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667|回复: 3

[原创] 一心愁谢如枯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10 14:46: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李贺 (790~816),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李昌谷、李奉礼,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他日不羞蛇作龙 歌舞声平的大唐在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如一位巨人已经走在下坡的途中,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留下的疮痍还没有痊愈,诸侯割据依旧,宦官集团乱政无能,贵族官僚腐朽骄奢,一股股暗流在平静如水的外表下涌动升腾,在这中唐转向晚唐的特殊历史时期,许多伟大的诗人应运而生,为这页悲伤转身的史册留下了真实写照的控诉诗句。 在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一家小院里,在这个曾经因祖上唐宗室郑王李亮而显赫一时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没落的贵族家里小李贺来到了这个世界,他的到来并没有给这个潦倒的望族带来多大的喜悦,史书对李贺的出生记载甚少,其父李晋肃也鲜有介绍,做过边疆的小官并与大诗人杜甫曾有过交往,后人从杜甫的一首《公安送李晋肃入蜀》得到佐证,李贺身体瘦小,双眉几乎相连,手指很长,从小就胸怀大志、勤奋苦学,博览群书,每次出门总背一破囊,得句即写投囊中, 等到晚上回来,他的母亲让婢女拿过锦囊取出里面的诗稿,见所写的稿子很多,就说:“这个孩子要呕出心才罢休啊!”说完就点灯,送上饭给长吉吃。长吉让婢女取出草稿,研好墨,铺好纸,把那些诗稿补成完整的诗,再投入其他袋子,只要不是碰上大醉及吊丧的日子,他全都这样做,过后也不再去看那些作品。少年时候的李贺就显示出了其超人的诗歌天赋和文学水平,童年即能词章,15、16岁时,已以工乐府诗与先辈李益齐名。他在乐府诗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借古寓今,或讽或叹,灵活多变,涣然有新意,别开境界,独树一帜,与同时代的“元白”、“张(籍)、王(建)”两派乐府并驾齐驱。后来许多的大家诸如李商隐、汤显祖、曹雪芹的作品多多少少都受其影响。一首著名的《高轩过》就是少年所作,至于目前有争议的是诗人七岁时的神来之笔还是十七岁所作已无多大意义,其中的“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庞眉书客感秋蓬, 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这首诗已经充分的表达了诗人龙吟九天的冲天之志。 恨血千年土中碧 少年时代的李贺以超人的才气满腹的经纶闻名乡里并顺利通过了河南府试,获得了“乡贡进士”的资格。此时的李贺可谓是春风得意,踌躇满志,一心想通过科举这条古代文人所经之路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在仕途上有一番作为从而恢复这个没落家族曾经的荣光。 然而和很多封建文人一样,李贺的名气给他的仕途带来致命的打击,一些嫉贤妒能之辈说他父名晋肃,因“晋”与“进”同音,当避父讳,不得举进士。元和二年(公元807年)十八岁的李贺,风华正茂,展翅欲飞,却不得不止步于科举的门槛,不得不止步于仕途的台阶。在此之前李贺以自己一首《雁门太守行》赢得国子监博士韩愈的赞赏,并与韩愈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看到李贺的遭遇,出于对人才的爱护和对李贺的喜欢韩愈写下了著名的《讳辩》,为这位文坛奇才辩理,文中这样写道: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能为“人”乎。这篇文章写得犀利有力,但是,同千百年来的“孝道”相比,它也无疑是以卵击石。李贺最终无法通过进士考试求取功名。 这时候的李贺还没有完全失望,尽管科举无门, 文人凭着自己的名声和才气还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可以通过举荐或者幕僚等途径实现自己的理想。“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等豪言壮语书明了他的一颗拳拳之心,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李贺甚至想到了弃笔从戎,他的《南园》组诗中第五首写道:“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想通过戎马的征程来获得万户侯的显贵。 这个时期诗人的诗的笔端已经伸向那些虚无的鬼怪、神仙,如《梦天》, 《金铜仙人辞汉歌》等作品,其实这也是诗人郁郁不得志的一种宣泄渠道,也为李贺迎来了”鬼才”、”诗鬼”的头衔,一首《秋来》是最著名的鬼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诗所要表现的并不是“鬼”,而是抒情诗人的自我形象。香魂来吊、鬼唱鲍诗、恨血化碧等等形象出现,主要是为了表现诗人抑郁未伸的情怀。诗人在人世间找不到知音,只能在阴冥世界寻求同调,不亦悲乎? “恨血千年土中碧”,壮志未酬的诗人用自己的想象以一块忠魂的鲜血练就而成的玉抒发了自己的情感。 一心愁谢如枯兰 李贺流传于世的诗歌200多首,大多来自于自编为四编本授予他的朋友沈子明的,后来的大诗人杜牧所著《李长吉歌诗叙》、李商隐《李长吉小传》等皆以此为据。 “一心愁谢如枯兰”年仅27岁一代诗歌奇才就夭折了,留下了一个优雅的“长吉体”给后人探索、瞻仰、扼腕、回味和学习。
发表于 2010-8-10 23:20:54 | 显示全部楼层
  华子朋友的文字让我更加的知道了李贺!谢谢华子!
发表于 2010-8-11 07:3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妒英才
发表于 2010-8-11 19:16:07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唐诗人的飞扬与落寞——诗歌盛行的年代,一切都是那么的令人怀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7 17:41 , Processed in 0.01245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