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725|回复: 14

[原创] 黑白古街春联红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2-11 12:2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黑白古街春联红 文/苏桃源    提到春联,当学一段历史。最初的春联,是从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桃梗”演变开始。《淮南子》上说,桃符(即桃梗)是桃木刻成的。上面刻着灭降福的咒语,一年一换。   五代后蜀皇帝孟昶在过春节时心血来潮,令人将桃树削片,他亲自提笔在上面题写了联句:“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这就是中国最早的春联了。至于春联这一名称的正式诞生,则在明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曾在除夕时下旨:“公卿士庶之家,须写春联一副,以缀新年”。以后,春联得以推广,沿袭至今。一到过年时,各家各户都要贴春联。   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   从童年记事起,我就心往神驰翘首思念贴春联日子,因为贴了春联就证明过年了。小时候听父母讲,贴春联是一件既庄重又神圣风俗。一些借债不还的老赖人家,往往钻了这个不成文习俗的空子,贴春联时下手很快,比平常人家都早,有的甚至在上午就贴好了。此时,如果这户人家贴好了“门对”,讨债的上门,见状,只能默不作声打道回府,待等来年再作道理。有的债主如果拎不清,不懂得这个习俗,长不住记性,被无辜打成鼻青脸肿,被骂的狗血喷头是常事,只能暗自叫苦,自认倒霉。   这么多年,我爱好自编春联,为自家,为街坊邻居奉上几幅,年年有新意,岁岁皆不同,很是开心,颇为自豪。每年除夕的下午,是我最为劳累的一个午后,请人书写春联,亲手为其张贴春联,乐在其中,虽苦犹甜。   先看自家店面那大幅;“鸿运当头须是人勤,世代传家无非积善”这是镇政府赠送的。自己一凡夫俗子,平民百姓,有幸在蛇年被评议为“昆山好人,后又升级“苏州好人”,这副饱含“勤”与“善”的春联,得来暖心暖肺,当潜心自勉。   我经营居住之地老街口,紧临中市桥,街口头一家店面,是一家开夜市烧卖小吃铺子,前两天他们就打烊回去过年了,我按地理位置为题,给他们贴上一副“中市桥连接四海,淀兴路通往五洲”。老街馄饨店,是这里一家名气叫响的老牌店面,这回我给他们一副“举头望嫦娥登月,低首品老街馄饨”,老板娘十分开心,连声道谢。隔壁棋牌室老板是连云港人,孙女四周岁了,蛇年秋天,他家又逢喜事,儿媳一下子生出双胞胎小姐妹,一家人笑口常开,我给他们送上一副“旧岁喜添几个金,新年更上一层楼”。   老邻居金伯,与世长辞已经过去一周年了,按风俗,当年丧者的门上不能贴春联,不能有红色,这个除夕,早过了忌日,我为他家贴上“好日子红红火火,富生活平平安安”。送给其他店面与住户人家,在此不一一列举。   望着眼前这条狭长明清古街道,沧桑身姿,黑白生态,为之加上一抹新红,荡漾一片春意,此时,我的心情,静谧,唯美,为这,我这名外乡人,无怨,无悔!        
发表于 2014-2-12 15: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静谧,唯美!
发表于 2014-2-12 15:40:01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怨无悔真性情,好人缘一生平安!
发表于 2014-2-12 16: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的文章总是如MV一般,活灵活现啊
发表于 2014-2-12 16: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古风民俗,历来是我们所赞咏的,此篇写贴春联,不流于形式,着重于情感,赞.
发表于 2014-2-13 10:3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的同时,也从中学习了不少有关春联的知识,谢谢老苏!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21:10:4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春华!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21: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慧妮过奖了,真情实感最为真!
 楼主| 发表于 2014-2-14 21: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斜阳老师!向你学习!
发表于 2014-2-19 10:25:51 | 显示全部楼层
  “黑白古街春联红”,苏老师这个文题内嵌三色,且将满街年味勾勒的活灵活现,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上联。 很想狗尾续貂,写个下联,可惜想来想去,自己都不满意,不献丑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08:13 , Processed in 0.012641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