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楼主: 天涯倦客

[原创] 一湾碧水任平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24 21:10: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想谈点不同的看法,如有不妥还望天涯谅解!
     就文章的内容而言,文章的题目显得大了。我们读完后,只是看到了一位善于行船捕鱼老人,并没有看到老人的不凡经历和饱经风霜。因此题目中的“任平生”体现的就不是很完美。不错,文章可以给人想象的空间,但这种想象应该来自于文章的情节,来自于情节的引导。可以看得出作者极力想引导读者走进老人的“平生”之中。可是由于情节的短缺,或者说是素材的不够完善,导致了读者只看到了“一湾碧水”和捕鱼的过程,而没有读到或体会到老人的“平生”。
     如果往细里谈,文章中有不少地方需要改进。比如,“有电饭煲液化气冰箱”一句就让人看的很别扭,应该用标点符号区分开。再有,文章中两次用到了“不亏”,一是老人“不亏”是老行家,二是儿子“不亏”是船上长大的,我感觉用“不愧”更好一些。还有,“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一句是李白的原句,但文中那个“你”写得是谁?让人看的有些恍惚。
     另外,“我俯下身子双手捧起一条小鱼,见它鼓着嘴巴大口的喘气,便赶紧把它放到船舱的水里,它便又立刻快活地游来游去,至此我方深刻体会到如鱼得水的含义”,这一段文字逻辑上也有问题。试想一下,一条即将失去生命的小鱼,它还能船舱的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如此理解“如鱼得水”是否有些凄惨?-------不好意思!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芭蕉叶下 于 2011-8-21 16:06 发表
欣赏美文,也去扳罾过,所以其中乐趣感同身受!自然一切都是美好!

谢谢芭蕉,啥时来阜宁做客,和你一起去扳罾。:)
 楼主| 发表于 2011-8-25 21:37: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1楼斜阳老师

非常感谢斜阳老师认真回帖,我觉得这样的回帖才是对写作者真正有益的。而且必定是认真阅读之后才能写出的回帖。
就斜阳老师几个问题作出回复:
一、文章的题目确实大了,可改为“扳罾”比较切题,但我觉得那不能更深一点表达我的思想,所以就用了现在的题目。其实我并不是着力要去表达老者的平生,而是想表达我羡慕这样临水而居,扳罾种菜、亦渔亦农的生活。所以对于老者的刻画不是很丰满。这确实是一个遗憾。
二、斜阳老师提到的加标点确实会更好,说明我行文还不够认真仔细,以后要多多注意。“不亏”改为“不愧”也应该是更好吧。至于文中诗句的引用,我觉得并不难懂,“你”借李白的诗句表达“你”的思想。是“你”在人生不得意之际发出的感慨。我因为坐在扁舟之上,所以便回忆起“你”曾对我说过的关于人生的感慨,这没什么理解不了的。
三、我确实不知道鱼是不是有逻辑思维能力,我只知道我把捧在手里的小鱼放到船舱里的时候,它确实是很快活地游来游去了,这是事实。如果说捕鱼是一件残酷的事,那么众多热衷于垂钓或扳罾的人看来都应该受到谴责了,柳宗元笔下“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中的老者也带上了血腥的意味,又何以让人领略不甘屈服,力图有所作为的意境呢,呵呵。
再次感谢斜阳老师,论坛最需要这样的互动。
发表于 2011-8-26 00:0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43# 的帖子

首先我想说的是:作为一条具有冷血特质的小鱼,它肯定是不会有逻辑思维能力的。
      其次我想说的是:“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和您把“小鱼放进船舱”是两件毫不沾边的事件。“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是一种忘我的超脱,一种独醒的意境。而您把小鱼放进船舱,是一种怜鱼行为,您把它放进船舱的水箱里,尽管它在“欢快的游来游去”,但是等待的是什么结果,读者都会明白的。
      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捕鱼应该受到谴责。我说-----“我俯下身子双手捧起一条小鱼,见它鼓着嘴巴大口的喘气,便赶紧把它放到船舱的水里,它便又立刻快活地游来游去,至此我方深刻体会到如鱼得水的含义”------这段话不合逻辑,是指这段话不符合人的“感应逻辑”。假如您当时把这条落网的小鱼没有放进船舱,而是放进了河水中,见它欢快游走,并由此理解了“如鱼得水”的含义的话,就显得合理多了。
      再举个例子吧,我们把一只小鸟放进笼子里,即使笼子再大,小鸟也是没有自由的。我们如果抓住一只小鸟,把它放进鸟笼,去体会“天高任鸟飞”的含义,是不是有悖“感应”逻辑?———写到此,我也想到一句诗,“ 始知锁向金笼里,不及林间自在啼”。

    再有, “不亏”改为“不愧”也应该是更好吧。———不是更好与不更好的问题,而是必须要改,因为不该就是病句。

    最后我要说的是,我评论文章时,只看文章,不看作者!

[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1-8-26 00:27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06:58:2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44#斜阳老师的回帖

再次感谢斜阳老师指正。欢迎这样的观点交流和碰撞。
不过我觉得斜阳老师最后一句话显得多余,没有必要发表这样的郑重“声明”,呵呵。
发表于 2011-8-26 17: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看过,再看一次,碧水任了谁的平生
发表于 2011-8-26 17:4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争论总是好事情。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0: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单国顺 于 2011-8-26 17:15 发表
看过,再看一次,碧水任了谁的平生

单老师的意思是指标题不太适合吧?何妨直言呀,况且这个问题前面已有斜阳老师指出,并且我已作了回复呀。
 楼主| 发表于 2011-8-26 20:18:58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分析家 于 2011-8-26 17:42 发表
有争论总是好事情。

当然当然,争鸣争鸣,不争何以鸣!
发表于 2011-10-7 16:25:2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盐城晚报》刊发时好像不是这个题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20 15:52 , Processed in 0.018384 second(s), 8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