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053|回复: 2

孩子逆反心理严重怎么办?(转)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1-19 13:59: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前苏联心理学家普拉图诺夫在《趣味心理学》一书的前言中,特意提醒读者请勿先阅读第八章第五节的故事。大多数读者却采取了与告诫相反的态度,首先翻看了第八章的内容。这就叫心理的逆反现象。研究发现孩子从两岁开始就有了逆反心理,随着年龄和生活经历的增长,逆反的表现和强度也在发生着不同的变化。一般来讲孩子的逆反心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逆反心理的表现:
反抗父母。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对立,一般表现为频繁地大发脾气、与父母过度争吵、明显地对抗和拒绝大人的要求和原则,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无端生厌。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他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或退学。
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的消极抵抗等等。
例如,在父母面前,父母没说两句话就摔门而去,或者说:“得了,得了,我什么都懂,一天到晚数落什么!”;在同学面前与同学意见经常不统一,说话尖酸刻薄,频繁发怒和怨恨他人等不合作、对抗与敌视的行为;在老师面前,表面是一套,心里是一套,你说破嘴皮,我自岿然不动。这些孩子除了叛逆性格之外,一般都比较悲观消极、嫉妒心强。
2、造成逆反心理的原因  
(1)心理发育特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自我意识也逐渐发展、独立性明显增强,“独立”成为心理上的一种迫切需要。当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事实上,孩子的“独立”愿望也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逆反心理便开始萌芽。加之思维方式的不成熟,和认知的片面性,往往使得“逆反”能疯狂成长。
(2)不当的教育方式的直接后果
①不切实际地期望
许多的父母为了将来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往往不考虑他们的兴趣爱好,强迫孩子学这学那,硬让他们去做他们一时还难以做到的事情。这种拔苗助长的做法因为忽视了孩子们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往往结果适得其反,并且很容易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即超限逆反。
超限逆反是指个体在过度接受某种刺激后所做出的逃避反应。这也是人类出于自然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性的心理反应。即使有利于满足我们某种需要的刺激,如果超过了一定限度也会给人带来伤害,会使人在心理上产生根本性的逆转,由原来的赞成、接受、欣赏转为反对、拒绝、逃避的态度和行为。更何况是违背孩子意愿的指挥和命令呢?  
②对孩子过于严厉,管理方法简单粗暴
对孩子严格要求是对孩子的爱和负责任的表现,但如果不能采取恰当的教育方式也往往会适得其反。禁果逆反就产生于此。指的是理由不充足的禁止反而会激发人们更强烈的探究愿望的一种心理反应。“禁果”的说法取自古希腊的传说;伊甸园中的夏娃被禁止摘食善恶树上的禁果,然而夏娃却终于在蛇的诱惑下偷食了禁果,受到了上帝的惩罚。面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提出一连串严格“禁止”的时候,如果缺少必要的解释说明和富于启迪性的教育疏导,这些简单生硬的“不许”、“不准”就像一道道的紧箍咒必然会激起孩子们“天然”的反抗。
另外,“不打不成器”的思想也许在有些父母的脑子里还依旧存在,他们时不时地讽刺、挖苦孩子,甚至动武打孩子的做法,无不伤害着孩子的自尊心,往往加剧了逆反心理的发展。
③反复唠叨,喋喋不休
有些家长唯恐孩子不听他们的话,就会反反复复、唠唠叨叨的说个不停。试想让孩子们长期处于这种“马拉松”式的说教环境中,能不产生逆反心理吗?即使孩子知道家长说得有理,也不乐意听了。 
此外,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比如课上负担过重,激烈的升学竞争,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环境污染等;家庭环境的影响,比如夫妻不和、婆媳反目;邻里之间的关系,亲戚之间的勾心斗角,父母对一些事情的处理不当,父母的价值观、人生观、是非观,父母以至整个家庭在社会中的地位或者是孩子在人生成长的历程中所经历的一些不公现象都可能导致逆反心理的形成。
解决策略:
  1.改变认知,正视孩子的叛逆心理
父母如若遇到自己的孩子逆反心理很强,不要惊慌失措,大惊小怪,应该知道,这是一种正常现象。事实上,逆反心理中也包含许多积极的心理品质,诸如自我意识强、勇敢、好胜心强、有闯劲、能求异、能创新等积极的心理品质。现代社会充满竞争,迫切需要具有创造性思维,眼界开拓、能进取的人才。因此,父母要善于发现逆反心理中的创造性品质和开拓意识,并合理引导。只要引导得当,逆反心理是能够在现代社会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逆反心理在某种程度上能防止一些不良品质的形成。逆反心理强的孩子在不顺心、烦闷、压抑、不满意的时候,敢于发作,能使不愉快的心情和不利于身心健康的负面情绪不至于长期滞留于心中得不到释放。他们不会有畏缩、压抑的心理,也不会懦弱、保守、逆来顺受。这样能起到维持身心健康的作用。
有人曾说过:“魔鬼是一种化了妆的天使。”也就是说,失败以后的成功比不失败所取得的成功意义更为深远,因为失败本身也是一种财富。那么面对孩子的叛逆心理我们做父母的应“临危不惧”,分析孩子的原因,分析自己的原因,利用其中的积极因素,耐心地有系统地疏导孩子步人正轨。逆反心理这条弯道将对他受益终身。
“人无完人”,但也“人无顽人”。任何一个孩子都是可塑的,这需要我们去尝试摸索适用于自己孩子调教的灵丹妙药。粗鲁野蛮的西蒙最终能变成一个睿智者,那是爱的力量。
2.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区间,身教胜于言教。夫妻之间不说相敬如宾,但至少在孩子面前也应该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当意见发生分歧时,不要当仁不让,需要以幽默的语言来结束这场争论。遇事应该积极主动,不要相互推委,同时,我们要尊老爱幼,时常体现一颗仁爱之心,这不光是道德的体现,也是给孩子看,是他们临摹的榜样。很多人可能都听过《芒山盗》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这样的:宣和间,芒山有盗临刑,母亲来与之诀,盗对母云:“愿如儿时一吮母乳,死且无憾。”母与之乳,盗啮断乳头,流血满地,母死。盗因告刑者曰:“吾少时,盗一菜一薪,吾母见而喜之,以至不检,遂有今日,故恨杀之。”
另外,对人对事要热情大方,与邻里相处要和睦,室内环境应清新整洁,给劳碌了一天的女子一种温馨的感觉,一种放松的机会。
和谐的家庭气氛是建立在民主、平等的基础之上的。愿家长放下您的威严成为孩子的良师诤友。
3.讲究方法,科学引导
(1)善于倾听,给孩子最基本的尊重
我接触过这样一个学生,小学时候成绩非常好,而且也聪明,到了初中、高中就退步很多,逆反心理非常强,总是一副看破红尘的样子。当我们谈心时,他说:“他们不让我说话,还没等我把话说完,他们就开始训斥我。”不管孩子的话对不对,父母都要学会倾听,并与之交流,对于孩子的偏激,我们要耐心细致地进行疏导。
(2)注意使用身势语,恰当关爱
    什么是身势语?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等等我们都称之为身势语。身势语在与子女的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在与孩子的接触中您的表情应该是快乐的,目光是温和并充满信任的,不要总是以怀疑、责备、挑剔的眼光来看待孩子。
(3)适度期待,增强自信
小树不修难以成栋梁,但修了小树未必就成栋梁。作为家长来说,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应提一些比孩子的实际能力略高一点,让他们经过努力能完成任务的要求。这样,孩子成功后不仅能享受到喜悦还能增强自信心。
社会竞争空前激烈,优中选优,尖子毕竟是少数,正视自己的孩子,切不可空想甚至是妄想自己的孩子是将来的主席还是总理。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条条大路通罗马”。让自己的眼光放远些,你会发现:子女的成人比成龙更重要。
(4)生活中多一些幽默、多一些笑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必须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并且尊重他们,留给他们情绪变换和思考的余地,孩子有了思想准备,就相对容易接受大人的意见。法作家阿诺·葛拉索说:“笑是没有副作用的镇静剂”。古语说:“眼前一笑皆知己,举坐全无碍目人。”有意识的挖掘生活中的笑料,适时的把它说出来,您会发现:笑过之后您的精神是愉悦的、自信心是十足的。您的孩子也会感觉到:人生不全是灰色调的。
(5)侧重鼓励、合理暗示
常言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在人们的心灵深处,最渴望他人的赞美。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青少年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还有一点就是当您认为孩子的“逆反”难以逆转时,不要忘记去看心理医生。祝愿所有的家庭都不再为“逆反”而烦恼。
发表于 2007-11-20 12:4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07-11-25 08: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借鉴!谢谢文学之友,欢迎经常光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4 11:44 , Processed in 0.030314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