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790|回复: 13

[原创] 大观非天成 痴心乃得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5-18 11: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陆天成的别样人生

       只一眼,那个场景便刻在了我的心里。在摆、放、堆、叠着满满一屋子剪报的房间里,一个面容祥和,目光沉静而深刻的老者,正埋头于小山似的报刊堆里,左手执报,右手持剪,小心翼翼地剪下一篇篇锦绣华章……他,就是年逾古稀的陆天成,全国十大优秀剪报成果奖获得者。
       在这春暖花开的人间四月天,我们获悉河北省作协主办的《散文百家》在今年的第五期集中推出了陆天成的《土地情》、《面子》、《严父》、《磅猪》、《吃食堂的日子》等一组散文力作以及创作谈《我的文学梦》,喜讯传来,我不由得感叹天道酬勤。让我们将镜头回溯到上世纪初,来追寻陆天成走过的不寻常的人生足迹吧。
       陆天成学生时代体育成绩非常突出,中学时即被保送到南京体育学院深造。然而,浑身的体育细胞却敌不过他对文学的痴情。对文学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书痴的绰号也似乎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学生时代习作被老师肯定,并在报刊发表,于他是莫大的鼓励和鞭策。
       陆天成求学中途应征入伍,他开始大量阅读文学及各类作品,为了积累科学文化知识,便于工作中使用,他开始剪报。在部队服役期间,每月仅6元的津贴,陆天成有5元是用来买报刊的,所有的吃用开支都控制在1元以内。时至七旬,每年订书报仍是他生活中一笔不菲的开销。
       随着剪报的积累,陆天成发现剪报已经成了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他三十岁那年,转业到地方小学任教。家中兄弟姐妹众多,生活非常清贫。有一次他生病了,病得不轻,在医院住了不短的时间。弟弟为了能给生病的哥哥弄点供应粮,便自作主张把哥哥在部队多年购买的文学刊物和书籍,还有15本剪报,以一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人家裹炮竹了。当陆天成知道弟弟的粮票是他的书刊和剪报换来的时候,真觉得五雷轰顶,天眩地转。堂堂的男子汉忍不住痛哭流涕。他无法平息内心的痛苦,一连三天滴水未进,家里人全都慌了手脚,妻子苦苦劝解,并保证以后任何人都不再干涉他剪报,这件事才算罢休。可在隔了近半个世纪的今天提起此事,陆天成仍眼含泪光,不能自已。
       从1962年开始剪报生涯,至今已经49个年头,每天搜集报刊、阅读浏览,选择文章、剪贴报刊,已成了陆天成必不可少的“工作”。长期积累剪报,他早已摸索出了一套规律,他的剪报绝不是杂乱无章的,而是分门别类、井然有序。有的按内容分类,有的按报刊分类,有的按人物分类。内容涉及文艺、政治、经济、科学、健康、旅游等各方面,报刊汲及《人民日报》、《新华日报》、《解放军报》、《农民日报》、《新民晚报》、《扬子晚报》、《盐城晚报》、《盐阜大众报》等数百种报刊,余秋雨、杨振宁、王宗仁等许多知名人士都有专集收藏。每一本八开大小剪贴本的封面上都用蝇头小楷工整地写着导读内容,多少张多少页什么标题,让人一目了然。几乎所有国内外重大事件在他这里都会找到完整的版本。光一个“糖尿病专治专防”就剪了厚厚的六大本。2010年的世博盛会召开,他忍不住剪贴了“世博会”专卷,内容分为“笑迎天下客、盛世世博会、世博会名片”三大部分,浏览陆天成的剪贴本,你就可以把整个世博盛会悉收眼底。其中192个国家和地区的名片,他都一个不差的收集下来了。
       有一次盐城晚报总编陆应铸来阜宁散文家协会交流,得知“天成剪报室”是阜宁散文家协会采风点,便特意前去观摩。如果说排列整齐、数目庞大的剪报令他惊叹的话,那么当陆天成捧出陆应铸几年前连载于《盐城晚报》的51篇《高三细节》时,陆总便不仅仅是惊叹而是感动了,这是他以及同去的友人都意想不到的。
       熟悉陆天成的人都知道,如果他来找你,多半是来讨要报纸的,陆天成除了自己掏钱订报刊外,还和多个单位、学校图书馆等联系,回收旧书报,来拓宽选择的渠道。
       记得这样一段话:“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也许这样才能不再为了追求速度,却丧失了我们的生活,还有生长的本质。”陆天成正是这样一个选择了“自己”的人。当他拿起了剪刀,他便拿起了快乐,当他捧起了剪报,他便捧起了站立的人生。一本本剪报,见证着他的痴迷与执著,长期读报剪报,使陆天成的文学修养颇为深厚。他在任教时期创作的《农村小学是如何创办幼儿班的》,在省、市、县广播电台广播,他也因此被县领导发现而调到文教局专门从事文艺创作。从事专业创作的十年间,他创作的独幕剧《校外的一课》在省戏曲汇演中获得一等奖,一万多字在《新华日报》副刊整版刊登,其他独创以及和他人合作的作品纷纷获奖,在全国及当地引起强烈反响。如今虽年逾古稀,但他却笔耕不缀。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200余篇,多篇作品在全国获奖。
       “于我命中无大事,关心雪后有梅花”, 49载春秋,陆天成造就了剪报的清景无限,蔚然大观。那上千册静静摆放的剪报,已经成为一首撼人心魄的无字歌。
         有一种豪迈与智慧,是可以这样感触与表达的。陆天成剪的已不仅仅是报刊,而是开心,是微笑,是热爱,是执著,是期待,是对美好人生的孜孜追求!
发表于 2011-5-18 14: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这样的执着者!
发表于 2011-5-18 16: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敬佩,执着,天涯流畅的写出了主人公的剪报生涯,从面I到点,从点到心,欣赏
发表于 2011-5-18 16:48:21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发表于 2011-5-20 23:54:3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们碰上的,刚好是一个物质最丰硕而精神最贫瘠的时代,世界一直往前奔跑,而我们大家紧追在后。可不可以停下来喘口气,选择“自己”,而不是选择“大家”?也许这样才能不再为了追求速度,却丧失了我们的生活,还有生长的本质。 这句话有触动
发表于 2011-5-21 12:12:11 | 显示全部楼层
  作家的责任如果仅限于创作,那么这个作家就会限于理想主义,或者说这样的作家只是理论上的作家,还有局限性。象陆老师这样既为大众创作,又为社会积累,才称得上真正的作家。
发表于 2011-5-22 23: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张当天的报纸,看起来很平凡,但有心人会意识到其中的价值,会把它收藏起来,若干年后蔚为壮观。还记得数年前,我在老家一个长者家里,看到了1949年开国大典那天的《新华日报》。那报纸都已发黄了,可依然清晰完好,不禁对收藏者肃然起敬。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4:3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四海 于 2011-5-18 14:40 发表
敬佩这样的执着者!

是的,陆老这样的人着实令人敬佩。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4:3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林慧妮 于 2011-5-18 16:23 发表
敬佩,执着,天涯流畅的写出了主人公的剪报生涯,从面I到点,从点到心,欣赏

这样的文章其实我驾驭不好,惭愧了。
 楼主| 发表于 2011-5-23 14:3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风轻云淡 于 2011-5-18 16:48 发表
欣赏了

谢谢风姐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9 02:08 , Processed in 0.012153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