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72|回复: 10

[原创] 贺兰山(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8 17:10: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六八年八月十多号,一列闷罐火车从东北辽宁金县开了四五天,到青海南下向位于宁夏银川西北的贺兰山开去。火车上载有中国人民解放军2905部队九团。据历史记载和解放军老战士汪穗福、张风潮等的回忆文章说:为了适应国际时事风云的变化,在极有可能出现敌国对我国发起战争的前兆下,1968年3月,辽宁沈阳军区空军后勤部根据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组建空军工程兵九团,这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2905部队九团。它由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援越的军人组成,还有在68年2月从广东、湖南、江苏、福建、上海、北京招来的新战士占了部队兵员百分之70。他们经过了新兵训练,树立了听党指挥、保卫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部队规则和宗旨,从1968年5月开始,部队分批向宁夏贺兰山前往。而此时在火车上的是:解放军九团一营一连、二营、三营的全体战士和指挥官。
(这本小说以解放军战士汪穗福、张风潮的回忆文章为原形)
他们(解放军)在闷罐火车里坐了四天五夜的火车,只是有时,火车在草原或者别的山地军供站停下,他们才可以下车吃饭走动,之后,也沿途看到了一些美丽的景色:蓝天,如棉絮洁白的云朵,同样洁白灵动的羊群在一大片碧绿色长得矮齐宽阔的草地上跑动的情景,令这些解放军新战士又愉悦又充满遐想,都希望他们所去的贺兰山是这样。之后,火车向很远而荒凉的西北开去,他们的目的地是一一一宁夏贺兰山。据历史记载和当时的解放军战士的回忆文章说:到这里来的兵是从老部队里抽出来的。一个班只有三个老兵,其他的都是1968年从广东、天津、河南、江苏等地热诚参加解放军的新兵。  他们充满着青春纯朴的和坚韧不拔意志的英武身影,令人喜爱,他们是忠诚执着的中国人民解放军……
小说以解放军2905部队九团战士贺兰山掘洞人汪穗福、张风朝等人的回忆文章、照片、图片为原形。以一营一连和三营七连解放军战士、指挥官进行综合描写。
 楼主| 发表于 2025-7-4 17: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二)


       同志们,到贺兰山了!”解放军九团一连连长28岁的张进军,广东人,长得非常英俊、白而润泽的团脸、有一米78,他对在自己前后坐着从细线般的车门缝隙外透进来的日光使车厢里不再暗黑的战士们说,多高兴的!这时,火车到了位于银川西北荒漠一个偏僻小站停下。一度是黑乎乎的闷罐车的灰色铁门,忽地从门外被铁路工人打开了。就像在一个铁盒子里面一样,倦困了多天,一直都觉得非常倦怠无奈的解放军,从同样倦怠的而向往的心情中,在黑乎乎的车厢里,看到铁门被打开,就眼发花,神智晕的神态的解放军,有一种,我们到了家的感觉而高兴得喜出外望。
在这些解放军战士中大部分都是40年代出生的,他们的年龄在18、19、20、21之间。充满了朝气的青年,他们以豪情的胸怀,积极参加解放军坚决保卫祖国的意志,是纯朴有为的中国青年解放军。他们听到了自己的张进军连长,喊大家下车了,就觉得到目的地里了,不用再坐这令人恼火的火车了,都振奋了,就纷纷地站起来,弯下腰,拿起放在冷硬的车板地上的行李卷,背在背上,转过身来,向大开着的车门下去。
长得非常温厚、心地正直、而机敏的张连长又说:“同志们,把自己的衣着整理一下,不要让人民看到:我们解放军军容不整。”张连长在自己战士下车前,提醒他们不能跟解放军丢脸。
“是连长!”战士们回答。
张连长在说时,就抬起自己的双手整理一下戴有五角星的军帽,脖子边相对应的红领章,把紧系在他肚皮上的朱红色皮带扶正。才上前一步,跟跟前的一个看上去有18岁的战士整理他的衣着。战士们都心急各自整理自己的军容,好马上下车,好尽快到达他们在早前想象的贺兰山一定是一片绿草、白色羊群、蓝天的美好景象走去。过了几分钟,等大家都整理好了。张连长说:
“同志们,下车吧!”
然后,战士们就依次一个个地跳下了车。这一刻,离他们认为的贺兰山一定是一个美好的地方的期盼和愿望就要实现。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17:57:4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三)


       一个个头戴绿色、军帽上的正中有一颗光耀的红五星,一张张喜气的充满了理想、热血保卫中国的润泽的脸,脖子两侧是相对称的鲜红领章,一根朱红色的皮带紧系在每一个解放军官兵的腰间;他们背背着铺盖卷,还有穿过他们腰背后的紧系着皮带里的布包等。他们有些两手抬起把背在他们放在背上的铺盖卷上的步枪的从他们脖子旁的肩上到他们胸前的枪带子压着,往前面的站口走去。这些解放军坐了几天几夜火车的疲乏神态似乎没有抑制住他们以为的,自己所要到的目的地一一一贺兰山,一定是一个蓝色白云,一横片草原的想象的向往中。在一排长丁晓军的军事口令下,在停在他们身后的火车边的简陋的站台地上列队集合。
解放军2905部队九团一营一连连长张进军就站在三横排一连战士们的跟前说:
“同志们,我们已经到达目的地了。只要出了火车站,再往西边走,过去不远就是贺兰山了。”
张连长把他非常英俊的团脸对着一个个脸上充满了对到达贺兰山的新奇新鲜的战士们。而他本人也没有见过这个山是什么样子。
他看到战士们似乎人未到心在急的神态,就不再废话了。非常利落地大声一喊:“好,咱们走吧!”
然后战士们向前面纷纷走去。
“二排长,”走在二排长林飞身边的新战士19岁的姚同得,长的有些矮壮、团脸,还有长得一米六五的,一双清秀的脸的赵兵,个子瘦,爱说笑的李力前,都是从广东中山等地来的兵。这些68年的新解放军战士大多是1947前后生的,都是在祖国温暖幸福的环境里长大,是18、19、20岁的美好年龄的时候。他们都思想积极、热血凛凛、参加解放军、保卫祖国!
 楼主| 发表于 2025-7-5 17:58:37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四)


       中国六十年代有一句口号:农民的田地麦浪滚滚、工厂繁忙沸腾、我们的解放军战士保卫边疆。
请关注明年二月发出的描写解放军军六十年代部队生活训练的小说《孟连长》。
“什么?”脸长非常瘦,容貌非常英俊,有一米七三的二排长林飞,边往前走就边侧过脸来问。他们几个人的左右前后都是身着绿色军服,头戴有红五星的绿色军帽,腰间上紧系着一根朱红色的皮带,背背着叠好的铺盖卷和斜背着的步枪等等战士,都在向前面简易的车站出口较快地走去。而他们的两边靠西侧是:一座泛着土黄色没有叶草的扁长的矮山,有四五座在铁轨边的陈旧的灰砖平房;东面也是六七间平房有仓库、铁路职工的宿舍和一栋两层青楼的车站调度室和办公楼。在这个小站唯一的一根铁轨边上,竖起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柳安站。
“我们终于到贺兰山了,这里一定是跟我们看到的在甘肃青海的沿路上,一大片的大草原,是吧?”
“嗯。”林排长认为一定是。
“排长,你说,一定有羊吧?”姚同得一脸都是对他们马上就要到达贺兰山的美好的猜想中。
“那当然。”
“到一个新地方多好呀!”姚同得心情是那样的高兴,他感叹道。他脸上都是愉快的表情,从火车到达宁夏这个西北偏远小站起到现在就一直这样充满了急切看到贺兰山的迫不及待的心情,具有同样心情的还有很多的新战士。比如:有李力强、汪穗福、李力前等。
“嗯,我们又可以为国效力了……”
……
他们一起往前面没有车站门的,站外两边几乎少人走的一两条街上走去。过了街,他们往西走,走了二十分钟,来到了一片有很多小石块的呈土黄色的高山下。
张连长才停下,对身后一长串身着绿色军衣,鲜红领章,腰间紧系一根朱红色皮带的战士们大声说:
“同志们,这就是贺兰山。”
 楼主| 发表于 2025-7-10 17:38:42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五)


       展现在所有解放军眼中的是:
一横片宽广而平坦的呈灰土色的土地。它靠北是多座连绵的没有一颗树草的贺兰山,与远远的在蔚蓝色洁净的蓝天相接;在前面,很远的北侧是一片时高时低的扁长的矮山,和多座如浪尖形的山峦和皱褶般的褐土色的山壁。在往南,就是延伸到前面和侧南面的宽广而一抹平展的平地。在近处和远处都是小石子和小石块相杂的土地。在夏日炎炎的气息里,你能感到一种温热后面的隐隐的炽热,使得干涸的地面孤零零的。这里什么都没有:没有一间房,一棵树,没有一个人影在走动。在一片土黄显得干燥的地上,只是隐隐能感受到,中国西北六月夏日的炎炎的气息,让每一个战士已经看到了。在位于贺兰山下往南延伸到天边的宽广平坦的土地上到眼前都是密集泛着土黄色的小石块,如小点子般的绿草,一小陀一小陀的与小石块相杂其间展现在眼前,感到眼前的一切跟沙漠没有两样。
“啊一一”有多个解放军新战士被眼前的几乎空无的景象弄得来,张开口就闭不上了。木然地干站在那里。
过了近两分钟,才有人喃喃地说:
“这就是贺兰山,这就是我们要去是地方吗?”
“对。”听到站在自己身边的多个战士言不由衷的试问,张进军连长如实回答。
“怎么会是这样?怎么了,我们走错了吗?”战士李力强发呆般絮叨。把他光滑的圆脸一会看看前面一切空无的戈壁滩,一会看看身边的战友,好像他受了哄瞒似的。他好像才从这件事里和他来这里前所盼望的贺兰山应该是蓝天、白云、绿色的草地美好想象里却什么都没有看到,而他看到的竟然是这样的境地。带着一副孩气的苦兮兮的脸又问:“这怎么没有草地,白色的羊群啊!”
“你说这些哪里有哦!”姚同德非常失望感叹道。一个脸皱得来人都显老了。眼前的一切使他失望得很,非常的闭气!
 楼主| 发表于 2025-7-10 17:39:48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六)


       张进军连长看到战士们十分惊诧,后是有点愠怒,非常的失望,而后是无可奈何,仿佛只要他张连长说一句回去,他们就争着赶紧脱离这里。张连长就说:“好了,别抱怨了。我们是人民解放军,不是来享福的。我们就是要不怕吃苦,发扬我军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战胜困难,扎根这里,建设我们的国防战备工程。”
战士们还有嘀咕。
“走吧,还是往前面走。”张进军连长说。他听到了战士们在埋怨,也没有呵斥自己的战士。心里仁厚的张连长也不理会他们的抱怨。
“是连长。”
然后,战士们就向宽阔的平地走去……
解放军2905部队一营一连连长张进军,团脸,有近一米八,广东人,身子魁梧,他温厚而机智,人长得非常的英俊。
“我还以为这里有一片草场,还有羊。”张进军连长在发出命令后,带着九团一营一连往前面走去,就又听到身后的战士们在非常失望地嘀咕絮叨。
“是呀,真是没有想到,把我们喊到这样一个人影都看不到,全是沙石的地方来受罪,今后怎么办呀?”
“哎,真是倒霉的很!”
“我们原先从沈阳经县出发,我还以为有一个不错开始,你看……”
 楼主| 发表于 2025-7-22 17:35:31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七)


       张连长听到身后几个广东青年解放军战士李相贵、刘凯、于子刚在发牢骚。他知道这几个广东兵最爱聊、发牢骚,好像他们几个是被哄到这里来似的。张连长没有说话,他理解这些新兵的感受,因为,他也是从一个新兵过来的。他看到前面有一些指挥官让战士们停下来;然后,一个营部的较高的通讯员跑到张连长前面。解放军九团一营营长是王正东,九团三营营长是张元龙。通讯员说:
“张连长,营长喊你去开会。”
“行,我马上去。”张进军连长说。他觉得王营长就目前的情况,需要召集四个连长说话。他刚才就听到了多个战士非常失望的抱怨。而自己是大家的连长尽管有些失望,但是,他觉得解放军就是要不畏眼前的困难,就是要完成上级军首长下达的任务。
营部通信员就马上走开了,到后面去通知二、三、四连长和指导员去了。
已经32岁的长得体大、作风端正的王正东营长知道,九团的目的地到了,那就是宁夏贺兰山。根据薛世超团长的指示,九团该在这里扎根进行国防工程的建设了。王营长根据目前的现状,喊手下的四个连长商量。
看到自己的连长去开会去了。原地坐在自己的背包上、或坐在地上或站在地上的一排战士们都关心去开会的连长会带回什么消息呢?
他们当然希望不要呆在这里才好。
“一排长,你说连长被喊去开什么会呢?”长得瘦高些的李力强问站在一边的一排长,也是瘦高、非常壮实、长脸的丁小军排长。
“别问了,等一会连长回来就明白了。”说话利落的丁排长回答。
坐在李力强身边的一个矮些的、团脸、爱说笑的20岁的战士姚同德说:
“李力强,你是不是想连长对你说回去。”
旁边的战士笑了。
“我没有这样想。”李力强辩解道。

 楼主| 发表于 2025-7-22 17:36:25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八)


        王连长已经宣布了上级首长的指示。这让在坑道里的每一个战士、指挥员觉得意外而心里无法平静!大家还看到了王连长和一排长黄永强做了安排:一个在上半夜,一个在后半夜去高地监视美军的动向。在一班长魏志刚的的安排下,20岁的志愿军年轻战士赵德有和另一个战士将到高地上去警戒。
赵德有心里如有大事般不平静!从连长的话里,他感到上级军首长和连长,到现在都不知道美军要在什么时候来攻击我军。不过,他想道:别想这些了,到时,真有大事,还有大家,还有连长,怕什么?赵德有带着这样的心情,走到在放有,那在黄亮亮的马灯光照耀着的凹凸不平的、黑一块亮一块的如皱褶般洞壁下,背靠在一个弹药箱上,闭上眼想睡了。
可是,本来就在这个时间,是近21点,他就没有睡意,当听了自己连长说的上级指示,一种在现阶段里,有不确定对我志愿不利的战事发生,赵德有就更睡不着了。虽然他坐在放有胶布的地上,他还是感到屁股下的地上阴冷的。
他好久都睡不着,脑袋里被这事弄得心里烦躁,也不知道过了很久,他在不平静的思绪里,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到了0点,王东潮连长和一班长魏志刚准备上高地了。

魏班长就走到一班的所在里洞,弯下了腰,伸出手,把睡得迷迷糊糊的赵德有的肩旁拍拍,赵德有就马上睁开了眼睛。
他知道,魏班长让他和另一战士韩兵去警戒的。
“赵德有该你站岗了。快起来!”
“要的。”
然后,一班长走到一边,把睡在五六个战士中的韩兵喊起来。
一会,他们和王连长向坑道外面走去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17:30:5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九)

       此刻,
你能看到:一色过来到那边很远的山脚下,都是头戴绿色的军帽,腰系朱红色的皮带,一个个解放军战士双手举着铁锹在挖土,彼此相站;那军帽上的红五星和开始流汗的下巴下的两道红色领章,在此起彼伏的挖地的解放军非常英武的劳动的身影中忽而闪动,一时间,在广阔而光秃秃的土地上,都是身着绿色军衣,戴有红五星、红领章,腰系朱红色皮带,在挖地基的庞大的解放军劳动场面。如果不是身着解放军的绿色军装,会让人感到:那是一大群人在那里开荒耕地。
……
渐渐地,白得发黄的太阳在落山了。而战士们在照样举起铁锹,伸直双手,过他们的头顶,这样使得紧系在他们肚皮正中的皮带扣环,时不时发出耀眼的白光。以及他们举起的铁锹有力地挖进地里,而在他们英气军帽上方的红黄黄晃眼的夕阳把战士们融进在美丽的光辉里。
而另一些战士在靠近山脚下的地上在搭建帐篷。
这样,一阵劳动后,19岁的解放军战士汪穗福已经挖累了。他看到:身边的一些战士也停下,把铁锹放在透出隐隐燥热氛围和原来发硬而现在被挖得沙土翻起的地,在喘气,一脸涨红。
他身边还有一个和他来自广东的战士杨中,18岁,长得壮实,矮些,目光尽带孩气的杨中看到长得非常眉目清秀、方脸的汪穗福边挖边眨一下有汗水滴在他清亮眼眶里的情景。便问:
“汪穗福,你不歇一吗?“
“我再干一下。”
“嗬,你才比我大一岁,就挺能干的。”
“我当了解放军,就要卖力干,不能偷懒耍滑。”
“是呀。”
然后,汪穗福就马上中断他和杨中的他认为的废话,就把拿在手里的在落日光辉下,被照得黄黄的有沙的铁锹举起来,往脚下挖得沙土凌乱的地上挖下去。
 楼主| 发表于 2025-8-2 17:31:40 | 显示全部楼层
贺兰山(十)

       杨中看见汪穗福挖地,就跟着挖,好像他不知该怎么做似的。
他俩又挖了八九分钟,又挖累了。
汪穗福想歇歇。就把左手里拿着铁锹往土黄色的被挖来翻起的沙土里有力地一插,右手伸进被浅红夕阳照到他紧系着朱红色皮带的皮带扣环而发亮的腰间皮带下绿色军衣包里拿出手帕来,把在他涨红的脸上、额上的汗津津汗水擦掉。后他看见杨中脸上有汗。就说:
“杨中,你脸上的汗水都掉下来了,来擦一下。”
“哎呀,擦了一会儿又有了。”
“这样,不舒服的。”
“那好吧。”
心地厚道的汪穗福主动把手帕递到杨中左手拿着的一铁锹都是土沙而放开的右手上说:“杨中,把你脸上额头上的汗擦掉。”
“嗯。”杨中就接过汪穗福的手帕把脸上汗水擦了。
而在旁边挖地的张风朝,也是广东的。他看见他俩这样。他就说:“没有干几个小时,这天要黑了。”
杨中说:“黑就黑嘛。正好明天又干。”
“你看,一班的战士在搭帐篷。”张风潮又看到了在他们侧后面的地上一排三个班在搭建帐篷,后面就是其他的连排。而一班长黄正奇和三个战士搭建的帐篷在他们侧边过去些的地上。他还看见个子非常魁梧的张连长走过去和战士搭帐篷。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8-16 12:31 , Processed in 0.016366 second(s), 10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