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苏北佬

[原创] 30年前上电大(配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1-22 10:54: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 的 大 学
   早就想写这篇文章了。只是自觉心里没有底气,因为这与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的作品同名,所以一直没有勇气拿起笔。犹豫之际,想上网再拜读一下高尔基的作品,又怕相形见绌,受其束缚,只好一次又一次地打消念头,欲独立思考,不拾人牙慧,讲自己的故事,抒发一点属于自己的情思。
    读大学,是我们这代人的梦想。年轻时流行的一句话对我启发很深,那就是“知识改变命运”,可命运却偏偏与我作对。第一年(1979)首次参加高考,我作为当时人人羡慕的阜中尖子班一员,排名前十名学生,高考中却以距录取分数线相差几分而名落孙山,不甘心的我参加第二年中五过渡班复习,不料还是以复制上年的结果名落孙山,那时的感觉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字“晕”呀!当年,混混沌沌的我,除了纳闷是不会有其它想法的,多年后回想起来,感慨就是我在《天命之年随想》中写的一名话:“本来我是不相信命的,现在信了”!
    第二次高考失败后,恰逢社会全民大招工,家有兄弟姊妹七个的我,加之父母的意志,是绝对不能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的,成人了得自力更生,不再给父母添麻烦,于是以第二名的成绩考进了县糖果糕点厂。进厂后,虽自感“满腹经纶”,却做着只需读三年级书就能做的粗笨工作,但却没后诲过,思忖着自己毕竟是全民固定工,一种工人阶级伟大的荣耀还常在心头闪烁呢。后来听说,我们中五过渡班一位叫周国灿的同学,持志不渝复习五年,最终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心情真是复杂,转而一想感到自己能为父母减负就是最大的快慰了,毕竟自己下面还有几个弟妹呀。
    当然,这也并不是我不进取和没出息,那个年代懂事的孩子也只能如此考虑。进工作单位后,我的思想观念还是随着时代脉搏变化的。始初以能成为一名工人阶级自豪,拼命干活、学技术,出力流汗争刮目,碰壁无果后也受社会风气影响,以大家见面吹牛时那个工作轻松、收入超人为能魅,再后来以能谋个脱产坐科室的位置为荣耀,最后还是回归到始初的追求,还是读大学、拿文凭,靠知识来改变命运,做个知识分子阶层。
    然而在本单位,一大帮小青工,要争取到在职入学深造的机会毫无把握,怎么办?还是“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这句话启发了我,于是就缠着当时还有一点社会能量的老爸帮调单位,圆自己的上学梦,终遂心愿得以报考电视大学。可当年江苏电大只招文科,我可是学的理科呀,慌神之余只得临时抱佛脚,补学从没接触过的史地课程,最终竟还以全系统第二名的成绩考取了盐城电大市直商管八三四班,至今还为当年史地只考了30分汗颜呢。
    上大学的梦虽圆了,但入学后的心理负担却是极其沉重的。脱产到盐城供销干校电大班学习,父母寄托着一片厚望,为我准备了皮箱等饯行用品,拎着那只皮箱,我有一种被破釜沉舟的感觉,要替父母争光,为自己争气,必须满载而归,完成学业,拿到文凭,心中的压力沉甸甸。毕竟开弓是没有回头箭的,只有奋发努力了,不能让我身后包括我父母在内的无数双眼睛失望,我自己也丢不起这个脸。
    电大学习是艰苦的。20多门课程除了看电视、听录音,就是听聘请的辅导老师讲课,还有就是自己修读课外参考书目。每学期的考试内容,压根就没有复习范围,丝毫没有一般大学直接由上课老师出题近亲考试的味儿,管理模式也是次次如同高考,为过关学习时还真不敢懈怠。对每门课都得精心学习,下硬功夫,掌握体系,每章每节精读,日上听课,晚上温习,夜里回放,复习时深入思考,篇章节串联,将各种问题以填空、判断、简答、论述的形式拎出,在头脑中过电影,以防遗漏闪失。于是,一学期下来,教材都被我们翻得几乎纬编三绝了。最释放的感觉是每学期考完试,心有底气的我们,都会放弃学校的浴室,舍近求远到市面上的商业浴池享受一下,泡在热水里懒得出来,让蒸腾的浴水将一学期来郁积的心理压力全部驱散,堆砌的身体疲劳尽数化解。等回到学校,归心似箭的大家连饭都不思到食堂吃,立即收拾行装,赶往车站买票回家,学生宿舍顿时成了候鸟迁飞后留下的空巢。
    毕业论文写作,最让人烦恼,但终还是水到渠成,当然这都得益于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能力的锻炼。刚入学时,注重的是啃书本、学知识,再后来就是自觉注意能力培养了,三年里班级组织的系列活动,帮助每位同学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发挥的作用不小。一分钟演讲,启发了我的思维,锻炼了我的胆量,克服了怯场毛病;组织到便仓赏枯枝牡丹,集体行动培养了我的团队意识,改变了不合群的气质;远足春游大纵湖,平生第一次随同学骑了90里的自行车,磨练了坚忍不拔的意志;轮流担任班刊《电大短笛》编辑,塑起了我认真负责和慎密治学的风格,开发出心中对创作兴趣的处女地;集体课题研究征文比赛,养成了我关注学术动态和观察、搜集资料的习惯,开阔了我的思考视野。正鉴于此,最后写毕业论文也就不再是难题,殊不知离毕业还有好几个月,我的一篇一万多字的《浅谈用法律手段管理商业》毕业论文就已脱稿,顺利通过指导老师和评委的考核答辩。成果出来了,必须要发挥出它的最大效应,我就将其缩写成3000多字的稿件向外投送,最终竟被全国知名学府、权威杂志黑龙江商学院校刊《商业研究》刊用,还得了30元稿费,这相当于当时一个工人的一个月工资呢,激动的心情真是难于言表。有趣的是那个时候稿件寄发时,并不用贴邮票付邮资,只要在信封上注明“稿件”字样,交予邮政局就行了,真是不可思议。
    几年的大学学习,拿了个文凭,虽然它在以后个人发展中并没能显示出预期的含金量,但回想起来,几年书念的还值。起码说有以下几点:遂了一个青年读大学的人生梦;结识了一批有作为的同学;打开了一个涉猎外面更大世界的心窗;掌握了一个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就把它当一份无形资产珍藏吧。
发表于 2013-11-22 17:00: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1# 红雨


    可以发个新贴的。
发表于 2013-11-22 23:32:27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前,能考上大学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记得当时大学的录取率仅有4%,全国的招生人数也不过40万人左右。当时有很多岁数大的同志,由于客观条件限制,失去了考大学的机会。但是这些人非常清楚自身的优势,发奋努力,利用各种方式学习,并且有些人还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记得当时有个“五大”之说,好像是职大、电大、函大、夜大、成人高等自学考试.....但是最后能坚持下来的好像不多,特别是成人自学考试,没有一定的毅力是很难过关的。
发表于 2013-11-24 17:49: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人的难忘经历,现在已经消失的一种精神。
发表于 2013-11-25 08:11:27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是83级企业管理专业电大毕业,跟您还是一个学校同级同届呢,由于是开放办学不在一个地区,看到您的这篇 ...
红雨 发表于 2013-11-22 10:51


很高兴见到电大学友,很是亲切。当年盐城有个浦玉生也是八三级学友。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30年前,能考上大学的可谓凤毛麟角,大学生被称为“天之骄子”。记得当时大学的录取率仅有4%,全国的招生人 ...
斜阳 发表于 2013-11-22 23:32


说得甚是。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代人的难忘经历,现在已经消失的一种精神。
杜乃彤 发表于 2013-11-24 17:49



    那是八十年代的精神,现在不会有了。
 楼主| 发表于 2013-12-1 16:03:25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说是对青春年华时的一种甜蜜回忆!
碧玉水净 发表于 2013-11-25 08:11



    回忆起来感慨良多。谢关注。
发表于 2013-12-2 10: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浦玉生跟我是同班同学,大丰的,是我们班的副班长。他比我要大几岁,文笔很好,作品很多,后来在盐城市委办作副主任,现在该是退二线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22:59 , Processed in 0.024346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