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河海洋
“打狗看主人”是一句民间俗语,极尽讽刺意味。而如今打狗的人并不多,多起来的是养狗的人,从养狗来看主人,犹如以管窥豹,可见一斑。
现代人养狗已经不是为了看家护院,而是为了排解生活的寂寞,别责怪我的直言直语,我说话一向就是如此单纯。过去养狗在乡村比较多,尤其是比较旷野的地方,养狗可以壮胆,可以看家,因为狗有着特别灵敏的耳朵,尤其是在夜间,而且狗也是动物中最忠诚的一种,遂深受人们的喜爱。而现在养狗最多的不是乡村,而是人口密集的城市,不是为了实用,而是为了排解。
很多人特别与狗亲,养狗比养人耐心,舍得花代价。于是,为此专门诞生了宠物医院,据说其大夫也是分门诊和出诊的,煞有介事,很是庄重。有定期的检查,需要专业的打扮,梳理等等,待遇甚至超出了普通“人”的生活水准。我记得在中学的时候,家里也曾养过一只黑狗,一家人叫它黑子,特别的乖巧,那时候我住校,不常回家,但是它却像是认识一般,表现出与别家人不一般的亲昵,喜欢缠着我的裤卷绕着走,缠得你不忍不理它。我们喂它吃剩的食物,它看家,也没见什么轻重不一的病,不知道是黑子不够高贵还是怎的,总之是一点也不娇嗔,就这么散养。
现在我看到的狗,却是大不相同的。有喜爱养狗的朋友,也常谈起养狗的事。吃的是专门的狗粮,分好几种;睡的是专用的狗窝,品牌的;还要有人陪,带出来散步,透气,溜达,还有交友……,伺候一条狗,比伺候公主还不容易。但是养狗的人,大都愿意如此的累着,毕竟狗毕竟是狗,再怎么的还是一条狗,不比与人相处难。
现在的人都住到了高处,不像以前的大院热闹,到了夜晚各自像鸟一样的归巢,不管外面是否万家灯火;到了白天各自又像鸟一样的出巢,进入另一个巢,开始一天的劳作。礼貌地会在楼道或电梯里,相互招呼,绝大多数只是眼熟,却并不认识,也不交流,相互禁闭。这是现代都市独有的寂寞,是一种时代的边缘人群体,生存的空间狭小到以平米为单位,心灵的空间更是逼仄地徒有四壁。我记得鲁迅先生曾形容儿时的庭院为“四角的天空”,而我们的天空在哪里呢?除了回音之外,别无一种声音代表答案。
而狗最好,不能说话,看见的,体会到的,都会永恒的保守,像守着一个秘密似的。因此,在狗的选择上,要求便越来越高,好狗名犬也成了另一种虚荣的标志,折射着金钱和地位,更折射着虚无和庸俗。
在面对狗的问题上,不知道是狗真的进步了,还是人在退步?怎么就和狗飚上了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