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表于 2009-4-18 20:42:4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看了读的吃力,有些似懂非懂,可能我太年轻.
不过,我和斜阳没相处过,我们互相跟过次把帖,但我认为斜阳说的话是有道理的,<<散文选刊>>里的有些散文确实很不错,值的学习他们的手法和欣赏他们的特点,但有些散文作品确实写的让人甚至是我摸不着头脑.我总是问我的同行,是不是我的节奏跟不上欣赏能力.他们笑笑,也没说出什么名堂来.
换句话说:这些太复杂的文字(文章),对大众读者来说复杂的文字,他们是不会耐心去看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可以引进,可以学习,但西方的那种文学思维,对中国读者来说他们是绝对不会有深刻印象的.只能是看看而已罢了.或许是作者读西方的书读透了.把西方的思想文化思维照搬到了自己作品上来,想表达出自己的那种身临其境.或者说是要读者与作者一样领会这篇文章的思想.恐怕大多数人没那么快的速度.但我相信大部分读者,包括醉里的读者,作家,学者全能读懂.只不过离原作者的那种思想还有距离而已.还没跨到这一步.
中国旅居法国的作家高行健的小说《灵山》作品不得了诺贝尔奖了吗?在国内他也登了不少刊物出版,结果怎样?国内读者大多对他的这小说接受不了..
我明白他的思想:他是为中文小说艺术和戏剧开辟了新的道路”。开辟新的道路?怎么开辟?把那种西方的观念强压给中国的读者,就能开辟新的道路了?据我所知就是在国外他的那作品也就在国外学院派面前恭敬而已.在华人圈内也没多少人看好这部小说<<灵山>>.
[ 本帖最后由 や深蓝や 于 2009-4-18 22:32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