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8370|回复: 18

[原创] 中学生该不该活得像个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5-14 00:3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中学生该不该活得像个人?
——从苏北某中学的校训谈起
                                 ●无悔寻梦人
  儿子放学,常向我叙说学校里的新鲜事。前天他告诉我,校长在大会上慷慨陈词:“要想将来活得像个人,现在就须活得不像人!”这话初听很生动,很有道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天降大任必先劳筋骨,历代先贤都是这么勉励世人的。可联想起日前接二连三发生的学生意外事故,顿觉此言极为不妥。   将来怎样生活才像人?校长的意思再清楚不过:现在奋发读书,将来搏取名牌大学文凭,当公务员或投身外企,拿高薪水享受高消费。能够住豪宅、开高级轿车确实很体面,可是,难道只有这种生活方式法才像人?只有通过高考才能获得做人的资格?那些面向黄土背朝天的农民,那些风里来雨里去的黄包车夫,那些被城管执法队赶得东奔西藏的小商小贩,都不算人了?人出生时好比站在同一起跑线,面临中考与高考,恰似走到了三岔口,金榜题名者挺胸做人,名落孙山则取消做人的资格。古人说“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相比之下,这个校长更为刻薄!   在这种教育理念支配下,学生每天早晨6点20分必须到校,如果在冬天,此刻巷道里还一片漆黑。中午时分,学生丢下饭碗就得做作业,毕业班的走读生连回家吃饭的功夫都没有,全由家长送到校门口,狼吞虎咽后立即回教室听课。晚上乘着暮色回家,吃完晚饭还要到学校上晚自习,初一新生允许在家做作业,领悟能力弱者不到22时难以入眠。中学里双休日制度从来就没认真执行过,初一新生星期六也得全天上课,新增设的法定假日形同虚设,寒暑假补课一直在悄悄进行。长时间埋头伏案,让很大一部分中学生过早地戴起了眼镜;虽然设有音乐、美术、历史、生物等副科,可以缓释紧张的情绪,可这些副科如同弱小的羔羊,随时会被语、数、外三门主科吞食。   现在的孩子苦啊,家长们看在眼眼里疼在心上,想方设法给子女补充营养,除了每日必备的鸡蛋、牛奶,送到学校让孩子站在校门口吃的,都是白花花、油腻腻的鸡汁鱼汤。但体育锻炼不充分,过剩的营养会化为多余的脂肪。走读生在家,碗筷不用洗,床单不用理,地面不用扫;走进学生的宿舍,刺鼻的鞋袜臭味让人不忍留步。学习、学习再学习,少年时期崭露出来的艺术天赋和体育潜力,进入中学统统剪去,一个个仿佛被关进了牢笼,有人看到面对毛泽东的画像不知道是谁,有人不理解屈原为什么要抱石沉江,有人不知道五脏六腑各指哪些东西,有人不知道达赖作乱、抵制家乐福究竟是咋回事。   凡是与考试无关的东西,一律拒于课堂之外,现今的老师如同着迷的股民。股民的眼睛紧盯住日K线,老师的眼里只有学生的分数。他们成天琢磨优秀生的名次,对不争气的差生动不动就恶语相向。从不关心学生的青春冲动,极少过问学生的喜怒哀乐,长此以往致使一些学生性格相当孤僻,心理承受能力十分脆弱。去年岁末,儿子所在的学校,一名女生不堪忍受老师的责骂与同学的讥讽,爬上了高楼的窗棂;今年4月,本市某乡镇中学一名高三女生纵身投河。关于她自杀的原因校方没有坦言,有知情者透露说,该生失踪前那天下午“被历史老师说了两句”,一时想不开做了糊涂事。因此人们感叹:现在的孩子头脑过于简单,意志过于薄弱,心理承受力太差。可细想想,怎能都怪孩子呢?悲剧的发生,不正是“非人”教育理念导致的恶果吗?   记得去学校开家长会的时候,校领导曾在高音喇叭里夸夸其谈,希望我们重视素质教育,树立“要成才先成人”的新观念。去年秋天,校方还组织学生跳校园舞,当时听儿子说了我心头一喜,这是有助于增强体质、提高审美能力、诱导少男少女正常交往的大好事呀!可儿子还没学会,校园舞就化成了泡影。在应试教育的强势推进下,素质教育的任何举措都是那么短命、都是那么软弱,都会成为一纸空文!14-18周岁,既是吸取文化知识的黄金时期,更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业再繁多,抑制不了孩子喜爱周杰伦;校园再封闭,阻止不了陈冠希进入孩子的视听。光怪陆离的世界给了孩子多少困惑,他们有多少心绪需要跟老师交流,需要老师来指点啊,可当今的教育工作者只教书不育人,甚至倡导“现在必须活得不像人”的荒唐理念!   当然,这句话未必是我儿子所在学校那个校长的独创,或许他只是听别人说的,一旦入耳便铭记在心。换了别的校长或者老师,听到这话后也会引用来鼓舞他们的学生,应试教育的理念通过数十年积淀,已经在广大教育工作者心中根深蒂固。每年中考、高考成绩揭榜后,“状元”落在谁家,某一地区各所中学升学率的名次迅速彰显出来。哪个校长有本领、哪个教师水平高,教育部门明察秋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一系列枯燥的数字,与教师的晋级、学校的评估、政府的嘉奖、财政的支撑、新生的来源息息相关,切身利益面前,哪个校长会疾呼素质教育被忽视了?又有谁愿意改变应试教育在中学里固若金汤的现状?   如今城市化建设的步子越迈越大,教育资源日趋集中,教育公平日渐打破,不仅大都市争相兴建大学城,小城市也时髦把重点中学、小学、幼儿园挪到一起,美其名曰“教育城”。鳞次栉比的教学楼固然气派,但敞开的大门如同吞钱的机器,总能巧立名目,以分数高低为借口向学生要钱。为了不让孩子“输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家长只好勒紧腰带,同时鞭策孩子的成绩更加拔尖,导致“非人”教育在中学里愈演愈烈。此外,高校连年扩招、学杂费随之上涨,教学质量滑坡,文凭含金量下降,用人单位只好频频提高文凭要求,进一步把中学生推进“非人”教育的深渊。   其实,学生、老师、家长,无不深感“非人”教育之痛。自从上述那名女生自杀以后,本市高级中学要求高三班主任24小时不离校,搞得相关的老师苦不堪言。但应试教育如同缜密的罗网,在它的笼罩下谁也无法挣脱。要想彻底改变这一现状,只能靠政府牵头,首先扭转教育产业化的错误观念,遏制普通高校盲目扩招的势头。要立足于提高国民素质、开拓民族未来的高度,给名牌高校民主办学、自主招生的权利,突破语、数、外三份试卷定终身的瓶颈,从根本上铲除“非人”教育得以生存的基础。   另一方面,把培养健全人格、提高综合素质确定为中学教育的首要内容。减少升学率在学校考核中的比例,降低笔试分数在文化考试中的比例,为防止市级以下的学校阳奉阴违,可以采取硬性措施,要求包括初三、高三毕业班在内,法定假日、寒暑假、双休日不得补课,学生每天上文化课、完成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八小时,若有违规直接追究校长的责任。迫使学校提高学习效率,鼓励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藉此扩大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身体更为强壮,知识面更加广泛,个性得以发展,天赋得以延续,明辨是非的能力得以提高,使素质教育扎扎实实地展开。   当然,这只是良好的企盼。要想真正实施素质教育起来,让应试教育退为次要角色,会遇到各种难题和阻力,中学生的“非人”生活不知何时才有个尽头……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08:3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08-5-17 10:0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教育政策问题!老师是无辜的,甚至校长也是无辜的!

  关键是教育政策问题!老师是无辜的,甚至校长也是无辜的!
发表于 2008-5-17 10:07: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不重视教育投入的国家是办不好教育的,省\市\县\包括乡镇同样是这样的!

  一个不重视教育投入的国家是办不好教育的,省\市\县\包括乡镇同样是这样的!
发表于 2008-5-17 16:5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将来活得像不像人”,和教育确实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把教育作为衡量一个人“要想将来活得像个人”的标准的话,那就有些悲哀了。 中国的学校教育方式,让很多国外友好人士感到吃惊,原因就在于我们教育者简直就是对被教育者“施暴”,而我们的被教育者却甘心这种“体罚”。这除了和我们国家的教育体制有关系外,和我么么当前的教育态势、和我们众多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我们很多机构的用人机制都有关系。 “学而优则仕”,“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统治了中国几千年了。必须打破这些束缚我们教育方式的枷锁,学习有各种方式,各种方式都会出人才!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21: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的帖子

  纵向比较,教育的投资已经很大了,几乎各校都有了美观的楼房。但教育的理念、模式革新较慢。而这一点比资金的投入更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8-5-17 2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的帖子

  教育的弊端固然牵涉到千百年来的旧观念,但这不应该是改革放慢脚步的理由。陋习固然影响改革,但改革同样可以改变陋习。
发表于 2008-5-17 21:42:34 | 显示全部楼层
  现行教育存在的问题已听得太多,何为良策,国人一筹莫展。这校长如同一介莽夫,这么俗气的语言出自于他的口,真是有辱斯文。他不能再继续做校长了,要不然让孩子转学。
发表于 2008-5-17 22: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俗话说:教书育人.可是现在的教育是真正的"教书"!而忽略了"育人".办教育是为了孩子,一切应该以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主导.现在的校舍是窗明几净,可是学生的心灵呢? 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们在该他们灌输知识的同时,更应该给他们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一个愉快的灵魂,使他们对书本有好感,对社会有信心.让他们将来用善意和爱心,以及健全的身体和健全的灵魂来推动这个世界! 老师和家长都应该蹲下来看孩子.和他们一起感知对人生的需求!
发表于 2008-5-18 19: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作为一个家长,我倒是很遗憾我的孩子没遇到这么执着的校长。 我认为这个校长的观念无可厚非,哪个家长把孩子送进学校不希望他成人又成材呢? 中国的教育体制不是在这里声讨声讨就能解决的问题,虽然国家投入很大,但资源还是很匮乏,因为孩子太多了! 话说回来,如果这个学校的升学率很低,作为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去吗?! 而升学率主观上也许是校长追求的政绩,但客观上收益的还是孩子和家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18 17:12 , Processed in 0.033260 second(s), 12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