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9940|回复: 28

[原创] 说说“网评”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7-23 07:05: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文字针对的是网络论坛的现象,不针对任何人,请勿对号入座)


目前所有的网络论坛有个共性,那就是评论性的文字只是限于某个“圈子”里的人看得,甚至是评谁谁看,其他的人不感兴趣。读友们也没有傻到读帖子之前先去看看评论者的文字。

为什会这样呢?

关键问题出在作者身上,一些人并非一流的作家,他们不是那么的引人注目,因此需要评论来捧。另外,还有一些人,可能在文字上有点功夫,于是便格外的标榜自己,把自己的作品放在书名号里,居高临下的对待读者,你捧也得捧,不捧也得捧-------评论真是可怜,不自愿的变成了某些“作家”的附庸。

任何外因都要经过内因而其作用,问题的主要责任还在于评论者自己。评论者在观赏作品时,要有审美的心胸,要对文不对人;要有平静的心态,尤其是读网上的文字,最好是多看别人的优点,少提别人的缺点。这就要求评论者还要有一个清纯明朗的心境。

事实往往不是如此。

有些评论者,给人一贯的印象是很苛刻,品味很高,很精细。可是忽然看到他把一篇不怎么样的作品评的神乎其神,我猜测有两种原因。一是被所谓的“作家”“学者”之类的头衔给唬住了,二是私交在作怪。中国人讲人情,于是很多人背着一副沉重的人情帖。当官的谋私,评论者在底下还原,一样都是不正之风。只是前者还可以查处,后者只能意会。

还有些评论者,背后那股强烈的对名利的渴望跃然纸上。他写的东西不知要给谁看,总而言之高深莫测,似乎唯恐别人看得懂。写的话就像翻译的生硬,蹩脚的洋文,再加被评文字被XX杂志,XX学刊选用的字样,口气大的吓人。

试想,如果文字是为了还愿,或是纯粹显耀自己,难道别人都是傻子,还会津津有味地一读再读吗?

[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08-7-23 19:47 编辑 ]
发表于 2008-7-23 07:31: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的帖子

深刻学习。说实在的,我不懂得如何评论一篇文章的好坏,只是看了之后,表达自己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实话实说,读懂一就说一,读懂二就说二,有时候觉得对文章的认识也许肤浅,但还是要说,因为是我读的真实的感受。

看了斜阳老师的这篇关于网评的文字,真是震撼,这对于论坛来说是致命的,是关乎论坛的生命力的,论坛论坛嘛,要用真心来论,用真诚来交流,才是发展的主流。一般的写手,不应当以作家的要求来对待,他们需要在赏识中成长。论坛的交流也是一个小社会,上次聚会的时候就听到有许多新手或者来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不敢发文,这是论坛主流氛围对他们造成的无言伤害,我所熟悉的朋友当中,现在就有写好一篇文章就左思右改,生怕写得不好,论得不深刻。个人觉得一个年轻的写手,应当在不断的创作中,获得提升。不能瞻前顾后,这样会限制写作的激情,扼杀灵感,坍塌信心。

非常感谢斜阳老师的这篇关于网论的文章,此时出现,对于论坛来说,是一种方向上的提醒,也是对于评论的一个培训。建议坛主天涯置顶,个人觉得可以作为参与论坛评论的一个“岗前”培训。

作为个人,非常感谢天涯、斜阳、无悔、大勇、江南好、戚老师、芭蕉、凡尘、冬季、鸿鹄等老师长期的真诚帮助和指点,也非常感谢大地有泉经常对论坛文章阶段性的精彩评点,受益匪浅!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问好论坛其他朋友,祝愿每个朋友在论坛里能感受到快乐,收获到幸福(志同道合的交流也是一种幸福)。
发表于 2008-7-23 07: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高境界的文学最终是抒写作家的人格精神这一基本概念,其实是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讨论了多年的一个老话题,尤其是一流作品反复表现的一个带有本土特征的精神谱系。五四时期,人格集中到对民主、自由、启蒙精神的吁求,它是以外来的眼光打量本土的国民劣根性,出现了鲁郭茅巴老曹这样的拥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左翼文学时期,在民族歧视、外民族侵扰的大背景中,作家的人格凝聚在一批革命新人形象的塑造上,这一革命浪漫主义传统甚至一直波及到新时期文学,“反思”、“伤痕”中总不忘把民族灵魂的铸造放在首位。重构新时期民族精神的主体人格构成了新时期文学的当然话语,即人是什么,“我”最终能成为谁的问题,彰显了那个时代最强硬的历史主体性。九十年代,断裂性、颠覆性曾是一个显赫的文化现象。但到了新世纪,随着人们对现代性理解的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理性、越来越清晰。像俄罗斯文学把“小人物”作为文学的“纲领”一样,不是仅仅为了解决一个棘手的社会问题,而是人们普遍认识到,同情底层者和不幸者将可能是文学献给声光电化世界的一束有效光焰。在泡沫影视剧席卷的地方,在消费主义弥漫的角落,还有大多数人睁着焦急的眼睛,还有大多数人的疼痛被莫名地疏离着。因此,也可以说,新世纪文学的主流是同情弱者和不幸者的文学,这在刚揭晓的鲁迅文学奖获奖作品中表现得很清楚。这说明审美意识形态与政治意识形态之间不存在绝对的对抗,和解是双方共同追求的终极目的。不过,文学与“政治”和解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双方都得有介入深层现实结构、关注人类普遍性问题的雄心和境界。
  鲁迅文学奖的评价机制如果能成为一个导向,这个导向并不是把文学写作者导向到都一窝蜂似的去写底层世界,那样的话,底层文学就会马上变得虚假而不真实。它的真正的导向在于,提醒作家要有真诚的人类意识和问题意识,胸中要有真正的苦难关怀,要有温暖和正义感;并不是要作家为了功利,迷恋于现象的现象性写作和迎合大众感官刺激来博得市场欢迎的消费性、娱乐性写作。否则,所谓底层世界,就会仅仅变成作家炼制一个个叙事文本的廉价的审美训练场。
  其次,作家的人格魅力体现到文学作品中,最终就是读者领会到的作家饱满昂扬的知识分子情怀。
  知识分子的情怀说通俗了其实就是作品中通过审美叙述,作家有意识地渗透进去的纠偏、疏导和塑造的品质。面对价值的混乱,作家有义务通过文学形象的矛盾、冲突,揭示人类基本的稳定的伦理观;遭遇泡沫文化的泛滥,作家有责任通过创作梳理出中华民族亘古就有的积极文化质素,使迷失自我的人们从成堆的文化垃圾中重返久违的精神家园;置身于相对主义、怎么做都行的语境,作家首先作为知识分子更应有信心通过美妙的人物形象、优美的故事情节、真实亲切的细节,给喜欢奇装异服、追求外表独特、实际上内心极度空茫和脆弱的青少年,指出通向人生正途的方向,以文学形象的塑造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正确的理想,不至于使他们在烦恼中堕落,在迷茫中走进黑夜。
  然而,在今天的语境中,当人们不再把作家称为作家,以“写手”戏谑地取代的时候;当作家自己不再把创作视为生命的延续,而是当作个人获取最大利润的手段的时候,作家写作的神圣性、承担性、精神性就已经遭受到了大面积的流失。文学的真正尊严,文学的巨大魅力,作家人格力量的强劲伸展,都将遭遇前所未有的截流。
  从这个角度,成为作家的自由,作为作家的自由,甚至创作的自由,都还有认真讨论的余地。至少,如果把优秀的作家定位为思想独立的知识分子,把优秀作家的创作行为界定为人类精神文化的承传和对民族灵魂的重铸,所谓的“自由”就是有限度的;只为“安妥自己的魂灵”的写作,相对而言就必然要等而下之;某种程度上为自己的写作甚至还更危险,因为对于读者而言,这样的作品里可能更容易埋藏价值的陷阱。
发表于 2008-7-23 09:50:06 | 显示全部楼层
摒弃虚浮,多些深刻和真实,非常感谢斜阳老师!
发表于 2008-7-23 10:0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网评,始终有这几个问题:
评的,是否客观?评的,是否有道理?
评的,是否能让对方接受?评的,是否不伤害对方?
网评,不但需要很专业的知识水准,更需要有一颗公正客观平和的心,真正做到对文不对人,不因和楼主关系好就手下留情,不因和楼主关系不好就语言尖刻。这样的网评者,才是论坛之幸!
各写手若还不是比较专业比较有水准的网评者的话,也可以相互真诚的善意的评论、交流、探讨、指正。但事实上,在任何论坛,如此的相互网评总难出现,很多人是接受不了别人的批评指正的,会感觉没了面子,受了打击,失了信心,这也无可厚非,因为“喜欢听好话,不喜听批评”这是我们人性中的弱点,更不要说在众人面前看到别人对自己的指正了。
我们,还不是什么专业作家、写手,我们理应需要一颗谦虚、上进、宽厚的心去承认自己的不足,接纳别人的意见,用自己的智慧来判断、过滤、吸收别人的评论意见。
在论坛,能有更多一些懂得客观公正网评的人,能有更多一些能够平和接纳别人网评的人的话,才会让论坛发展的更好,才会让个人提高的更快!
以上,只是鸿鹄个见,参与大家的交流而已。
 楼主| 发表于 2008-7-23 11:3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 的帖子

“一般的写手,不应当以作家的要求来对待,他们需要在赏识中成长。论坛的交流也是一个小社会,上次聚会的时候就听到有许多新手或者来过一段时间的朋友,不敢发文,这是论坛主流氛围对他们造成的无言伤害,我所熟悉的朋友当中,现在就有写好一篇文章就左思右改,生怕写得不好,论得不深刻。个人觉得一个年轻的写手,应当在不断的创作中,获得提升。不能瞻前顾后,这样会限制写作的激情,扼杀灵感,坍塌信心。”

          讲得好!这番话也正是我想表达的!
发表于 2008-7-23 11:45:2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河海洋 于 2008-7-23 07:31 发表
深刻学习。说实在的,我不懂得如何评论一篇文章的好坏,只是看了之后,表达自己的喜欢或者不喜欢,实话实说,读懂一就说一,读懂二就说二,有时候觉得对文章的认识也许肤浅,但还是要说,因为是我读的真实的感受。
...

强烈抗议:不要再我老师了。最好就叫涤尘。
发表于 2008-7-23 11:5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梦里花开 于 2008-7-23 07:47 发表
最高境界的文学最终是抒写作家的人格精神这一基本概念,其实是创作界和理论批评界讨论了多年的一个老话题,尤其是一流作品反复表现的一个带有本土特征的精神谱系。五四时期,人格集中到对民主、自由、启蒙精神的吁求 ...



说的在理...
发表于 2008-7-23 22: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关于网评,在咱醉里挑灯,也就是跟帖吧。绝对地说,只要你跟帖了,哪怕只发个表情符号,也是种评论,就像捐灾一样,捐1000万无与捐10元钱的本质是相同的。这种跟帖或者说评论,是十分重要的,它让作者意识到,自己发文章到这里来,受到了关注。如果一个歌手嗓子都唱哑了,台下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还会再次在这个地方登台吗?

至于怎样跟帖(评论),我想,跟帖者最好就像改考卷一样,别去看作者的名字,用你的审美眼光来看就行了。只要说出你的心里话,别管作者喜欢与否,别管旁人嘲笑与否。只有恶意中伤与刻意吹捧,才是大伙儿坚决反对的。

对作者来说,谁跟你帖子了,只要对方没有心存歹意,评得中听与否都应该诚恳接受。不同的意见可以交流,可以保留,千万别一听批评就怒火中烧、一蹦三尺。

目前在咱醉里论坛,有水平的评论倘少,希望有这方面特长的醉友多多奉献。至于那些称得上作家的朋友,也别因为别人的评论幼稚而嗤之以鼻。
发表于 2008-7-23 22:4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悔兄所言甚是!赞同!
论坛的发展,其实也就在于各写手之间真诚的交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16 08:04 , Processed in 0.034479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