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1954|回复: 2

[原创] 一个孤儿的故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8-1 20:27: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九七八年,他三岁。初夏的日子,母亲在难产中,生下妹妹后,撒手离世了。十天后,妹妹就被无锡下放户抱养走了。自此,他就再也没见过妹妹。在母亲“三七”时,他患了病毒性脑膜炎,留下了后遗症,腿,就此瘸了。至此,人前人后,他多了一个”小瘸子“的称呼。父亲为了生计,不得不在外找零活贴补。他也不得不跟在了奶奶后面生活,八岁时,奶奶病故了。又被父亲从大丰沈灶送到东台姑姑家,开始走上了上学的路,上二年级时,姑姑生了场大病,又被送到了外婆家。直到父亲重新组建了新的家庭,他才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状态。日子,虽然过得不太宽裕,但一家人很是安宁温暖的生活着 。好景不长,十五岁时,他上初二,父亲身患癌症,离开了人间。从此,他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

       十八岁初中毕业后,他来到了东台一个村办地毯厂工作,一年的工资,一共拿到了一千元。以后的两年,又到沈灶砖瓦厂,从早上三点,一直干活到晚上八点,每天可以得到五块钱的报酬。二十一岁时,从村里的高音喇叭中,听到了盐城某特种水泥厂招收残疾人的信息,于是报名,辗转前去,工作。为了来往方便,也为了节省每趟十几元的车费,他就骑上自行车,一趟二百来里路,正常需要八个小时,顶风时则需要十二个小时。虽苦,也累,但他的心里,还装了一份甜蜜,因为,他收获了一份爱情。在同事共处的日子里,他和女孩日渐生情,情投意合。女孩也把他带到了家里,见过父母,女孩的父母对容貌俊秀、勤快质朴的他虽然很喜欢,但临别,还是言中带刀刺向了他的心:我们家的丫头,就是嫁不出去,也不会嫁给一个瘸子。

       带着心里的伤,也带着女孩对他的不舍,他离开了。虽然女孩此后还经常写信给他,保持了三年的联系,但他最终还是选择放手,既然明知道没有好的结局,又何必再拖累?此后,他重振精神,利用积攒的千元钱,花了四百多元,买了一辆二手三轮摩托车,又用剩下的钱到盐城招商场批发进圆珠笔芯、明信片等,走镇串村,沿途买卖。生意淡时,又贩起了田螺、黄豆,几百斤的往东台农贸市场送,可以得到三毛钱的差价。因为买的是二手摩托车,也就时常会出现故障,为了节省修理费,也就自己学着捣鼓,有时也能顶上些时辰。但有时碰到大故障,也就会吃上大苦头。有一天,和一个伙伴一起送货到东台,返回后,车子出了故障,离配件店还有几里路,步行去购买配件,再返回摸索倒腾修理,啃哧啃哧忙活了大半夜,到家瘫坐着已经是凌晨三点,不过,他却没掉一滴泪。

       2000年,在姨兄弟的说动中,又到盐城招商场批发了碟片、书刊等,到东台摆起了地摊,一个星期,就把借了姨娘的六百元给还上了。随后,他又倒腾添上了计算机、眼镜、钟表等产品。做久了,批发市场的老板对这个守诚信懂礼数的小伙子,很生好感,有时还会在他不方便时赊账给他,他也会及时把欠款如数还上。但不顺心,甚至闹心的事,也会不期而来。那一天,一个本地人,买了一口钟,没到两小时,又回来,说是钟坏了,要退钱。其实没问题,钟也走时,但是他不走时,碰到一个没事找茬的。在不同意退钱中,那人拿起一个收音机就夺路而跑,他请人照看摊子,骑车追着几里路,到了那人的单位大门口,那人返回,狠狠地一拳挥在了他的脸上。他无奈地耍起了无赖,把摩托车横在大门口,并报了警。单位为了息事宁人,配合警方妥善处理了当事人。

       2002年,后来的生意渐渐淡了,他就到海安,花了3750元,买了一辆残疾人三轮车,回到了大丰,租住在了一间小屋,做起了载客生意 。生活,简单也安然了些。两年后,政府整顿三轮车市场,花大力气砍伐市区三百多辆载客机动三轮车,残疾人三轮车也在整治范围内。并安排了六十七个残疾人到了常州福利厂工作。于是,在2004年的四月份,他又来到了陌生的地方,开始了新的生活。每月650元,交保险,工作不算劳累,但日子的清苦是显而已见的,食堂里好几元一份的菜,实在舍不得掏钱,宿舍里又不允许烧火生饭。只好去买点青菜什么的,拿到宿舍里用开水烫着,再加点盐,就着蒸饭吃。维持了一年,实在吃不消了,于是几个人就到附近的民房租了一间小房子,买上了煤气灶、煤气罐,去买菜自己烧菜吃。租一个角落每月六十元,往往一间小房子,可以租出去五、六个小角落。

     2007年的11月份,他感觉不到有什么盼头,办理了病退手续,每月可以领取250元的工资。此时,正好在沈阳打拼的表哥,回老家请他到自己的小型加工厂帮忙照应接电话、发货。每月一千元的工资,包吃住,确实让他省去了不少负担。但奇冷无比的气候,实在让他很感吃不消,受不了,脸手都冻得发紫、生疼。带回八千元后,他只得又返回到了大丰,重操起了摆摊的行当,又让三轮车流动在了乡村角落。2011年4月份,常州厂方与他解除了劳动关系,社会养老保险也就此终结了。飘泊了多年,他也想安定神闲的静下来。11月份,他到残联就业所报名,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正巧,苏果超市招一名残疾人,于是,他到生鲜区面点科,做起了包馄饨、打小包装的工作。现在除去各类保险,他拿到手的工资是1280元,减去200元的房租、杂七杂八的开销,他的生活还算勉强凑合。

        岁月的霜雪,没有压垮他的精神,却铸就了他耐寒的性格。以后的路上,虽然还会有未知的困难,横在他的面前,但他却知道,遇事能苦干,有难却非难。唯一让他心中生疼牵挂的是,不知道被抱养的妹妹,现在一切都还好?一份想念,常在夜深人静时,泪湿满面。有时,他会捎托小鸟,天空飞去,去寻找远方的妹妹,一份诉说:有一个叫刘绍春的三十九岁的哥哥,无时不在惦念着她……
发表于 2014-8-1 22: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4-8-2 00:00 编辑

  很认真的读了作者的文字。
    说实话,如果从写作和文法的角度去看这篇文章,应该说有很多“瑕疵”。但是我又确实从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了一种人性的顽强和坚韧。对我而言,已经足够了,因为感动并非都因为文字。谢谢作者!
发表于 2014-8-2 07:43: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段辛酸史,一段奋斗史。正如斜阳老师所说,此文有“瑕疵”,但发自内心的真诚和真实的岁月让让人感动。不向生活低头,展示自我的坚韧,笑对明天是献给生活最美的文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08:35 , Processed in 0.013708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