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1118|回复: 11

[原创] [原创]院子里的作文——第六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2 11:03: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父亲去世多年,攒掇小事,结构成文,以为纪念。

第六章 热爱的光影                   

从前抚育过我的亲爱的河岸啊,                   

你们能治愈爱的痛苦?我的                   

少年时代的森林,我如回来                   

你们会答应再给我安宁?                   

——荷尔德林《故乡》

                                      

那怎么会是梦呢?一叶扁舟,鱼光月影,随风筝在大海上飘远,没有来路,亦没有归程。

父亲总想让我学会放风筝,可是放风筝,准备的时间是那样长,扎制的过程是那样复杂,放的时候又是那样的辛苦,我总是学不会,也许令父亲很失望吧

扎制一个风筝,要延宕半年的时间。

夏天的时候,父亲就开始选材。笔直的、拇指粗的高粱秆、葵花秆、小麻籽秆、竹劈或竹条。还要拾些碎玻璃片,最好是罐头瓶瓶底,较厚,边缘锋利。爸说玻璃片不知比刀片快多少倍,对材料的损伤却比较小。他把竹条放在清水里浸泡,高粱秆、葵花秆则用绳子捆了吊起来风干。

到了秋末,父亲开始工作。把高粱秆劈开,用玻璃碴刮平。把劈好的高粱秆或葵花秆扎成两个边长一米左右的正方形。然后把两个正方形插在一起,编成一个八角星,上下两对角和左右两对角,用两根长杆在背后连接,角度要正中,每个接触点上要打死结,以防脱松。父亲把扎好的八角形叫“八卦”。八卦的外形很重要,中部要向前突,后面要有镂空感。这样正面的来风受到缓冲,可以减少因受力过大对骨架的损害。

父亲喜欢那些花花绿绿的纸,每次到城里总要买回来一些。他将那些纸折上几折,三两剪子下去就剪出一个花样,正好可绕在八个角上。中间再剪出一朵大红牡丹。浆糊是父亲自己用面粉精心熬制的。糊风筝的纸要用透明、韧性好、又薄又结实的玻璃纸。风筝的中心拉出一根线,两个斜上角又拉出两根,三个线结在一起构成“提溜儿”,提溜的长短很有讲究,拉直提溜后,风筝要处于60度角。风筝还要加上一个十几米长的大尾巴,以使风筝在空中保持稳定,做尾巴的线是父亲自己搓的指头粗的麻线。父亲把做好的风筝挂起来,每天拿捏、端详。这样的风筝父亲一次要做几个,一溜挂在墙上,既可观赏,又可备用。

做这些工作的同时,要慢慢处理那些竹条。泡好的竹条一般有几个毫米厚,父亲手上缠块红布,攥住玻璃片在上面刮来刮去,不时吹去竹屑。先是出了浅槽,渐渐抹平。父亲每日的工作量并不多,以保证足够的专注,但不出几日,竹条就变成了竹篾子。把竹篾子用鸡蛋清鳟一下,要使蛋清浸入,以使竹篾子更柔韧,然后再刮,直到透明、菲薄,就象蜻蜓的羽翼。再找来一米多长的葵花秆或小麻籽秆,两头用布包上,把削好的竹篾子用细绳系在上面,弯成一个弧度不大的弓形。这就是发声的弦。做好后在屋内外来回甩动,听辨乐音,直到修正的音调、音色满意为止。而弓弦系在风筝两肩上的角度要出去放两次才能调整好。

还有一些零散的工作要做,比如放风筝用的线是工地上用的棒线或做灯绳用的尼绒线。线长要几百上千米。线拐是自己钉的,三四十个厘米长宽,有四个手把。

这样,一个风筝就做好了。但是风筝最难的却是放。

父亲的风筝又大又沉,春、秋、夏三季的风都带不起来,只有冬天才能放。入冬的天气总是那么寒冷,两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荒原上,又不能戴手套。为了牵回家里,还要勘探路线,以避开树木、电线或者房屋。多半还要调整很久,尾巴的长短,提溜的偏斜,鸣弓的角度。有时候,为了对付诡异的风,还要骑在墙头或攀到屋顶上。父亲绝不允许风筝放不上去。可是野地里我的脸和小手冻得通红,因此我总不情愿。我想与其说是教我放风筝,不如说是他自己想放。

那时候,我拿着线拐,父亲拽着风筝跑出四、五十米远,然后提醒我做好准备,他把风筝放在头的一侧,轻轻的放手,风筝先是在一人高的地方一怔,随后就“嗖”地一下蹿起来。这个家伙可真有力气,我那时总是拖不住它,象牵一头倔强的牛,被它拖着向前跑。须臾不敢放线,生怕线拐飞出去。我向前一跑,风筝立刻像被击中的又未来得及打开降落伞的伞兵,仰壳向下落,比线落得还快。父亲赶紧向我这边跑,一把抓过线拐,轻轻一抖,风筝又“嗖“地腾起来。先是一点点放线,让它尽情地拔高,拔到一定高度,父亲开始快放,线拐的斜对角顶在掌心,线拐就象风转一样,“哗哗”的转起来,直到把线放尽,有时甚至要放两拐线。风筝放好后,我们就牵着它回家,系在家门口的一个木桩上,木桩很高是父亲专为放风筝埋下的。风筝一挂就是几天几夜,除非意外情况绝不动它。

欣赏风筝的心情和放风筝可就截然不同了。

父亲的风筝又高又远,看上去就象天空中一朵鲜红或黑绿的牡丹。风筝发出连续不断的音乐。不是鸽子腿上的哨音或马脖子上的铃铛,而是悦耳的弦乐。有时候发出“嗡-嗡”的低鸣,声音很沉,但穿透力极强,方圆十几里都能听到,象是动物的吼叫;有时因共鸣而变得高亢、尖锐,象汽笛;但更多时候是由于风力微弱的变化和弓弦厚薄不同而发出的富有旋律但绝非人们熟悉的音乐。那情景不仅使初到此地的人,就是常住的居民也感到惊异和恐怖。试想有一个神秘的事物,在空中不明目的的转悠,随着太阳起落,有时躲在月亮旁边,有时辉映在群星之中;不管是草原上放牧,还是下农田干活;不管是吃饭还是夜半醒来,都听到极不熟悉的音乐,怎能不感到惊异和恐惧呢?

父亲常常对我说:放风筝的关键是理解空气,理解风。地面附近的风是不行的。三、四十米高度的风极不稳定,又浮又躁,多半是房屋、树木、和高低不平的地势形成的漩涡和湍流,称不上是真正的风,这样的风常常有莫名奇妙的调头、旋转、上冲和不怀好意的抖动,它的浮力既不稳定又不恒久,轻微的扰动就能使它发生巨大的逆转。真正的草原上的大风要到七、八十米高才能遇到,那样的风趋势一致,力道恒久,源源不绝,即使方向改变,也决不突然,而要通过激烈的斗争。风筝只有到了这里才能飞得又高又远,而且只要你有足够的线,它就能飞的足够高,足够远,即使你看不见,也能通过线感知到它。感受它生存的那独特的界面,感受它来自上面、下面、前面、后面的压力、拉力、浮力和重力。这正是它能够飞翔的原因。它了解空气的呼吸,读懂了空气的秘密,它发出空气真实的音乐,那未经修饰的旋律、节奏和交响。它无须一对翅膀,也无须一个清空了内部的庞大躯壳,却能够飞行的很好,就是因为它更理解风,更理解空气。

然而风筝挂在那里,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有时被疾驰的小鸟撞到,有时被猎鹰好奇地叼啄,更多的时候是由于线过于疲劳,不知从哪就骤然断裂了,风筝迅速地向后飘移,越飘越远,渐渐消失在天际。那时父亲会放下手头的一切工作,立刻骑上自行车驮我去寻找。自行车一上野地,就被蒺藜扎破了胎,就把自行车到一边,徒步前行。有时在丛林间找到一些线头,有时在溪水边找到一段弓弦,有时在草原深处找到一些牛群践踏的纸屑,可是从未找到过一只完整的风筝,父亲总是感到很惆怅。

最后一次放风筝是那年正月十五,家里已搬到河西镇。那是唯一一次全家一起出去放风筝。可由于天气太冷,电线林立,无法拉回家里,所以,只放了一会儿就回去了。

那只大风筝一直挂在老屋的墙壁上,父亲去世以后,我回到老屋,那只大风筝却没了踪影。

为什么线一下子就断了呢?

那些消失的风筝,你们失落在哪了呢?

待续

 

                   

发表于 2007-9-2 11:19:0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件物品、一只小动物,都写出了楼主对父亲的思念。 就如平常的日子里,父亲不经意的一句话、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不经意的一件事情,都会透着浓浓的情意。 
发表于 2007-9-2 11: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好纯的文字,建议加精。。。。。
发表于 2007-9-2 1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手拈来的普通生活素材,在笔者行云流水间的文字中如此灵动隽永,精彩纷呈。浓郁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悠悠的乡情不尽的思念在笔端尽情流淌……真切感人!
发表于 2007-9-2 13: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风筝------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丽场面,没有慷慨激昂的抒情,只有平淡生活实实在在的,平朴无华的语言将对父亲的思念揉入到记忆的风筝中!  
发表于 2007-9-2 14: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猫----以情见长,以情取胜 在对猫叙述时作者笔端带着浓烈的感情,将对猫的思念和内疚化着一行一行的字句,没有矫柔造作没有虚张声势,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来自自然的朴素之美!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4:21:2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猪你怎么说,还没有写猪的文字呢。除了猪肉涨价。先打预防针。
 楼主| 发表于 2007-9-2 16:45: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强烈呼吁。为何改不了帖子.
发表于 2007-9-2 21:05:20 | 显示全部楼层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陆机《文赋》
发表于 2007-11-23 19: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需要怎样对生活有心的人,才能写出如此文章呢?置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4 04:45 , Processed in 0.040680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