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查看: 5348|回复: 11

我的“石器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5 15:02: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的“石器时代”
        在人类的发展史上,人们用石头制作劳动工具的时代被称作“石器时代”, 按史学家们所说,即使“新石器时代”也远离我们两千多年了。可这“石器”的使用却一直在延续,在我的记忆里就有着与“石器”打交道的一幕幕往事。
       小时候常跟奶奶去冲碓,那碓在村子的北头,紧挨着小河边。“碓臼”是个埋在地下的石头盆子,盆腔呈倒立的圆锥体。脸盆大的口与地面齐平,深深的盆底仅有拳头大小;那叫着“碓”的就是一棵带叉的大树干,中间串上个木栓子,两旁用石头和木桩给以支撑和固定,极象现在孩子们玩的“跷跷板”;那树干根端的下方安着根木棍,木棍底端装有铁制的“碓牙”,树干落下时它正好触及那石盆的底;树叉的底下是个凹坑,供人们用脚向下踩踏树叉,树叉被踩下时,那树干大头就高高抬起,当人们提起脚来,那带有碓牙的木棍就“冲”向臼底,就这样把放在臼里的稻谷皮壳给“冲”脱,这就是人们说的“舂米”。这“冲碓”多是穷人家的事,因为稻谷少,摊不满碾盘。
      村子中间大水塘的边上有一座大碾,那是我们童年经常玩耍的地方。这盘大碾是解放前村上地主家置办的。大碾底座用砖石垒砌,那石头碾盘足有两米的直径,上面凿刻着有一定规律的斜斜的纹齿,略显隆起的圆心处立根粗木桩叫“碾柱”;套着碾砣的木框一边跟碾柱相连,碾砣就以这碾柱为中心在碾盘上碾转。那石头的碾砣也着实很大,是一个长六十、直径近七十厘米的圆柱体,上面也凿有浅浅的齿纹,两端的正中安有铁棍——碾轴。
      大碾是用牲口拉转的,我们这里多是用牛拉。拉碾的牛往往要遮上左边的眼睛,还要带上用草绳子编成网状形的“牛兜嘴”,以防它偷吃碾盘上的粮食。要碾的粮食先用水给浸湿,然后匀摊在碾盘上。粮食在碾砣的碾压下不断地向里外翻展,人们不停地用推耙和扫把将翻展开的粮食推扫进碾盘的中间;把翻展进碾盘中心的粮食勾扫出来叫“开碾心”,一般都是大人们的事,难度较大,脚站在碾盘的边缘,身体向碾心倾斜着,一手扶住碾柱子,一手用扫帚等工具将围着木桩的粮食扒到碾盘中间,人还得跟着碾砣同步地转。我们孩子多是作“赶碾”的活,握杆小鞭子,扶着碾杠,跟在牛的屁股后吆喝着……
        一九六七年,高中毕业的我回乡参加了生产队劳动,那年我学会了“赶磙子”。当时石磙子是农村人用于庄稼脱粒的重要工具。石磙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石磙子近八十公分长,直径约六十公分,是专给力气大的水牛拉的,所以叫“水牛磙”。石磙子一头大一头小,上面有四五公分深的磙沟,那突出的叫磙齿,两头正中有十公分深的圆洞,安在上面的细木棍叫“磙脐”,其实就是石磙的轴。用两根粗点的木棍在中部凿上圆眼,分别套上两边的磙脐,木棍前端也凿出个洞,用扎成把的细竹枝串上,与木棍捆绑固定,后边用绳子连络,这就是磙框,它活络而不僵硬,便于转向和套、卸。偌大个麦场,如何让磙子在上面均匀的跑遍,这就是该活的“技术”了。在麦场边选个“切点”,让牛拉出个直径十米左右的圈子,然后绕着这圈子转,每到那边缘的切点处向外放出半磙子,到切点的对面再收回半磙子,这样圈子的大小始终保持不变,它象螺旋式的一圈圈地延展开去。俗话说“老马识途”,牛也一样,有经验的老牛用不着你费心,一圈子下来,牠会自动地跑着圈子,你就“信牛由缰”好了!
       在我这一生中,“交道”打得最多的“石器”就算家里的那盘“拐磨”了。它比“推磨”要小,但在“拐磨”当中,那算是大号的了,一个人“拐”起来有点儿吃力。因此,每到拐磨时,父亲总会叫上我或弟弟,搭上把手帮点力。记得第一次“帮”父亲拐磨时,是在我六岁的时候,人刚有那磨担高,两手抓住磨担,在父亲的推拉中跟着跑前退后,大人们称做“跟磨跑”。渐渐的大了,这磨也拐得像模像样的,也渐渐地使上了力气。再后来,和弟弟合力就能把磨给“拐”起来,于是,父亲终有了“偷懒”的机会;于是,我和弟弟终成了这拐磨的“主力军”。
       那年头,乡下人家吃的每一粒粮食都是用磨给磨出来的,我家共有七八口人,这“拐磨”的事每天都少不了。有时晚上“拐”到夜深,够吃上一天半日的;有时干完一天的农活累了,就留在第二天凌晨起来“拐”。那正在梦乡里被叫起,迷迷糊糊的挺难受哟,有时扶着磨担还回那梦乡里去呢!遇到下雨、雪天,便成天成天地“拐”,多备些“成品粮”,好天也就能清闲些……
       拐磨是“慢性”人的活儿,那一推一拉的往复不停,既单调又枯燥。望着那笾里的粮食总不见少,急燥的我常耐不住性子,因此,我常跟母亲换着去“拗磨”。紧挨着磨旁站着,左手握住磨担的前端一推一拉地带转方向,右手将粮食每转一次地放进磨眼里……,可能是脑子里多了个右手取、放粮食的“程序”,动作不再单一,于是,急躁的情绪好了许多。
       ……
       七十年代初,农村渐渐地有了机械化的气息,先是有了手扶拖拉机,之后有了脱粒机,于是,石磙子“清闲”了;再后,粉碎机有了,那“磨”一下子减轻了好多的“负担”。不几年的功夫,村子里就兴办起了粮食加工厂,那里有了“小钢磨”,有了“剥壳机”……于是,人们吃粮再不用碾碾、磨磨了,那“成品粮”的制作也再不劳力费神了!
       如今,村里人收、割、栽、种都用上了机械化,收获的粮食全部卖出去,跟城里人一样地吃起了“商品粮”!
       前几年回到乡下老家,在村头小桥的桥爪下,我见到了几个石磙子,其中就有一只“水牛磙”,它们成了桥头的“基石”;那大碾也还在,只是换了个地方,下到了塘边的水里;那碾盘和碾砣颠倒了位置,碾砣直立于水中,碾盘平躺在碾砣和塘边的石块上,成了人们洗菜、浣衣的码头……
      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直到今天,我们才算是真正的彻底地告别了“石器时代”!
发表于 2017-1-5 21:57: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都成老古董了呀。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0:15:39 | 显示全部楼层
碧云天下 发表于 2017-1-5 21:57
都成老古董了呀。

谢谢版主光临
都是些沉大笨重的东东,难以收藏
发表于 2017-1-6 15:05:1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些东西都见过,曾经,我还在石磙子上玩过,我们小孩子比赛谁能把石磙推得远
发表于 2017-1-6 16: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能否留个你个人的简介,以后公众号发你的稿子要用
发表于 2017-1-6 16:59:20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人真是太享福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8:47:5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慧妮 发表于 2017-1-6 15:05
这些东西都见过,曾经,我还在石磙子上玩过,我们小孩子比赛谁能把石磙推得远

谢谢你的惠顾!
磨、石磙见过的人很多,石碾和碓臼见的人要少些,“冲碓”在六十年代就少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7-1-6 18:55:55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家 发表于 2017-1-6 16:59
现在的人真是太享福了。

感谢惠顾!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生活跟现在人的生活是无法相比。所幸,我们的末班车还赶上了这样的时代!
发表于 2017-1-7 02:09:4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斜阳 于 2017-1-7 02:23 编辑

写得真棒!
您知道吗?现在北方不少家庭都置办了“小碾磨",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各种谷物加工成面粉,尽管粗糙,但吃着放心。不错,时代在变,但时代的章节不会变,“石器时代"的质朴和厚道不会变!
发表于 2017-1-7 14: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斜阳 发表于 2017-1-7 02:09
写得真棒!
您知道吗?现在北方不少家庭都置办了“小碾磨",他们从市场上买来各种谷物加工成面粉,尽管粗糙 ...

写得真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醉里挑灯文学网 ( 苏ICP备15038944号-1 )

GMT+8, 2024-5-5 02:05 , Processed in 0.028115 second(s), 11 queries , File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