了,还有诗吗?有也是行尸走肉。所以我们的诗人大都成为了政治工具,因此基本上没有什么艺术性很高的诗歌。当然作为诗歌的历史我们还必须记住这些为诗歌填补了空白的诗人;像艾青,臧克家,贺敬之……。
    这里我还要提到毛泽东对古诗和现代诗歌的理解,因为他说的这句话非常重要的反映了他的文学艺术理念,虽然他也同时拒绝了除政治之外的艺术,但这句话说明他是真正懂艺术,懂诗歌的内行。他说;“古诗词不宜在青年人中提倡……,因为它不适宜表达思想”。不适宜表达思想这正是中国诗歌发展到今天的结症,正如谢冕教授一再呼吁的一样;困扰诗歌发展的依然是诗歌的思想性。既然我们知道诗歌的天性是在于精神,在于表现思想,那么我们的诗人就必须走出个人狭隘的天地,抛弃描写体这个低级的表现方法,积极地向世界的创新精神学习。
    70年代诗的崛起,虽然被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所阻止,但是新生代诗人还是脱颖而起,出现了一批像叶文福,舒婷,顾城,北岛…..这样家喻户晓的诗人。虽然他们都以各种原因退出了诗的舞台,但他们对诗歌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虽然他们的诗也有很多历史原因而略显稚嫩和有一定的缺陷,但是他们诗歌的表现就是到现在依然有它积极的意义。特别是顾城,他的诗歌因为纯更接近世界的趋向而应当受到关注。
    从历史轨迹追寻过来,我们有过很多让我们在回味诗的时候不能忘怀的诗人。但是他们的诗歌确少有被人们传送的,而那些令老百姓口口相传的诗歌往往是些在社会事件中能反映大众思想的,被诗人呐喊出来的句子,就像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和叶文福的《将军啊,你不能这样做》。它们表达了时代的痛苦,满足了群众被压抑心情的爆发,但它不是艺术性很高的诗,正如爱伦.坡对法国诗人贝朗瑞(1780—1857)的评价中对评击时政的诗歌进行的评说一样;“他写了无数的东西,尖刻严厉而惊心动魄;但是大体说来,它们都没有足够的重量,不能在公众的意见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结果就像羽毛般的幻想一样,被风吹得高高在上,只是白费口舌。”——当然认识它,不是彻底否定它的存在,正如杜甫的存在一样。我们讲艺术的价值,和继续民间写作无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向!反倒是顾城的“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这样的句子构成了优美的诗。
    我们的诗歌继承了唐宋的遗风;要么像杜甫作为现实主义诗人那样面对社会,直面惨淡的人生,或如浪漫主义的李白那样豪放于自身的侠骨柔情。但是这些方法都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让我们的现代诗歌迷失在一种过于自我的肤浅表白中,李白没有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就没有气冲霄汉的诗句;也正是因为这种狭小器量限制了他诗歌的高贵品格,虽精致却缺乏平和,大气的气概,也就是大气象和小气象的区别。我们很多诗人也是,没有爱,没有思念,没有情绪波动,没有不公平,没有对象,没有花花草草…..没有生活对自己的刺激就没有诗。这对诗歌艺术是不准确的认识,诗歌的神圣意义正是精神中高贵气质的“无形资产”从诗中自然的流淌。杜甫那种具象而现实的诗歌是一种典型的描写体诗歌,这种因为肤浅而早已被世界抛弃的技术,在我国的诗歌领域依然盛行不衰。其实文化的发展和人们文化品味的提高,那些在创新艺术的冲击下发展的诗歌艺术已经走出了很远,我们依然蹉跎不前,这于科学技术来说就是卫星上不了天,于文学艺术来说就是走不出国门,就是无法让世界认识中国。现在大量的“垃圾”出版物中很多民间流传的并不具有艺术效果的样板依然充斥市场,给未来的创新精神泼了冷水,错误的诱导着未来的方向。
    我们说徐志摩等人的诗歌,作为一种历史我们无法否定其存在的意义,但是作为诗歌艺术的价值取向它就不是学习的样板,反倒应该放到一个世界水平来衡量其价值,它所散发的“大观园”的粉质气息是应当在主流意识中受到抵制和反对。 把《再别康桥》和《雨巷》这样只有形体,没有灵魂的诗歌当成精华来模仿是诗歌的噩梦,对这种现代诗坛“自慰”式的写作,应该给以艺术的抨击,否则从此就打开了诗歌泛滥的大门——可以模仿的诗歌无疑是其泛滥的根源!
    诗歌是精神领域的食粮,它培育精神文明的发展和壮大,它是社会文明基石的重要组成,它是先导,是带领者!它培育精英和精英文化,它甚至影响社会发展的动向;其实靠文化强国才是最坚实的方向! +
我们在数算诗人和诗歌历史的过程中,我们也没有忘记把眼光放眼今天的诗坛;我们大量的写作正在以巨大的冲击力造就伟大的诗人,像金字塔的构建一样最后站在塔尖上的必然是我国最伟大的诗人!我相信这样的时代就会来临,这是前呼后拥大潮后的必然结果。
    我们应该看到活跃在诗坛真正的佼佼者是那些默默的勤勤恳恳的写作者;像多多和桑恒昌这样的诗人,他们低调而坚持的信心是他们依然活跃在诗歌领域的原因,当然他们各自的诗歌秉性也代表着现代诗歌的部分精髓。特别是年过花甲依然坚持不懈写怀亲诗的桑恒昌,他的精神代表了诗歌的一种方向,他把整个生命融入了诗歌的创作,和那些靠一本书起家,一首诗成名的诗人不可同日而语,我们的诗人往往在出名之后,或者出一本书,一首诗之后就消失了,他们自我拘禁,这是非常奇怪的现象,值得评论家去深刻认识。
    就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诗歌的旗手谢冕教授终于直起了腰杆,他在一次诗歌大会上说;“从诗歌的创作和诗歌的定位来说,诗歌是精英的、小众的、贵族的。但从诗歌传播来说,诗歌的大众化没有错,而且应当提倡。但不是说人人都能当诗人,都能写诗”。谢冕教授给泥沙具下的诗歌现状下了恰如其分的定义,在我们大量的写作中,我们是诗歌的奠基石,而伟大的诗人就在这样庞大的基础上出现了;现在的写作包括诗歌批评给未来的诗歌出现伟大的诗人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现在,谢冕教授说;“我想说,我们已经具备了各种条件,只需等待伟大诗人的出现”。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认识。
    一首能称得上伟大的诗歌,我想起码要有三个特点;一,和世界现代的艺术潮流基本吻合,甚至有一定的超前意识。二,具有鲜明的民族的烙印,地域特色。三,有足够的分量;包括诗的厚度,深度,长度和诗人创作的时间一起来证明他的伟大。
也许恰恰是民族的烙印在我们的诸多评论中给予的关注很不够。我们忽略它的存在是对民族血液灌注于艺术的强势表现熟视无睹,对民族的自豪感,对民族的信心缺乏认知,文学艺术中所具有的高度没有民族烙印来证明它的世界意义,我以为它就缺乏走向辉煌的能力。
    如果从这个意义来寻找伟大的诗人,或者伟大的诗歌也许距离不会太远!
    鲁迅文学奖的备选诗集 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诗人,诗歌的平台。其中《母水》足够引起我们的关注,那浓浓的乡音和民族烙印清晰而鲜明。于是诗人成路和继《母水》之后的《水之钥》被我寻到和阅读;真的很好!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诗歌,好就好在它超越了前人,把民族的特性带到了诗歌里,让诗歌的血液变成了像黄河水一样,像黄土地一样清晰可见,那是我们民族秉性的特征。他把先进的“现代 ”性和固有的“民族”性融合在一起成就了诗歌走向世界的个性。
    它的作者是延安诗人成路。他68年出生在陕北一个小县城。他当过兵,当过乡领导,后来他弃政从文专心写作,被调入延安文联。现在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陕西诗歌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签约作家,获得过很多奖项。在短短的几年中他已经出版了五本诗集,可谓成果颇丰。目前他除了写诗之外,还承担着陕北历史的编撰工作,特别是他撰写的刘志丹已经受到有关单位和个人的好评。
    《水之鈅》是继《母水》之后又一力作。《母水》延黄土高原而下,对民族的历史苦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写作,而《水之鈅》却抬高了视野,更多的涉及生态环境和对生命的关注,文字把对生命的解读和尊重表现得深切凝重。《水之鈅》在文字的使用上,在意象的调度上以及在情感的沁入上都更加嫺熟,自然。
当我看了他的第一本诗集《母水》后,他在诗歌里大量使用民族语言和地域性的方言真的叫我很吃惊。这样的诗歌应当引起评论家的兴趣;

                 我看见,我的第一代族长
                 持着火团把混沌烧融成河

                 ……

                 河口上的旗杆,一对鉄铸的旗杆
                 依着祖母的孕光
                 摇响陶钵上的提环

                 这水质的声响
                 陪伴着我的姊妹,仰面的姊妹
                 用绿血缝合沉船的帆

                 ……

                 而祖母,在静默的仪式场
                 取出口中的籽粒
                 和地脉,和我的血脉收集根茎的力量     (母水)

    到第二本诗集《水之鈅》的时候我确定他是诗坛要寻找的诗人,也是中国要等待的诗人;他一本比一本精彩的诗集,证明了他具有的实力,我认为他能够开创诗歌的历史。他不是靠一首诗起家,也不是靠一本书得奖,他靠的是顽强的写作态度和已经呈现出的厚重的实力。
    评论一个诗人,我以为;不进行一些有益的回顾是没有根据的评论。对诗的评论应该在“同类”中,在“传统”中,在“同时代”中和在“同地域”中寻求它存在的意义和价值,除此之外的评论或者批评我以为本身就缺乏方向和说服力!
    那么成路诗歌的特点是什么?首先让我们能感觉到的是它的现代性,和世界同步的现代性,它清新,明快,独特和超前的意识都让我们不能小嘘。它把现代诗歌的表现趋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当然现代诗仅仅具有这样的现代性还很不够,这也许只是初步的印象;是一首现代诗。而称之为现代诗歌比比皆是。
    我以为它更引人关注的主要集中表现在“民族性”和“地域性”上。因为在我国诗歌的历史中少有这样的诗人。而“民族性”和“地域性”是诗歌走向世界的标签和烙印,因为只有在现代性的基础上的民族性才使诗歌的历史精彩纷呈,唯一有了这样的烙印和标签它才走到更远,更强有力!
     那么让我们来认识《水之鈅》的民族烙印;
    《水之鈅》之《颂歌 始于水土》是这本诗集的重中之重,这首组诗分五个部分;生 滥 焚 裂 衍。一共343行,正如成路在他的写作笔记《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一文中所说:“诗歌文本里的民族性或地域性,取决于你采用的文化记忆确认与民族性的关系,且表述出来的意象符号的个性,于诗学本体没有关系,文化交融弱化了意象的个性,同时丰富了意象的个数,使诗歌可以更加饱满”。我理解为他在使用地域性语言的过程中,其实是把这些地域性文字意象化,扩大了选择意象的范围,从而使诗歌的表达更加宽泛和厚重,带上了民族的印记而更加为世人所接受。也正是这些民族的烙印使诗歌的感染力和新鲜感徒然增强,这样的力度当然是诗歌突出重围走向世界不可或缺的外在的和内在的魅力。

    我们可以通过下面的句子看到成路在使用地域性语言上的独特性;

                是谁,把碑石上的佛龛搬动
                让陪持的飞禽和瑞兽
                惊恐得如同风暴中的森林

                   ……

                阔大的天空逃窜着兽啸声
                剑下化脓的污血向人和神的脚下奔涌
                漫过了脚髁骨
                隔离墙
                和太阳里的城堡在同一时间坍塌
                高悬的莲花涅槃成座位
                把一切承载                (颂歌,始于水土)

    我们可以看到成路在诗中大量使用带有民族色彩和宗教色彩的词语来丰富他诗歌的意象;碑石,佛龛,瑞兽,火镰,引绳,石头窑,莲花,涅槃……一些很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语汇来表达,这些语汇强化了诗的民族情绪,诗歌也因此鲜明,靓丽了起来。这也正是成路所要求的效果,他说;“当然,为了物证的事实,我就是在实践真理。”是的!成路不是拿自己的情感宣泄,他理性的写作是对民族精神的拷问,是在印证真理,这才是诗歌走向世界的出路。
    他在编排上也接受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这首诗他借用了干支纪年法的结构,在“生,滥,焚,裂”这四部分采用了12节诗来对应12地支暗喻万物的顺数和劫数,“珩“部用六声”开门——“对应天干的六个循环,是生命存在的声响。”就是在形式上他也采用了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天干地支和五行等元素,让读者从这里看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真是用心良苦!在他众多的诗歌里还包含着无数只属于他们家乡的方言;灯捻子,铜镜,露妖,蛾子,脆青,铡刀,絮叨,牲灵……很独特的语言,还把祖母,三姐,嫂子,爱人都引入诗歌,成为诗的意象,使诗歌拟人,流动,……呈现出鲜亮的个性语言。

                ……

                绛色的血块,飞天把石棺撕裂
                把石棺上的青龙,那匹含笑的青龙放生
                使天的肌肤丰富起来

                仰头,就在样和过往的郡主
                以及过往的禽,兽,风,雨对视
                让这一切都在眼孔里消匿

                ……                       (颂歌,始于水土)

    上面的诗句可以清楚的看到成路诗歌既有的现代性和民族特色,他不抒发个人的情绪,他把个人的思考融入对生命的探讨中,把激情放在对精神的表现上,
    成路的诗歌已经不在是再现巍峨的高山,开阔的平原,大海,天空,花朵,绿叶和一切可见的自然之物,而是用它们的存在来给读者一种抽象的和不可确定的美的感动,它建立在虚无的感觉之上,作用于精神的层面远远大于感官的领悟力。他没有走在现现实的“真”这样已经沿袭千年的老路,而是通过现实的“真”经过自己的思考幻化出被艺术所虚构或者说是抽象出来的真实,这样充满神秘感的真实更具有冲击灵魂的力量,它是纯艺术的表现,它突破了现实主义的泥潭和浪漫主义的虚伪。它让我们惊奇!这就是成路在现代诗歌的意境中充填了民族的色彩而具有的鲜明特征。
    一切艺术都来源于联想,没有联想的艺术我以为不能称之为艺术;诗歌尤其是这样的艺术品种,如果爱是诗歌的动力,那么联想就是诗歌的翅膀!《母水》和《水之鈅》最大限度的产生于联想,因此联想这对翅膀让诗意带着神秘的面纱飞腾起来,在空灵虚幻的意象中我们被感染,心在阅读的静穆中窒息于它的诗意的空濛辽远,这是艺术的魅力!

                    此时——
                    我睡在出生的土炕上,父亲在我的身旁
                    
                    此时,我,冰冷地赤裸在王女的手指下
                    像铁,锈迹斑斑的胚铁

                    而狮子,河水
                    扛着广空

                    而另外一个我,远行的我
                    目睹了王女点种的石头裂变成我的地基   (母水)

    上面联想开阔的诗句是艺术性极强的体现,我们可以说没有艺术性的文字;它不是诗!无论它如何排列,无论是什么人写的,都不是诗!成路的《水之鈅》相比《母水》,更接近了诗歌对文字的艺术要求,更加清爽,简约,凝练和富于生命力。诗歌的文字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说到诗歌文字的生命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其实我看到过很多诗的文字不具备生命力,不过是些文字的堆砌,说实在的;我们可以容忍诗歌缺点的存在,没有生命力却万万不行;有生命才可以在实践中“挽救”,没有生命的诗句无论如何都没有评说的意义。
    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对杨炼说;“我的重要作品是长诗“。相对于中国的短诗来说明显这是实力,它体现出诗人厚重的文化积淀,对我国诗歌领域以“我手写我心”和靠灵感写那么十来八句的诗歌还要立派,划地,称雄的局面明显是一种讽刺!
    成路在他的《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一文中曾写道;“…..天才的灵光可以一闪而过,是不可靠的,唯有扎实地坚持个性写作,才可能有所收获。”他使用了具有地方色彩的字眼“灵光”。其实就是灵感,我们知道一首短诗也许可以依靠一时的灵感写出来,但是一首长诗不行;它也靠灵感,但不是一个灵感,是无数灵感的集合体,一首长诗重要的是诗人裁剪的天分,一首好诗它生于“无”的抽象,结果还要归根于“无”的虚无中,它面对的是如此浩瀚的思维过程,没有裁剪的功力绝对无法完成。像现在那些几行的诗歌,有一个情景,一个念头就生成了,和这样需要综合能力的长诗是无可比拟的。所以叙利亚诗人阿多尼斯很自豪的说“我的重要作品都是长诗”,相对我们的短诗我以为自豪是应当的一种情绪。而成路的很多诗歌就填补了这种不足;他的《颂歌,始于水土》洋洋洒洒343行;《母水》更是连序诗在内18节416行。相对于诗来说已经很长了。况且它不描写也不叙事更不简单的呈现,它直面的是精神领域的无形之物和思考之下的构思。这需要的不仅仅是毅力,勇气和沉思默想的坚持,你可以想象这么长而复杂的诗光有灵感能完成吗。正如瑞典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说的;“诗歌不是表达瞬间情绪就完了。更真实的世界在瞬间消失后的那种持续性和整体性对立物的结合。”还说;“(诗的本质;)诗是对事物的感受,不是再认识,而是幻想。一首诗是我让它醒着的梦。诗最重要的任务是塑造精神生活,揭示神秘。”
    特朗斯特罗姆是最近世界新崛起的诗人,一生几乎只有163首诗,但是对他的研究却超出他作品的千倍,他是诗歌的隐喻大师,他是当代象征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大会飞舞的岛屿逼近,相撞……
                然后,一条抖颤的妥协的长桥
                车辆将在哪里行驶,在星星下
                在被扔入空虚 没有出生
                米一样匿名的苍白的脸下    (论历史)

    上面这几句诗代表了特朗斯特罗诗歌的风格;用它来说明世界诗歌的现代性,用比较的方法阅读成路的诗歌和理念是认识他的一种比较清晰的途径。世界前进的步伐是可以衡量的,它可以让我们认识到中外诗歌的距离,从而认识我们自己,认识那些正在走向世界的诗人。”
    我们知道;思想是共有的, 大家都能理解,而感情和感受却是个人的,可以理解也可以不理解,因此一首诗的思想和感情的地位明显不同,只有具备思想的诗歌能够传承,如果说情感(感受)是大地,大海,那么思想就是太阳,月亮。它们依存的关系是显而易见的。太阳,月亮不仅存在,还要发光发热。
    成路在寻找共同思想的过程中寻找到了他诗意的人生,他诗歌的大主题。为了诗歌的民族和传统的意义,他不仅在历史中寻觅,他还亲自在祖国的大地上行走,去深刻的认识民族的地域性格。他把这些东西取为诗歌的意象本体,在写作中变化成自己文字的灵魂。我们知道能赋予文字生命的才是诗人;他说;“关于真实,为了可靠一些,我顺着自己的诗歌写作纲目踏山,踏水,然后,用我进入的始源现场的物,形结构为诗完成表达(线索;诗学扎纪)。”他把诗歌写到了历史的高度,写到了民族的高度,
    ——“诗歌的本体归旨是把零散的象征意象词合生成一个完整的哲学语言。……这个异质性就是现代意象和古代意象的兼得,而其本身是典型的现代诗。(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成路对诗歌的认识是准确而生动的。他领会了民族和现代的深切关系,他既注重民族特性有热衷于现代的表述,因此他的诗歌向我们展示出更接近世界的民族特性;这于诗歌是难能可贵的品格!
    我们说一首诗仅仅具有民族烙印还远远不够,它的世界性感觉是不容忽视的。成路最大的成功就在于把民族烙印融入世界的大范围里,才能走向世界人民的心里。我以为他也接受了西方的诗歌理论;——艾略特:“诗人的最终目的和最大快感并不在于描写事物,而是通过给它们一个称谓(一个词)创造事物,”——他说“我的诗歌已经完成了!”我引用这句话的意思就在于艾略特的理论是诗歌发展的重要指标,而成路的诗歌也正是因为实践了这样的标底而可能走向世界!用叶芝的话来说,“技艺就是能把“坐下来用早餐等一连串的偶然事件,悠扬变成一个思想,某种有意图的、完美之物”的东西“。
    成路用他的实践印证了前辈们用血汗凝聚的真理!
    世上的东西并不都是美的,但是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美!难道我们不应当感谢他们。它们用美的文字给我们的精神灌注食粮,让我们享受精神的大餐而改变自己趋于高尚,这样的功德无法估量。成路的诗歌向我们传递着一种正能量,那就是诗意的宏伟,宽阔所体现的高贵和高尚。在我们诗坛充满私人情感宣泄的风气日见鼎盛的时候;庞德说的一句话很值得我们对照,“配得上诗人的情感只有一种,那就是鼓舞人心的,赋予它生机和力量的情感,这种情感与日常的多愁善感毫无共同之处。”——说的真好!为什么我们号称“无产者”却没有无产者的品德呢!这样的“作家”和“诗人”存在的意义何在?而我们在成路的诗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诗歌的立意是脱离了个人的情绪和宣泄。它给读者的是完全的正能量,是精神所需要的生机和力量!
    诗歌本身就是一个生命体;成路说,“诗歌既然是生命体,那在成型时就具有了地理属性,它包含了精神内质和地域本身的双重意义。这里我说的精神内质,是文化传统的无性的潜延续,反叛和颠覆只是历史链条上思想局限的显现,而根脉归一(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
一个诗人的成长;不仅实践,还要不断的认识,总结。生成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我想要成为大家,这是必走之路!
    具有诗的实践意义是;人们从实践活动转变到静观默想,有意识要用一种艺术性的语言把自己的感悟传达给别人,于是就有了诗,所以诗的活动是认识性的。这样一个诗的过程,给我们诗的实践开辟了一条非常理性的道路。他还说;“诗人在历史范畴里观察沉积层中的静止历史,凭借经验对事物进行思考,把混乱的无序现实形成新的整体。(生命本体里的诗学地理)”
成路的实践是沉重的过程,他并不认为灵感是唯一的写作动力,对事物的热情和对生命和历史的静观默想,实证的采集,逐渐形成了他扎实的写作态度。
    《水之鈅》是成路最近向我们奉献的最重要的诗集;它成熟的表达和嫺熟的技巧都值得我们推存。

             驼队是一匹红彤彤的马引领着。
             我把马奔跑时红色的光影看成是暴雨后火烧的云,我同它
说话 ——

             “莲子的迟钝是沙漠的衬托”
             “莲子的内心总是和池塘相遇“

              我知道这不是我的领域,唯有在虚拟中没玩没了的欣赏一汪泉。
              可驼队
              总把我的灵啄穿            
                                      (一朵莲花就地开)

    从这首诗歌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他是如何凭着经验(其中包含着知识,书本,现实,自然和人文历史),把这些无序的混乱着的意象组合成精美的“真实”情景和心理,创造出感人肺腑的诗句。他大开大合的气度和飞扬的文字,以及神秘的意境和深邃的意象达到了和谐一致的高度。——这是一种“反叛”和“颠覆”的力量!也唯有这样的反叛和颠覆成就诗的高峰!

                水,往上溢。
                像要把我能看见的天空掩埋掉。

那我就在大水的低底下观察它流动时的姿态,观察它胸怀里暗藏的利刃是怎样把土地割裂。石头在和水打斗,石头丢失了棱角,石头像一尊狮子。三姐盖起的房子是水和狮子的宅地

                我只能透过三姐的房顶用眼睛迎接红光。(幻境)
   
    成路在用诗歌思考;它思考的深度在更接近于深刻的迷雾中。因此需要的不仅仅是阅读,是我们在品味中慢慢琢磨出来的味道。简单的阅读已经很不够,用浮躁的心来看简直就是糟蹋。当然诗人的思考是平心静气的审视事物,因为只有平和之气造就高贵的品格,平和缘于对事物深切的认识,所以诗歌缘于智慧的主要表现在平和上;一旦陷入焦虑,气愤,嫉妒,不满……或者怀才不遇,缺乏公平,公正的感受而生成的各种偏颇的心绪,那于诗是无益的,去表现这样的情绪就更是乏味,因为气量狭隘和平庸之气就干扰了诗歌本该有的雍容高贵。成路的诗歌在叙述中透着宁静和高深的表现力,它的自信和坚定成就了诗歌的说服力;它用宽泛,弘大,厚实,坚强的气场感染我们读者,这样的诗歌因耐读而征服了具有一定实力的读者。
    谢冕说:“从诗歌的创作和诗歌的定位来说,诗歌是精英的、小众的、贵族的”。从成路诗歌所表现的秉性来看;我以为谢冕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要一说“精英”,“贵族”就好像排斥了一切大众的需要,其实在艺术领域由于创新而受众群很小是正常的现象,也正因为它的小众化才具有先锋的作用。人们怀着好奇跟上先锋的步伐,推动了诗歌向前进步,这才是正常的循环和发展。
    成路在诗中有人物和事件的发生,但是在他抽象的思维能力之下,把具象的混乱整理成精神层面的东西而满足了精神的需要,总之是诗人用他们的激情滋养出理性的花朵来满足世人的精神的满足,他们破除常规,创造全新的理性来改变世界的陈旧习俗。成路的出现是我国诗歌的荣幸,他给我们意识到的和相信的事物命名,给物体和心灵命名,他对现实的事物给以诗的破碎和分解,通过理性的艺术虚构完全糅合了诗歌中理性和激情的所有成分,它满足了诗歌的率真和坦诚。他诗意的表达也就满足了诗的需要而成为一首感动着我们的诗。
    《水之鈅》不是在追求画面感,它有清晰的历史感和地域特点,它有黄土地的情怀,黄河水养育了诗歌的人文精神。它通过文字的跳跃给你精神的满足,文字本身具有的乐感,画面感,有形体和质感的发生,这是现代诗歌的要点;香港一个诗人在大学里讲诗歌;他提出诗歌要有画面感,这是一个极其错误的观点。我以为只有去了画面感的诗歌才更接近诗的本质:精神!——画面感不是现代诗歌的追求;诗生于无形,而趋于无形的灵意顶峰!这也是《水之鈅》所能给于诗歌的提示和启发。正如永恒的灵魂和信仰,始终在一切物质和科技之上。这种观念应该成为艺术的主流,诗歌所要呈现的正是这种永恒的价值!
    成路的成就是可观的,他的《母水》能够进入鲁迅文学奖的备选范围就是证明,虽然今天诗的坏境很恶劣,但是大多数的诗人,评论家还是会公平,公正的对待诗歌的评选。我们知道:天才像钻石一样光明,刚硬,又像玻璃一样脆弱,透明;有时候掉在龌龊的环境里,也会失去应有的尊严和高贵!
    也许成路的创作是单纯而清新的,他可以成就一种辉煌。他的诗里保持着一个“乡土”诗人的现代意识;乡土是指他生活的坏境,是!黄河的水喂养了他的诗句,黄土地的风格成为他诗歌的个性,它们带着“黄皮肤”鲜明的走来,他没有跟着时尚的潮流,孤独而寂寞的走在艺术这条道路之上,犹如站在高山之上瞭望的沉思者,他突破了狭隘的地域给他的限制,他的诗已经超越了地域的高度和广度,也超越了民族的厚度和深度,他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也许走出国门只是时间问题了。当我们阅读他的时候,你会发现他给了我们一些超前的现代精神享受,他诗歌的象征意味和超现实主义的特征能够很强劲的感染我们,这种神秘色彩提高了我们阅读的兴趣。应该知道进入诗歌这道门,并不容易。就像天堂的门,是一道窄门;不变成小孩子(童真)的摸样,无法进入!虽然我们国家有一个庞大的写诗团体,但是要保持既有民族情调又有现代意识的诗人真的是诗人中的极品,我们看到成路和他的诗歌正以它天纯的品格进入世界诗歌的行列,成为一朵诗的奇葩!




                                                                                      ——荒原易人2013-10-20 于西安三痴堂




                                                      第四论;《论诗歌的不可复制性》
                                                                                 
                                                                                       —— 兼评沪上敦腾的诗


  荒原易人(西安杨志学)

  “如果一个人仅仅用诗来再现和别人一样感觉到的那些情景,声音,气味,色彩和情趣,不管他的感情多么炽热,不管他的描写多么生动,我都得说还不能证明他配得上诗人这样的称号!”
    爱伦.坡这句话值得记在心中!
    在诗歌越来越变成一种普及现象的时候;对大众情绪的宣泄或者权贵附庸风雅也许是一件好事,对艺术的审美意识来说未必就是好事了,因为“时尚”和“艺术”毕竟还不是一码子事。因此我们不得不对诗歌的不可复制性做一些有益的探讨。
    历来文学艺术的评论家都说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它代表着艺术的巅峰。因此一个诗人所具有的个性应该是无可比拟的。
    独一和完美的结合是诗人最恰当的桂冠。
    我们所能看到的诗歌巨匠,他们个个都有无法超越的个性,他们就是到现在也是不能寻找到第二个与之相同的样板,这才是他们伟大的原因;爱伦.坡是这样的,波德莱尔是这样子的,叶芝是的,兰波,马拉美,瓦雷里,……以及后来的那些让我们惊异的诗人都以他们独特的秉性成就了他们自己的辉煌。他们的道路不可复制,他们的诗歌更是不可复制的。
    诗的不可复制性就成了诗人长期存在的先决条件。
    那么可以说诗歌的泛滥就是反复复制的结果;一个模子,填进字就是诗。这样简单的写作自然会把一种艰辛写作的过程变得草率而无聊,(当然对于那些拿文字宣泄一下的人我们排除在外),高兴了十首八首的“写”,扣一个头衔就必定有几本集子出来。其实诗歌真不是这样容易完成的;它是苦苦冥想,思考;拷问灵魂,解析生活,认识其中关系的一个非常艰辛的过程。
    我不想推断是《雨巷》模仿了《再别康桥》还是《再别康桥》模仿了《雨巷》,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它们都有相同的气质,是一脉相承的结果,营造意境的手法极其一致。以至于这样的“调调“我们延续了很多年,成为发展中的样板,到现在依然不改,目前更是大有更上一层楼的趋势;那对诗歌的发展来说那就是趋于无聊加低俗。
    批评他们我知道会得罪一些成名人物,因为他们正是这种技术的受益者。
    但是,我依然以为诗歌的主流应该是汹涌蓬勃,粗狂有力,甚至张扬跋扈一些也未尝不可,那些轻飘飘的,或者小资情调的只可以成为绿叶,不能无视它们喧宾夺主的泛滥。我曾经说过;“一个有个性的民族,必定有有个性的文化!”,模糊而肤浅的个性会软化了我们民族的骨头,没有有血性的艺术,哪来有血性的民族!
    我曾经写过《如何阅读雨巷》这样的文章,它的意义不在于把它排除在诗歌外,而是认识它作为艺术存在的价值,因此正确摆正“花”和“叶”的位置,在无数绿叶的陪衬下凸显花永恒的魅力是我们今天写作的动力。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具有艺术的价值而长久存在呢;我以为最起码是不可复制的,不可复制性就满足了艺术的创新精神。不可复制的原因是一个综合而复杂的秉性。有技术上的难度,更确切的说是诗人天分所具有的不可模仿,不可复制的难度;就像庞德的《诗章》,艾略特的《荒原》,瓦雷里的《海边墓园》,里尔克的《杜伊诺哀歌》….都具有不可复制的效果,他们的天分超乎常人而被世界仰望。那些独领风骚的诗歌至今依然是独一的屹立在诗的历史画卷里,无人超越。
    我在论述诗的不可复制性的时候,我想用我们所熟悉的一位诗人来说明,也许更贴近我们所要理解的范围。那就是沪上敦腾。
    沪上敦腾是一位很有个性的诗人,他在新浪网也是很有人气的,这让我看到了一股来自民间的正气,诗坛有很多让人无法理解是事情,很多写得不像诗的“诗人”头上戴着诗人的桂冠,写得像诗的诗人却被体制强行排除在外,也许沪上敦腾正是这样被体制排除在外的真正的诗人。虽然我选择他并不看点击率,也许对一些人有点击率也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我国有些事情并没有自己的规矩,每每出人意料也是常有的事情。诗歌界更是千奇百怪,乱象丛生,似呼诗歌被边缘化是缘于体制下的“诗人”和他们的“诗歌”,说诗歌被他们亵渎和蹂躏也许更恰当。
    《一虎一夕谈》是沪上诗歌中脉络相对比较清晰的一首,但是他切入意识却超乎常人,表现的宽泛程度也足以引起读者极大兴趣,这首诗;他选择意象的繁复相对他其他的诗要简洁明快,他的很多诗一句里就有几个连怀意象;
    象下面这首诗中的句子;是沪上比较典型的句式,他完全用意象来暗示对生活中关系的
认识。      

                     他赐予我钉子、画布和泛蓝旳冰
                     赐予我芥末和门。镜子对着后窗
                     一支强悍的军队在草原消失,上帝也消失了
                     我一直站立,上帝沒有赐予椅子
                     直到悬崖上的树倒下,也无人接替

    沪上在这首诗中大量的运用具体的物象来说明诗要表达的关系,这样的思考是需要深思熟虑,这样的跨度需要对自己所思所想有具体而清晰的了解。前几天看到一个朋友的文章中有这样的话;“在诗歌的道路上,不会烹调的裁缝,不是好司机”。我回他说;“——诗的拼贴画法,就是让意象本身说话”。“烹调”,“裁缝”,“司机”在诗歌的道路上就变成了诗的意象,不在是寻常意义上的词语。我理解这句话,绝不是对诗歌的调侃,当然不能就词本身来论它的真实含义,它们深层的意思就不只是通常的概念,它所体现的正是诗歌所需要的技巧。正如庞德提倡的“破碎性”是运用思想的跨越,概念的异质互换,产生块状语素的拼贴来间接的渲染情绪,是诗歌产生立体效果中最佳的方法。这种方法也被惠特曼在早年称之为“拼贴画”。一直为现代诗人写作时采用,这种方法的使用需要长久的实践和思考。诗歌语言的陌生化就是要突破常规,给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诗不仅是精神的食粮,也是文字发展的催化剂。诗歌对文字的贡献就在于带领文字开拓新的疆界,否则被边缘化的不仅仅是诗歌,是我们民族文字的蜕化。
    沪上用多个意象表达对一种事物的思考,这于诗歌来说,事物的具体存在给我们的是诗人思考中事物的内在联系,多个意象就像多个炮弹一样击中一个主题的中心,一个意象就是一块“色块”,是单独存在而相互联系的个体,象音符一样发出和谐的声音,让你在声,色,味的感觉中转换成对意象感悟而产生的幻觉,它的力量是颠覆性的效果。因为繁复而千变万化不具备简单效仿的可能,好的诗歌就是在这样难于把握的技巧中固定了它自身的个性,这样的个性很独特。诗歌的技术中有可以学习和模仿的东西,更多无形的技巧是靠天性使然。沪上的诗歌用繁复的取象迷惑了广大的读者,也因此引起阅读的兴趣,最终还是有很多人不习惯,其实读诗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方法,更需要一种长期在实践中积累的感觉;一首好的现代诗真的是一种感觉,不只是对文字的解读,尤其是沪上的诗歌更加需要的是长期阅读产生的对诗的一种直觉;心灵的颤动,和共鸣,它是心对文字的敏感生发的冥想。文字渲染诗人要表达的情绪,字符像音符一样成为读者享用的乐章;它是声,色,味,动,静俱全的一首交响乐,它是感官上的交融和享受。我不以为直接对文本的具体解读是一种阅读的最佳方法,往往在文字的跳荡中体会诗人的情绪,而沉入其中悠然的去感悟其中滋味才会领悟,大概沉醉于沪上敦腾的诗就有这样复杂而美好的感觉。
    下面就是沪上一首诗的全文;




                    老虎啊,咬我一口吧,脖子和手臂均可
                    整个儿呑进去更绝!我想找一个体面的理由离去
                    而不用自己动手。我信佛,反对轻生


                    这样的恳求,可疑。你是个享乐之人
                    房间一尘不染,独居在广吿词里,看海景
                    杯中的茶水乳黃,澄明,装着春天的故事

                    老虎啊,你的野性在哪儿?今天为何这般谦让
                    我末患绝症,未染口蹄疫,未服毒药
                    咬我一口吧,你不会与我同归于尽

                    我不饥不饿,不想吃零食。除非你告诉我
                    景阳岗在哪儿,谁是行者武松
                    我可以帮你一个忙,考虑你的请求

                    我无意落井下石。骨折时我服食过虎骨
                    宰了我吧,老虎兄弟
                    替你的同类复仇,假设我是武松

                    老虎流泪了,他说他一进门就嗅到了
                    空气中飘荡的虎气。因为太孤独
                    他决定留下我,多一个人聊天,日子会好过些

    诗人要表现在尘世中行走独立特行的孤独和因孤独而生成的傲气;他选择老虎这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并不出奇,出奇在最后对老虎眼泪的解说;一下就烘托出诗人的气质,出人意料的结尾和通篇诗文的幽默足以让人荡气回肠,精神也为之一爽。这种不可复制的特性和诗人的秉性相融合,使你没有似成相似的感觉,况且诗歌所用物象的的视野非常开阔,中间几段的选择恰巧就给了我们这样的印象,笔触涉及从古到今游走于广阔的思绪之中,体现沪上诗歌高阔的眼界和胸怀,这种心绪和意境表现手法是一种成熟的体现。
    其实运用意象,也可以说是一种暗示,比喻。它可以是一个词,一个人,一个物,一个典故,一个情景或者就像一个故事。这样一个词或者一个句子,在被用于诗歌意象的使用中,其实已经完全超出了这个字或者词的本意,它已经被诗人用于述说“心灵的真实”来使用了。从“现实的真”到“心灵的真”,这个“字”或者“词”已经发生了变异。他们以一种很另类的面貌出现在诗里,也就是成为了诗的元素——“意象”。它们丰富而微妙的含义,使诗歌的主题更加明亮而富有色彩和活力,使诗的境界开阔,使诗的深度,厚重感得以加强。使用它使读者对主题的想象也就渐次打开了阅读的空间,这一切当然都表现出诗人的知识,智慧,才志的水平。这些都是诗歌难能可贵的品质,是天分,也是文化气质的体现。
    下面我再介绍一个混血儿诗人德瑞克.沃尔科特的诗歌,来说明使用意象的好处;
    当然他和庞德,艾略特在使用意象上截然不同,他要小巧,直观一些。表现出的程度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但他们都是大师级的诗人,值得我们在比较中认识它的意义。
    沃尔科特是1992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当时的授奖词是这样的;“大量散发着光彩,且深具历史眼光,是多元文化撞击下的产物”他的诗歌意象繁复,形式厚重,音韵和谐,用典考究,文字“雅”得具有“崇高炫目”的效果。他能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截取鲜活的词语准确生动的营造气氛。这些特点的形成使我们看到了他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的文化修养,这些也恰恰形成了诗的不可超越性。
    我选几句他的诗来说明,意象运用带来的惊人效果;《沼  泽》——(傅浩的翻译绝对是一流水平)
         
          它无所开始。爆竹的地狱外缘判罪,黑鬼。
          它的黑色情绪,
          每一次落日都沾染一点你毕生的血液。
         
          可怕的,独创的柔软动作!每一颗红树苗
          都想蛇一样,它的根猥亵得
          像六指的手

          在其紧握之中隐藏着背上生苔的蟾虶
          伞菌,气味浓烈的姜花
          血色的花瓣

          虎斑兰有斑点的阴户
          纠缠着它那唯一道路上的旅行者的
          怪异的阳具

    哈哈;真的读这样的诗是很爽的享受,同时又很震撼。你看那些词语的运用已经到了极致,营造气氛的手法老道,大气,思路开阔,联想丰富;把对人生的感悟运用“沼泽”这样一个特定的坏境来让读者联想,真的是具有奇异的作用。这哪是在写沼泽,这不正是人生这个大沼泽吗!他暗示的巧妙,衔接的和谐和文字的老辣是空前的!他赋予文字了新的含义,给了我们更加刺激的享受,这种刺激具有疯狂的意义。
    我引用他是因为我在沪上的诗歌里感觉到和沃尔科特在诗歌的表象上,形式上都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值得用他们的创作来说明诗的不可复制性;文化底蕴,知识范畴,感悟能力,清晰的思路,嫺熟的手法,无限的联想,开阔的视野无不是向我们告知诗的神圣意义和诗人独特的秉性,沪上敦腾具有这种实力,他奇异的写作方法和构思技巧成就了诗歌的独一性。所以要成为名符其实的诗人就必须有超人的本领。仅仅满足于网络那种肤浅而平庸的写作是毫无意义的。
    沪上的诗歌在使用意象上和沃尔科特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要说模仿,就是感悟透其中的奥秘都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和认知的悟性。
    当然读诗是需要一种方法,而这个方法需要长期,广泛的阅读的经验来完成。
    在这首诗中我们能够看到沪上要“毁灭“自己,为什么有这样极端的想法呢?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诗做了全面而细致的铺垫,使”毁灭“和”生存“的状态作比较,深层次的诱发生存和现状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沪上用几行诗就交代得清清楚楚,在这里他惜墨如金。看下面三行诗,他就是这样把自己的生存环境写了出来;

                      这样的恳求,可疑。你是个享乐之人
                      房间一尘不染,独居在广吿词里,看海景
                      杯中的茶水乳黃,澄明,装着春天的故事

    通过对自己的描述(说到诗我极不喜欢用这个词;“描述”败坏了诗的本质)我们应该知道沪上的生存心里;我们将在;享乐之人,房间,一尘不染,独居,广告词,看,海景,茶水,澄明。春天的故事…这些个词中来寻求诗的脉络,以及这些文字背后的涵义,来组合孤独的个性生存所具有的环境。短短的三句,容量很大,我们说没有足够的联想诗歌的厚度,深度就无法实现。因为它提供了可足以驰聘的想象空间,而深入了解诗人的气质,这种力道就也在情理之中了。
    为了超脱,或者解脱;诗从好几层来表现对尘世其实是对“恶”的厌恶。不可复制的缘由就在于沪上敦腾诗歌所展开的广度,厚度,深度上,它出人意料,不同常人。很多平庸的诗我们看了,总会有似成相似的句子,和意境,对平淡无奇“熟”的面孔一种抵触油然而生,缺乏了阅读的兴趣;因为只有神秘让我们入迷!
    沪上中间这几段的抒写因为他视野的跃动而挥洒自如,这也是产生容量大的原因,沪上总能在诗意上创造出自己的突破。突破陈旧的格式,陈旧的词语,赋予他们新的内容,让他们有鲜活的生命力,他选词的宽泛程度也給诗歌的表现力构成了不俗的色彩。
    沪上由于大量使用“物象”,使诗意更加跳跃;传统的一条线下下来的方法已经和浪漫主义的衰退而失去了阅读的魅力,像白开水一样的诗完全没有可读性,这是文化进步对它的抵制,谁也无法阻挡;因此诗的不可复制性也是文化艺术多样性发展到今天寻求伟大的进一步要求,诗意的跨越和内在的联系是一首好诗相辅相成所产生的结果,内在的联系凸显诗人对主题的认识程度,浅和深埋藏于文字中决定了诗涵义的深浅,这也是不可复制只能思考的环节,在这个上面你能独立特行,那你就完全控制了你诗歌的独一性,从今天诗歌的发展来看,我以为这是诗人必须思考的一个方面。
    沪上在切人点上表现出层出不穷的变化,在意象的选择上恰当合适,他的视野开阔,联想高远深邃,用词准确简朴,他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而这情趣恰巧是适合诗美的原则,而成就了他所取得的成绩;以一个有鲜明特点和独一的风格受到关注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首诗并不是沪上的代表作,它的容量,广度,深度以及意象选择的繁杂性都不足以说明沪上所具有的的特点,坦率的说;网络的写作有时候会流于浮躁,所以在沪上敦腾的诗中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这首诗,在文字的使用上多用点心,更诗化一些,柔美一点,它的艺术性会更完美,但是用它来说明诗的不可复制性却足够了。
我之所以借沪上的诗歌来谈论诗的不可复制性,是因为他在诗歌泛滥的今天,具有足够的独特性,很有借鉴的价值,具有指标性的作用。人们喜欢他的诗,却不能简单的去深刻认识它,非挖掘不能知其所以然;就像很多人的诗,像一粒沙子掉在沙堆里,很快就没有了自己!而沪上的诗歌就像贴着商标一样,到哪里都一目了然,我们能从大海一样的沙子中认出它来——那是属于沪上的诗歌!。
    我们也从这首诗中了解了沪上的生活;读他就是要让“诗歌”成为诗歌。
    文学艺术是有规矩可循的;打破它,树立它都需要勇气。然而我们首先要在学习,掌握了规矩的时候才能去寻求突破,遵循规矩是诗要在继承中发展,而突破的目的是保持一份独立的品格,成就一种创新的伟大!
通过沪上的诗歌简单的叙述诗歌的不可复制性,目的在于给诗歌认识一个标尺;那就是一句话;真正的诗歌是不可复制的!其实;就象流行歌坛一样,民俗,通俗和美声的区别就在于是否能够成为“流行“或者”不流行“来区别,流行的意思就是什么人都可以唱,好上口,不流行却需要静心的品味,“流行”刺激的是感官,“不流行”刺激的是精神,感官是肉体的需要,精神是灵魂的需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要写诗就要体现诗人自己的个性,而培养自己的个性一定要通过大量阅读来审视其中值得借鉴的作品,在不断的实践中建立属于自己的个性。就如画画一样;写生,写生…..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画风。目前网络诗歌坦率的说更多的是一些模仿秀,模仿的结果就是千篇一律一个调调。有的诗人出了几本诗集,却看不到任何变化,千篇一律都是一个味道,平的就像一片没有波澜的水面,毫无“风景”可赏,那不是诗人。我们应该知道真正的诗人是少数,绝对的少数,那些有个性,又一直坚持下来而攀上顶峰的也许就是诗人了,少才正常,多了就缺乏可信的价值。在大量的写作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我们很多人被淘汰下来,或因平庸,或因坚持不住掉了队,这是诗的生活所经历的必然。我们社会的腐败和淫乱已经沁入骨髓,道德基准线已经被突破,要整肃就必须先振兴文化艺术,提高公民文化素质这是第一步,没有这一步就象楼房建筑在沙滩上,毫无优越感和自豪感。
    对于目前的诗坛“应该说,都在做着那些不值得一做或被前人已经做过的事情之中,这样的境遇,绝对不会再出现天才!”
    要建立一个有个性的社会,就必须鼓励有个性的写作。把传统当成(死的)法宝传承是一种极其错误的理念;只有模仿的艺术就是扼杀民族精神中最优秀的创新精神;从传统中琢磨出来的诗就是僵死的文化“尸体”,不足以引领潮流!
    也许真正的诗人就那么几个,也许沪上敦腾就是一个在攀爬顶峰的诗人;只要他坚持了,努力了,拒绝平庸,拒绝停止,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深化,就有成功的可能。然而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将奋起而簇拥着他们去开创新的领域,让诗歌的声音带着民族的个性唱响世界!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脊梁,而向前进!


                                  ——荒原易人2013-06-09 于西安三痴堂
发表于 2016-3-11 12:26: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优秀的评论家要比优秀的诗人难十倍,因为他要懂得更多,要克服明显的偏向,要有高度的艺术再现力,要有爱诗。该文最后,好像暴露他明显的倾向,理论缺陷。
发表于 2016-3-12 15:2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那天,沪上敦腾从上海赶往长沙,我从江苏赶往长沙。去领一个同样的奖。竟然没有讲一句话。数百人里,匆匆忙忙,就算打个照面,也彼此不认识。其实我们相距不过就几百里而已。
发表于 2016-3-13 11:02: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读,深深思考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4 09:24 , Processed in 0.03186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