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4837|回复: 11

[原创] 小镇茶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13 21:08: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禅院钟声 于 2014-11-13 21:52 编辑

☆   小镇就在北碚老城的斜对面,谓之“黄桷”隔嘉陵江相望!
      过了朝阳桥往左顺着“器皿厂”的这段公路前行数分钟,即可到达黄桷镇。“黄桷”音同“黄桷树”,北碚人习惯将黄桷镇称之为“黄桷”,在民国时期本是一热闹的水码头,可惜小镇那时的老街已经在旧城改造中被淡然拆除。
      到了黄桷如果你还执意要往前走,过了东阳桥穿过笼荫覆盖的小街,前面就是民国时期复旦大学的旧址,你不妨可以信步进去看看,东阳夏坝就是因此而声名在外!
      从旧时的黄桷码头顺着青石阶梯拾级上来,一排青灰的老式房子便呈现在眼前,几棵不知名的大树却也将这陈旧的建筑围成一处清幽的庭院,院落里有随意用条石或石板搭成的凳子和茶桌,大家正围坐在这样的“茶桌”谈笑风生,这便是我眼中所谓的“茶馆”,我是慕名而来!
      这是小镇上唯一的茶馆,说是茶馆,却没有多少茶客。我是第一次来这里喝茶,刚进院落,一只小狗便撒欢似的跑到脚边吠叫着,抬腿逗弄,竟也像迎接熟客一样讨巧地摇着尾巴!秋日午后的暖阳正透过树叉的空隙,懒懒地洒落下来,偶尔会有几片枯黄的落叶随着江边蹿来的微风或从树杈上飘落,或在布满苔痕的地面上翻滚,这虽是秋日颓废的景象,然在这小院,却也给这茶馆凭添几分别样的秋色!
      在茶馆的另一石桌边落座,取出自带的青花盖碗,就已有茶客帮着喊号,老板娘便笑盈盈从房内送来满满一大瓶滚烫的开水。烫壶、投茶、倒水,随着茉莉茶在玲珑的盖碗中上下翻腾,再用碗盖撇去浮在茶碗上的沫子,接着便是一阵馥郁的香气在暖阳中弥漫开来。
      循着茶味的顿开,有邻桌的茶客对放在石桌上的青花盖碗表示出一种少有的兴趣,这种兴趣却也局限于目光对它的关注,或眯眼细看或颌首含笑。他们几个围坐在一起,估计是散落于附近居住的茶客吧!除了一个年轻人外,估计那些在坐的年长者差不多是我的两倍年纪,虽然我也过了不惑之年,但我亦没有就落座到他们的中间去,他们依然在谈笑着,经营茶馆的老板娘也心情舒坦地倚在门框上附和着他们。
      此时的茶馆也就这样几个茶客,这是一个周末,想必平素也莫过如此,从在座茶客们和老板娘的神态上看好像这茶馆有这几个茶客便足矣而无需更多。我仰躺在塑料椅上,不时起身用右手端起盖碗,左手揭开杯盖轻轻呷上一口热茶复又躺下,或转头看嘉陵江水在斜阳的余晖下泛起阵阵金色的涟漪,或将目光投向对岸的滨江大道,那里有或多或少的人在暖阳中漫步亦或将身子俯在栏杆上向对岸远眺,这是一个令身心放松却又无比惬意的时光,小镇的茶馆及她的茶客就是在这样的时光中徜徉!
      此时,有邻桌的茶客嚷着要酒喝,是一位叫“王火车”的王姓老人在嚷叫。他曾于四十年代在卢作孚修建的“北川铁路”【北碚白庙子至合川大田坎煤矿】开过小火车,也是快九十高龄,他是这里的常客。有同桌的另一老者拿着他给的钞票从不远处的小店买来老白干和重庆怪味胡豆,“王火车”接过酒瓶嗫嚅着笑逐颜开地打开瓶子将白酒细心地倒进酒杯,然后将那包怪味胡豆却递与他们,要他们自己品尝!这时从室内走出另外一个衣着得体长相娴淑的中年女人,她也笑着接过怪味胡豆倒了一些拿在手里,顺便在门口的凳子上坐下,并细细地品尝起怪味胡豆来!
      大家神情满足地咀嚼着胡豆,“王火车”则自顾地喝着他的酒,嘴里也含混不清地“回忆”着他的往事,装有怪味胡豆的袋子在大家的手里相互传递,当还剩下最后一点时,有人将袋子递给了坐在门边的女人,她接过袋子非常小心地将撕开的袋口对准手心,将里面剩余的完全倒了出来,其实里面就还剩下一点怪味胡豆的碎渣而已,不过好像她没有嫌弃这是碎渣,而是倾着身子将碎渣小心地送进嘴里,然后双手优雅地相互掸了掸,非常的惬意,看的出她是一个很会生活但又不失体面的女人!
      分享着茶客们满足的神情,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氛围,在这秋日暖暖的院落,闲坐于小镇码头毫不起眼的茶馆,当温润的茶汤在舌尖的味蕾悄然绽开,这经典的茉莉茶香却也在小院幽幽地弥漫!静坐于此,自己的身心如同石梯下的嘉陵江水平坦而又舒缓,没有世俗的繁华也远离都市的喧嚣浮浅。这是小镇的一隅,放眼望去,遥想民国当年在没有桥梁的江上,只有纤夫那高亢悠长的号子和那游动在历史长河的点点帆影!此时,夕阳西下,黄桷晚渡,那时、那物、那情、那景已远去矣!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230051k4ye1uwjckmk1uni.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22495167g2y4ty28zg6iu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P1060117.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225411k6e0hf646fx24z76.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4:03 | 显示全部楼层
225657c3g1iv1ckfk7jejt.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4:34 | 显示全部楼层
P106014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3 21:16:21 | 显示全部楼层
P1060151_副本.jpg
发表于 2014-11-15 08:42:04 | 显示全部楼层
   读了好几遍,但是仍觉意犹未尽,写的真好!
      透过“茶馆”我看到了一种故旧而温暖的民风,这民风尽管和老舍先生“茶馆”内的风情有所不同。但是地域文化并不能摆脱民族文化。无论是过去和现在、无论是南国和北疆,我看到了人性的一致性。
发表于 2014-11-15 09:27:57 | 显示全部楼层
向往这种悠闲的生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5-7-14 08:56 , Processed in 0.030406 second(s), 13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