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3718|回复: 3

[原创]学疑思问,能如婴儿(之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9-10 14:21: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3、不惧上问。在这一点上我认为你要好好纠正,你平时跟哥哥、姐姐在一起时虽然算不上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但还算是谈笑风声、有板有眼甚至还带有几分“霸气”,但一到老师面前,就什么话都说不出了,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更是不敢开口向老师求教,这是学习中的大忌。其实所有的老师不仅非常乐意接受学生的提问,还希望学生们多问,对会提问题的学生老师都从心底里喜欢,因为学生有了思考才会有疑问,遇到疑问向老师求教,这样有助于问题得以及时解决,问题得到解决,学生就有所长进、有所进步,不断长进不断进步,才会超越老师。老师都希望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孔子一生中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教出一个超越他自己的学生,唯一一个有希望超越他的颜回不幸先他而去,所以他常为颜回的英年早逝而痛惜。《恰同学少年》中有一个令人难以忘怀的镜头,当杨教授让同学们畅谈人生理想时,其他同学都畅所欲言,毛泽东却突然反以此题“发难”他尊敬的杨教授,反问杨教授的理想是什么,杨昌济教授当时不假思索地将答案写在黑板上——“自闭桃园称太古,欲栽大木柱长天”这不正是天下所有老师的最大愿望吗?由此可见,毛泽东不仅“善问”,还不惧上问,甚至到了“发难”老师的程度。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了有疑则问、不知则问,还要做到不惧上问。               

4、不耻下问。问,不论师长、同学、朋友,不论年长年少,“三人行,必有我师”。学习不能顾及面子,凡是学有所成、事业有成的人都很注重这方面的修养,而且还做得很好,各级政府每年一度召开的人大、政协会议,就是广泛征询、听取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意见,是典型的不耻下问。《三字经》里的有这样一句话:“昔仲尼,师项橐(仲尼即孔子,项橐是当时燕国一个年仅七岁的小孩)”,讲的就是孔圣人“不耻下问”的典故。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项橐见到孔子时说:“听说孔老师很有学问,知道您今天路过这里,因此特在半路上等候您,以期得到您的教诲。”孔子和蔼地说:“请讲。”项橐朝孔子拱拱手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说:“你真是问得怪。江河湖海,凡是有水就有鱼;不管柴草灯烛,点上了火就冒烟;至于植物,没有叶又怎成树;没有枝还哪来的花。”项橐一听格格直笑,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有鱼,萤火没有烟,枯树没有叶,雪花没有枝。”孔子听后,虽然知道这只是类似脑筋急转弯的怪题,但仍然很谦恭地说道:“后生可畏啊!老夫愿拜你为师。”孔圣人尚且如此谦虚,何况一个普通的学生?遇到问题,不便向师长求教的时候,就不妨问问你身边的人,不能门缝看人,俗话说“门缝里看人会看扁人”,意思是说在门缝里看人,只能看到某人的一点或者一部分,而无法全面正确了解一个人,这无异于盲人摸象,会犯片面性的错误,每个人都有他的过人之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谦则受益,满则受损。要切记:凡事虚心的人总是最大的受益者                     

5、“问”与“答”的辨证关系。问是学习,答也是学习,问与答,是同出一处而不同名(如上与下、彼与此、大与小等等),这两者异曲而同工,殊途而同归。问答问答,有问就有答,没有答还哪来的问?问他人,人家告诉你是答,如果他人问你,你不回答人家,那就是有问而无答了。如果光有问而无答,那么人类就将生活在充满疑问的世界,人与人之间就无法沟通,语言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人的世界也就因此与动物世界无异,哪还有什么“北京——南京”、“老师——学生”、“张三——李四”……?也就不存在什么学习不学习的事了。所以希望你不仅要养成一个虚心善问的习惯,同时还要培养一个回答问题的良好习惯!课堂上一定要积极发言,发言是答,答就是学习!发言不只在于回答了老师的提问,更重要的意义是你在参与相关问题的讨论时(常说“重在参与”嘛,课堂发言就是最常见也是最好的参与机会,要注重对自己参与意识的培养),有机会将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讨论。既然是讨论,就不需要担心对与错、是与非,发言只代表个人的观点、思路和想法,如果观点新颖、思路清晰、想法独到则与同学共享;若是有误,老师、同学们会给你指出并且予以纠正,那样自己的思维空间就多一缕阳光,多一分生机,这样对自己错误认识更为深刻,甚至终身都难以忘却、不可磨灭,其最大的受益者不正是你自己吗?              

6、问的重要性。学而不问,自己难免要多走弯路,那样的学习效率势必会事倍功半,更为严重的后果是,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将会为之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问,能将他人的经验为我所用,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勤问善问的人在学习上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这里,我们一起思考一些关于“问”的故事,这些故事你都比较熟悉。当年的刘备,虽说不仅是个“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的大人物,还是“当朝皇帝的叔叔”,可他飘泊半生,过的却是郁郁不得志的、寄人篱下的“悲惨”生活,如果不是他后来三躬其身,到隆中垂问诸葛亮,诸葛亮会跟他讲“三分天下的‘隆中对策’”吗?会有后来的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刘氏江山吗?不仅答案是否定的,只恐怕在曹操挥师荆州的那一刻,他屁股上的“赘肉”也变成曹操饭桌上的下酒菜了,是其一。再看当年的孙权。时值锋芒正盛的曹操在不费一兵一卒占取荆州的同时,还白拣了15万荆州水军的时候,将80万大军齐集江东对岸,挥鞭直指江东,吓得孙权的江东集团胆战心惊,投降的论调充斥朝堂,当时如果不是孙权诚心征求并采纳了鲁肃、周瑜的主战意见,就不会有让人津津乐道的赤壁故事,也不会有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壮丽诗篇,而孙权本人,如果一旦投降,就算不被曹操宰杀(荆州的刘琮就是样板),最多也只能为曹操牵马扫地,让他“享受”当年勾践的“待遇”罢了。同样,曹操当年与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时,他也产生了打道回许都,与袁绍做最后的负隅顽抗的念头,可他在关键时刻,还是没有忘记询问、征求他的谋士荀彧、郭嘉的意见,总算在官渡坚持了下来;再后来,如果不是曹操听说袁绍的重要谋士许攸来“访”,激动得赤足相迎,以赤诚和谦恭打动许攸,向许攸询问破绍计谋,将绍军的数十万石军粮毁于一炬,会有官渡之战的全胜吗?与之截然相反的是,袁绍不仅不主动向他的谋士许攸、沮绶询问征求意见,许攸、沮绶一再进献的计谋,都被他统统抛置一旁,不予理睬,刚愎自用至此,实在令人匪夷所思,他如果采纳了其中的任何一个计谋,恐怕其结果就会是另一种情形了。由此可见,“问”,在人一生当中所发挥的作用是何等的举足轻重。          

7、问的意义。人们常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书面语言只是文字,虽然,现在的书不再是“道可道,非常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那样令人费解,然而,真正的精华同样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书中所蕴涵的道理一样要靠各人用心领悟。正如曹雪芹在《红楼梦》开篇所言“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所以,问更有助于将书中蕴藏的“意”深挖出来。只有与书中的“意”融会贯通,才会有属于自己的心得,有了自己的心得,才能将所学的知识与日常生活相印证,才能提升自己的素质(什么是素质教育?将平时所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思想意识,成为指导自己日常生活一贯行为的指针,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使自己在学与问中得以不断升华。否则,充其量自己只能算是“两脚书橱”,就算是挨过考场这一关,将来走上社会,在工作岗位上,也难免会茫然不知所措。          

能做到勤奋学习、敢于质疑、敏于思考、虚心善问,算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要领,能算是一个好学生了,但还算不上很优秀,那么优秀的学生该是什么样的呢?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更为有效的学习方法:忘记学习。只有做到忘记学习、乃凝于神,才算是步入学习的最高境界。         

发表于 2007-9-10 16:4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学习了.问好先生!
发表于 2007-9-10 20: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你应该将所有的发在一个帖里哟,怪我提醒得迟了,罪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9-11 00:14:27 | 显示全部楼层
 天涯倦客你好! 那么长,让人怎么看?就我自己一次看那么多也没那耐性的,再说总感觉写得不好,献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2 08:22 , Processed in 0.020317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