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2720|回复: 3

[原创] 天开画本供诗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2 16:41: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天开画本供诗人 ——曹筱春湖滨风光诗鉴赏 文/单国顺 射阳河(旧称射阳湖)是阜宁人民的母亲河,其秀丽风光不仅属于两岸的人民,也属于诗家。尽管也有几个古代诗人留有几首歌咏射阳河的诗作,但一是数量少,二是诗家多属客籍。许多年来,我一直在寻找一个地方上的专门属于射阳河的平民诗人,类似于专门属于海滨盐民的吴嘉纪那样的诗人;从他的诗作里找到他所拥有的射阳河,以及射阳河所拥有的一切。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最近我无意中得之,幸甚! 曹筱春,生卒年不详,从他诗作的一些背景上看,主要生活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阜宁县陈良姜湾人。其生平事迹甚渺茫,然属平民已无疑。滨湖而居,以吟咏为乐事。有诗集《求可轩诗稿》,未刊行,其中有较多篇章是描绘射阳河风光和诗作者恬淡生活的。敝同乡老教师姜影白先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在滨湖小学教学,无意中从学生手中得其手稿(学生已作为草稿本),知为曹筱春遗作。救诗如救命,胜造七级浮屠。此遗稿为曹诗作的大半或近半。后因动乱恐祸及己身,姜焚毁其原手稿,而诗作的大部分被抄录下来,一直保存至今。我复于姜老处转抄,经校订,得诗240首。现录数首于此,并略加赏析。 《渡口口占》:“一村杨柳一村烟,春色年年剧可怜。亭午梦酣谁唤觉,黄鹂声在杏花边。”前两句,小村被春光所包围,从烟柳上已见春之意态,让人滋生怜春之情感。这样的春色年复年新。“可怜”,即可爱义。后两句,鸟声与花色花香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美的集合体,而鸟声又把人勾联住,是鸟声唤醒了睡梦中的人。诗境像春光一样明丽。 《春日书事》:“夜雨初晴水满池,草生帘外发幽思。燕因旧识来偏早,花为新移放故迟。”四句四景。后两句真是绝妙工对,有物候科学,合自然之理。 《湖村晚眺》:“飒飒西风半掩扉,芦花散作雪花飞。一堤红树斜阳外,隔水人家唤鸭归。”西风茅屋,芦花,堤树,斜阳,水、鸭和人,一幅清朗的秋色图。树本绿色,得斜阳之照,故言“红树”。“隔水人家唤鸭归”,这是鲜活、有汁水的生活画面,把它裁入诗中,沿丝合缝,十分熨贴。 《冬日村居》:“孤村水上两三家,秃树斜阳数归鸦。谁肯冒寒风雪里,小桥西畔访梅花。”孤村两三家,使人想起杜甫“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的诗意。 树之“秃”,因冬也。后面“风雪”、“梅花”更是典型的冬景。雪里赏梅,雅人雅事也。“谁肯”二字可见“雅”之难得,愈显抒情主人公之雅不同凡俗。 《村前晚眺》:“射阳湖上晚风前,眼底秋光画里天。一片青帘红树杪,酒家楼阁夕阳边。”“眺”就是望远景。后两句把人的视线拉长,把景物擦亮。青帘是招酒旗,酒家的标志。因酒家楼阁贴近夕阳,青帘“红”于树梢就显得自然而合理了。 《晚泊》:“虹销雨霁剩残曛,晚泊长湖酒半醺。投宿鸟争烟里树,放歌人坐镜中云。”后两句不减唐人佳处。绿树含烟,晚归的鸟儿争向树里栖息,虽然烟树掩了鸟儿的形体,但喧闹的鸟鸣声依然传出。澄湖一如平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人坐舟中,如在镜面上行驶,恰似坐在白云之上,飘飘然似神仙境界。置身在这样的境界里,不用说是在酒后,不酒而自醺。 《河溪雁影》:“夕阳如画雨初收,浅浅沙溪细细流。滟潋波涵芦雁影,一行描出一行秋。”芦雁是这首诗的心脏,“秋”是一这首诗的灵魂。从末句上看,雁们分明是诗人了,写的是关于秋天的诗行。 《风雨归舟》:“湖天风雨大迷离,鸥鹭还从个里飞。只有渔人往来易,飘然棹得一舟归。”湖天是鸥鹭的家园,是渔人的世界和用武之地。风雨迷离,湖天浑然一体,对他人来说,也许意味着不可测和神秘,而对经惯了风雨的鸥鹭和渔人来说,何碍之有?“飘然棹得一舟归”,风雨中渔人何等从容自如、轻捷、潇洒! 《夏日湖村》:“湖村六月气如秋,尽日门前碧水流。爱向莲花深处泊,借得渔家钓鱼舟”。“水风吹梦醉初醒,柳外莺歌正可听。未得纳凉幽妙处,湖心差个小茅亭。”第一首,六月,热至极也;而“门前碧水”、“莲花深处”又沁出一个“凉”字,这是以凉击热。画面是动态的,却又充满宁静感,水流,舟行、舟泊,则是以动反衬静。第二首,“水风”、“柳外莺歌”是实景,而湖心小茅亭则是虚景,虚实相济。 《屋外小桥》:“窗从柳下水边开,草屋原堪避俗埃。却笑风尘名利客,无人肯过小桥来。”小桥这边是避俗境,小桥那边是名利场,小桥本身是界碑。踏上小桥,就能提升一种境界,但世人谁肯抛却名利欲望而过小桥来呢? 《早春晚眺》:“东风拂面旧寒轻,闲眺村前雨乍晴。杨柳初将春色漏,青青藏不住黄莺。”“漏”、“藏不住”是诗眼。杨柳泄漏春色,是说柳枝上生出了叶芽,“漏”,似有意又似无意;柳之青还藏不住黄莺,说明柳色还浅,还嫩,叶还小,恰恰表现了春之“早”。 《秋日晚眺》:“湖干晚眺乐无穷,射水茫茫漫碧空。蘋白蓼红秋色好,天开画本夕阳中。”秋水与长天一色,都是“碧”的,而蘋白蓼红就绣在这大块的碧色之上;再加上夕阳也是红的,色彩搭配如此美妙。真是“天开画本”,大自然就是美术大师。画本上有人,这一切景象都尽收在一个晚眺的诗人眼里,他为此而陶醉。 《射湖秋泛》:“波光湖影画晴空,无限芦花间水红。小艇满将秋色载,蒲帆饱挂快哉风。”诗中没有写太阳,但由“水红”还是看到了一轮红日。以小艇之微载秋色之大,大小反差,也能形成诗美。 《秋日晚眺》:“叶乱烟横野径时,秋天景物倍凄凄。渔舟载得斜阳去,渡向芦花射水西。”前两句,让哀景凄情下沉;后两句让“渔舟”、“斜阳”、“芦花”等明丽景物上扬,并飘移。渔舟载斜阳,当然是诗家语,唯其诗家语更显得别有情致。 《日暮河畔》:“小立柴门外,临风逸兴赊。蜘蛛藏屋角,蝙蝠拂檐牙。牧笛荒村里,渔灯射水涯。多情明月影,又到野人家。”其中“蜘蛛藏屋角,蝙蝠拂檐牙”绝类贾鸟之句。牧笛荒村、水涯渔灯,不仅是典型的水乡景物,而且显得有人气。明月照人家,本是常景,偏言明月多情,还用了一个“又”字,有意缩短了月与人的感情距离,把月拟人化,有了亲和感。 《舟归》:“呼啸北风远,夜泊射阳干。孤月随舟冷,飞星坠水寒。雁声灯照起,鸥梦橹声残。乱世惟少隐,心思七里滩。”冷月清辉投影在河里,一如“静影沉璧”所状;舟行,水中之月亦行,永远保持那么一段距离。几颗寒星,坠落在水中,随清波的晃动而晃动。栖息的雁和鸥们时而被行舟惊起,呼地一声飞往他处。行舟在静谧的夜间有节奏地传出一声声的欸乃。诗人的描写何其逼真!生于乱世,性命也难保全,求隐已不能够。尾联两句反映了诗作者消积遁世的世界观。 诗带烟霞味,能淡人名利之心。
发表于 2007-11-13 01:34:52 | 显示全部楼层
  救诗者,胜造七级浮屠,欣赏作者的责任心。另一方面,整理别人的佳作,也有含英咀华的快感,由此迷恋其中,自然不觉其苦,信也!!
发表于 2007-11-13 19: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13 20:01:41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4-28 20:32 , Processed in 0.016751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