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67|回复: 8

小城的那些水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7-21 19:58: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碧云天下 于 2017-7-22 14:17 编辑

小城的那些水井


文/碧云天下


        小城的前世后生,官府的民间的,总绕不开那些曾经在小城里星罗其布的水井。
       八十年代,市报[黄海潮]登载我一篇《井之缘》和小诗《井》,还有首《古井》亦收入诗集《下弦月》里。这么多年来的写作,有关小城的那些曾伴随着自己大几十年的水井,竟只有这少的可怜的片字短章,此时读来,的确有点儿惊讶。想来,大约水街八卦阵的童年记忆里,那口古老的“瓜井”总朦朦胧胧在传说里,那些街头巷口石栏的水井总游离在身外,“小孩家家,疲嘛,离个井远些”,外公这般说道,串场河登瀛桥下游水,他老人家从来是放开胆儿让我们水里来水里去的,唯有水井似乎从没放手让我们去打水汰洗什,也怪,曾经的若大的个水街,十几个纵横交错的巷子,水井,竟少的可怜巴巴,大小百十户住家,有口石栏水井的屈指可数的了。
       水街东巷巷口的水井,算是比较大的开放式的水井,井栏是青黛石的,井口让柔软的井绳成年经月的磨出了一道道迭迭重重的深深刻漕,丈八见方的褚条石铺就的井围都踏出了浅浅的坑坑洼洼。那口井,出水量了得,一个早市,几十担井水挑走了,还有连绵不息的汰洗衣裳,淘米洗菜,井水总不见怎少,水线总在那圈青砖绿苔的上下。井水的冬暖夏凉,大半是我们的错觉,井水常年恒温在十五六度上下,寒冬腊月的,井口总腾着淡淡的热气,仼你冰冻霜白,汰洗片刻温暖到家;酷暑如火时,喝一口井水直凉到心窝窝里,外公常让人吊一捅凉井水凉镇个小西瓜,个把时辰后切开,吃一口呀那个爽歪歪莫提了。小城的旱年涝月,那井水依然清淅如故,四季里大青砖彻就的水井水位线,高总高不到那,低也低不到什,曾记得76年唐山大地震后,那口井中井水的升降平稳竟让恐慌的人们把心稍稍地放下几许。开放式的井是属于街头巷尾的所有住家的,默守成规的说道是不让小孩子在水井旁疲嘛,有一定的道理的,没有自来水的那个年代里,甘甜的井水多少家吃的用的,虽说西边登瀛桥下有个大码头,串场河的水质与这甘纯的井水仍是个没法子比的,何况还有时霉天汛期的,浑噩的河水泛滥时,这水井旁总排着担水的左邻右舍,守着水井水的清淅,自然成了水井人家的定约。
        还是一口水井的传说,其大致的位置在原浠沧巷的某处地下,八十年代初,听九十多岁的外婆的断断续续的念叨里拼图出的故事或叫传说吧。外公的祖上人称王神医,祖传几代的中医世家,专治疔疳毒疮,到了清末民国初,外公兄弟二人竟无一人愿承继祖业,外公俩兄弟都去了上海新学堂读书,学业有成后,外叔公留在大上海的海关谋职,外公回小城办起了新学堂。老家的老神医太爷爷眼瞧着医术无继承之人,病重之时一气之下,某一个夜深人静之时,将祖业金银珠宝医书医案装入坛坛罐罐埋到一口深井里,並由老管家带去口嘱:除非王家大院一根筷子不剩,谁也不许动这埋入深井中的祖上的宝藏。外婆说道,后来又逢战火逃难,小鬼子飞机扔炸弹,民国政府奉命“焦土抗日”,从繁华的西门大街烧到南门儒学街,火烧连营把大半个小城烧得片瓦不留,王家大院末能幸免,唯一知晓藏宝水井的老管家也随逃难人群去了远方,从此,这笔祖产无人知晓埋在那一个角落;后来,外公外婆落脚在西门水街八卦阵一个少有水井的地方;后来外公接二连三的送儿女们参加了队伍,提着脑袋革命,谁也不把那嘱咐当回事了;再后来文革中外公外婆“响应”号召破四旧,把祖传的的一个铜佛和什铜香炉什一并上交了国家,又多少年后,遇到了老管家的后人,说叨到那尊铜佛,说是什乌金的宝贝,真的可惜啦,说叨那口埋东西的水井,不知何时也许永远难重见天日的了。
         时至今日,小城的超速发展,带给人们新的享乐的同时,老城区曾经星罗密布的水井渐渐的淡出了人们的视线,记得我结婚时住在老工人文化宫后门民房时,屋西山头不远就有一个挺大挺深的老水井,八九十年代,水井那旮旯仍旧是人来人往的很闹忙,汰洗的衣服仿佛都有般淡淡的甜味,浠沧巷的改造,挖了街填了井,盖起了排排楼房。当然不是说古了,老市政府大楼搬迁后那块老城区中心地段改建起了繁华的商业区,挖地基时地下两米处发掘出数量可观的古井遗址,考证有说是宋井,有说是明清,反正有些历史的了,一些古井石栏古井青砖及井底挖出的瓷器古钱,至今仍珍藏在小城的博物馆里呢。这些年,旧城改造更是将老城区零星的水井一并湮灭了,八十间里也曾有两口老水井都退居到民居的院内,几年前一次自来水污染,左邻右舍的许多人家大锅小盆的还去打井水救急,现在想来还仍记忆犹新,而八十间已二期三期的拆了个剩下仅断璧残墙,水井的命运可想而之了。
        小城的那些水井,不仅仅滋养了一代代的小城百姓,许多水井的故事和传说,把一部小城史铭刻的承载有序。“瓜井”,这个至今仍藏身在闹市区老盐中校园东南角上的一口古老的水井,据《盐城县志》:“东汉嘉平元年(172年),吴郡富春人孙坚(孙权之父)任盐渎县丞。”史载此井“井深水甜,大旱不涸”,多少个世纪里见证了多少朝代的铁血更迭,见证了这座小城的兴起繁华,衰弱悲伤。此时的北盐中校园正值暑假,冷清的校园,孤寂的“瓜井”,越发显示出小城悠久历史沉淀的浓厚,然而,瞻仰或是俯视“瓜井”的小城子民,坚信这口千年不枯的水井依然可以灌概出满园的瓜香,依旧会将我们的小城传奇浓缩在汨汨不息的甘泉里。




         
发表于 2017-7-21 20: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井里浓缩了小城的历史,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有了真切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叫做怀旧。
发表于 2017-7-21 20: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老师这类作品越来越有看头了,能配点图片就更好了
发表于 2017-7-21 21:35: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慧妮 发表于 2017-7-21 20:19
古井里浓缩了小城的历史,只有经历过,感受过,才有了真切的体验,这种感觉,就叫做怀旧。

我们眼里叫复古,具有收藏价值。嘻嘻!
 楼主| 发表于 2017-7-22 21:42:5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多半是手机上写好了上传的,图片还不太会发……
发表于 2017-7-23 07:59:05 | 显示全部楼层
水井的历史,小城的传奇。
发表于 2017-7-24 20:38:09 | 显示全部楼层
沉甸甸的文字,那个时候井是小镇或小城的心窍。
发表于 2017-7-25 08:17: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孩提时地记忆,一生的纯真甜蜜梦。
发表于 2017-8-3 16:06:55 | 显示全部楼层
赏读,承载历史的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7 13:08 , Processed in 0.021642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